键盘小妹研究一下后,大概整理一下时间表让乡民判断
主要人物:
陈玉珊(桃乐丝),华娱电影的策划人
程伟豪,《保全员之死》52届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红衣小女孩》,《目击者》导演
2010年陈玉珊写《目击者》电影的企划。
2011拿到文化部剧本补助,而后完成完整脚本。
2012年找了导演程伟豪。
陈玉珊说剧本大纲一写好,她立刻就命名了,过了一年多才找到意念相合的导演,也是很
优秀的新锐导演程伟豪,而从策划到前制的阶段,竟然历经两年多
http://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348&docid=101994258
上述与2012年陈玉珊的专访来说误差不大
但在声明书有另外强调
"找他之前脚本已经发展到7.2了,已经是完整剧本,不是小说也不是梗概,是一份剧本。
但是程在2017/3这篇的说法似乎他投入的时间比2012更早些
"其实这个起源是六年前有一家电影公司给了我一个剧本,是比较多灵异元素的剧本,但我
对灵异相关的题材事实上是没有兴趣的,但在这个剧本里面我看到了一个人性有趣的部份
,我就问说可不可以改成惊悚、悬疑、侦探、推理这个方向的剧本,结果电影公司也就这
么答应了,所以我就开始找了另一个编剧伙伴进行一场新的历练,最后就出现了这个故事
。"
以他的说法来说,这个故事跟原来似乎有不小差异了
http://www.hypesphere.com/archives/87015
但在这边又表示2012正式加入
"程伟豪受访表示,自己2012年就加入陈玉珊的编剧团队,当初剧本在第6版,后来改到第
10版都是由他主导"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401/1089410/
这段跟陈讲的有点出入
2013剧本失窃,连备份都遗失了,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找到
"《目击者》剧本从去年就传出须多近乎灵异事件的诡异现象,不只编剧在写稿的时候精神
压力大辞职,最重大的一次状况,是存放剧本的硬盘、备份硬盘以及邮件都莫名其妙的坏
掉或消失。
编剧担心硬盘再度出问题,于是将最重要的剧本放在随身碟,并放在最重要的皮夹内随身
携带,没想到过年闭关修改的剧本,却在几日前被窃,苦心全化为流水,让编剧忍不住放
声大哭。"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3/6/n3815769.htm
2015年导演想投辅导金请授权,并说如果2015年通过会有小小酬劳弥补15万,虽然不多
希望我不要跟他计较。(陈说法)
2015年辅导金没中,陈继续在外面筹资电影。事后发现程未送2015辅导金
"程伟豪说,他2015年不能送是因当年自己手上还有《红衣小女孩》的案子,依规定不能一
人同年有二部;所以2016年才送,但辅导金并非一次给付,是陆续给付,他并没有不给陈
玉珊,反而问她帐号,她不要。"
这边的关键在于,导演究竟知不知道手头有案子一人不能送两部的规定
倘若知道还故意这样写合约的话就是故意欺骗
而陈玉珊究竟是太傻太天真白白把电影版权让给导演还是中间其实有什么协议
http://bit.ly/2oS3IAJ
毕竟这协议书内容浅显易懂,白话到不行,上面有陈的签名加印章
一个公司的创办人真的有这么天真到轻易签下自己创作物的卖身契?
中间一度似乎要变成电视电影?但一个月后找到金主
"筹备期虽然长达六年,但实际上磨剧本的时间只有头四年,拖了四年都没有拍,程伟豪原
本要接受电影公司的提议,用电视电影的形式把它拍掉。“四百万,少一个零。”但是现
在的监制很喜欢这个剧本,并表示要帮他找四千万的预算,后来一个月后真的找到了,而
且投资方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后来我们不管是找主创还是其他演员,都很喜欢这个故事,我才知道这个故事已经成熟
了,真的可以拍了,我才在带有一定自信的情况下拍了这部电影。”程伟豪笑着说:“那
四年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在训练我编剧的能力。”"
2016年三月开镜
2016五月底投辅导金得补助1500万
2016年下旬陈玉珊发现获得辅导金补助,主动问导演费用问题,导
演说“2015年投递有中才给,2016年没有噢”(陈)
辅导金并非一次给付,是陆续给付,他并没有不给陈玉珊,反而问她帐号,她不要。(程)
但2017年2月下旬,文化部通知我,2015年《目击者》根本没有送件。
"二月底我去找获得本片辅导金的唐在扬老板,并如实告知15万没付款的事情,
要求赔偿,他问我赔偿应为多少,我说150万,他说编剧合理价格是60-70万,
而后我们决定开80万。唐老板说,他会在3月3日以前把合约、费用都处理好。"(陈)
"制片唐在扬则表示,陈玉珊前阵子到我电影公司来,说《目击者》用了她的剧本,开口要
150万元,电影开拍时她其实也知道,曾经说想探班,她明明都知道,为何选在电影上映
这时刻才来吵。"(程)
查了一下相关新闻,大致查得到的时间表跟出入大约如此
感觉在导演方面认为陈玉珊只有刚开始的故事发想,因此对于陈的要求感到不合理
并认为这故事已跟原始有极大差异,加上陈玉珊也签署协议书,不该再多做要求
他也在电影的片头里大大的打上陈玉珊的名字
但陈玉珊感受到的付出却比导演认知的多才有今日的风波
究竟是蓄意欺骗还是认知不同,可能就要看后续如何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