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善终非不孝…万人仰赖呼吸器维生 年耗120

楼主: skyprayer (洗碗工)   2017-04-11 01:58:41
※ 引述《IQ120 (如何修改过去的错误???)》之铭言:
: ※ 引述《Rainbow5566 ( )》之铭言:
: : 善终非不孝…万人仰赖呼吸器维生 年耗120亿医疗支出
: : 三立新闻
: : 中华文化避谈死亡,许多已无法挽回的病患,家属却仍坚持依靠着呼吸器维持患者的生命
: : 征象,最后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消耗了可观的健保资源。根据卫福部统计,去年共有
: : 1万6千多名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医疗支出更高达120亿元。
: : “我们忙着准备升学、结婚,却从来没有准备死亡。”在台湾,呼吸器的盛行率将近是美
: : 国的6倍,甚至使用叶克膜的人数更占了全球的一半。根据卫福部资料显示,去年健保医
: : 疗费用共计5650亿元,其中的2%使用在长期依赖呼吸器的患者,约为120亿台币,时间最
: : 长甚至在病床上躺了14年。
: : 因为家属的不舍与纠结,让患者拖着一口气,在呼吸器及叶克膜的运转下维持着心跳,抢
: : 救最后的生机,却也因此沦为残忍的人生终点;那些仰赖著各种机器、点滴、鼻胃管、尿
: : 管所生存的患者,连一声“痛苦”都无法说上,也无从选择。
: : 根据《自由时报》报导,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医师陈秀丹表示,过度的依赖呼吸器反而令人
: : 更不舍,医师和民众都应该多加思考,对患者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每年花了上亿的健保经
: : 费,却没有人愿意思考这么做对病人有没有帮助。
: : 欧洲正力推“老后无长期卧床”的政策,让患者最多在死亡前卧床2周。阳明大学医务管
: : 理研究所教授唐高骏指出,目前只能持续宣导“放手让家人善终非不孝”的思想。虽然面
: : 对人性,许多人仍无法做到,但健保署医管组长庞一鸣表示,2014年有2万2千多人依赖著
: : 呼吸器维生,去年降1万6千多人,可见民众的观念正在逐渐改变。
: : http://tinyurl.com/kq6wclq
: 台湾就是这样 反对安乐死的 有几个人照顾过卧床的病人?
: 我没照顾过啦! 不过我跑救护的 长期卧床的我看多了 看到都会怕
: 拳头大的褥疮有没有看过? 还会留脓 配上屎尿的味道 超香
: 人工肛门有没有看过? 因为接口会痒 但是手去抓 就容易脱落甚至发炎
: 所以只要病人还有一点意识 大概手都被绑起来 跟犯人差不多
: 看过鼻胃管吧? 看过包大人吗? 看过洗肾吗? 看过糖尿病末端肢体坏死吗?
: 最有趣的是 卧床的病人好不容易平静的去了 家属还不肯放过他 叫我们CPR救到底
: 先给你一根i-gel 大概就是黑人的老二插进你的嘴巴
: 再来CPR压胸 年纪大一点的 被我压2下肋骨就断光了
: 到医院还有电击气切插管 人都弄得不像一个人 只要家属喜欢 我们全力配合
: 照顾一个卧床的病人 看护医药费耗材一个月少说45万 还没加上你耗的心力
: 常常看到70岁照顾90岁的 有钱有房 没办法出国没办法享受 笑死我
: 当然可能是我太肤浅 可能照顾卧床的老人就是他的兴趣
: 每次我跟朋友说 如果我发现癌症或是要做轮椅或是要洗肾 我大概就去环欧一整年
: 然后到瑞士安乐死 大家都觉得我在开玩笑
: 不过等你多看几个卧床的 你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 照顾1个卧床的病人10年大概要花个45百吧? 一样的钱全家3人环欧1年大概都有剩
: 说个小八卦 瑞士目前是唯一接受外国人安乐死的国家 荷兰和比利时可能会跟进
: 所以台湾没安乐死? 我觉得没差 我会玩够了然后在天堂笑着看你尿失禁
基本观念认同 也看过很多类似案例
(自己也当过救护员 过去也因为某些原因 常出入急诊室 加护病房)
帮忙补充修正几个观念
安乐死和放弃无效医疗 这两个议题有其相似度但本质有差异
建议分开讨论会比较好
能放弃无效医疗的国家比能安乐死的多很多 (澳洲可以放弃无效医疗 但不可安乐死)
放弃无效医疗的门槛争议也比较少
无效医疗的概念是
该病患即使透过积极医疗手段 改善其生命尊严或生活品质之机会渺茫
且病患已处于极度衰弱之状态 其现况亦无基本的生活品质可言
若无维生系统支持(呼吸器 血液透析...) 无法生存
对此病患的医疗行为 便可视为无效医疗
安乐死的概念差别在于 不限定于
"透过积极医疗手段 改善其生命尊严或生活品质之机会渺茫"
以及对生理衰弱 精神状况的标准
有些安乐死的病患是可以透过某些医疗手段稍微改善生活品质
但对患者主观感受还是极大的痛苦 所以还是选择安乐死
这部分就有很多争议和道德上的讨论
但放弃无效医疗的部分 在西方国家算是很普遍了
(另外还有涉及医疗成本问题 很多国家没有健保 无法负担维生费用 放弃治疗)
所以台湾应该优先推动的是"放弃无效医疗"
等"放弃无效医疗"的观念成熟后 再来讨论安乐死
另外推荐大家 如果对这类议题想要更深入了解
可以看看“加护病房里的选择题”这本书
作者: HansonTEvo   2017-04-11 03:1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