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iiek (没有啦)》之铭言:
: Costco在台湾成功好久了
: 怎么都没有人要开类似的大卖场和Costco一拼
: 看是法式卖场 德式卖场 欧式卖场 东南亚卖场..
: 现在大卖场都被Costco压着打 感觉只有Costco一直在开分店的感觉
: 还慢慢开始加入原本就有的加油系统
: 去卖场多数一定得开车 开车又顺便加便宜的油
: 油钱给你点小利引诱 你进来买东西就赚回来了 都还不说年费赚的
: 台湾人又普遍没有退货观念 真的当奥客猛退的事实上比例来说很少
: 怎么都没有人要仿效Costco模式?
: 不过说也奇怪
: Costco这种模式在台湾照理来说应该是做不起来的
: 东西一买就必须是一大包 理论上不适合少子化小家庭的台湾
: 应该是小包精致但价格稍贵的比较适合才对
: 然后又进国外产品 台湾人似乎比较爱好传统用品或品牌
: 去尝试国外一堆英文字的包装接受度应该不高才对(虽然有中文标签)
: 连一些肉品以前台湾人都喜欢台产猪牛鱼 甚至到传统市场买
: 但Costco的进口肉品 鱼虾海鲜却也很受好评 大家接受度很高
: 更怪的是 这种美式卖场 南部人看起来就是不会去的
: 商品的属性和进口属性就不像是南部人会去买
: 感觉南部人会去原因就只有去偷洋葱番茄酱 带大保特瓶装饮料的便宜小利
: 但南部人每每却对Costco展店渴望至极
: Costco看起来就不像会在台湾成功
: 结果却相反 有没有人能分析看看?
法式卖场 德式卖场 欧式卖场 东南亚卖场通通都有
就是没有属于台湾的卖场;既然这样,今后只好自己创造。
这个故事就是描写拥有“操盘之手”的热血少年西山羊,从小立志为全世界骄傲的台湾人,做出专属于台湾人的卖场
在台湾缔造的伟大抒情史诗。
COSTCO这种机制其实在二十几年前也有过一波潮流
万客隆之类的,当初也是会费制
当时的年轻人也很爱到那边消费
可是后来好像就被其他家乐福之类的慢慢压制,后来放弃会费制,到最后整个退出台湾市场
只能说这种东西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在变,相信在十几年过后 COSTCO的荣景就不再了
若真的要能COSTCO打的,大概就是属于台湾的传统市场了
肉和蔬菜很多都比COSTCO便宜很多,各式南北货零食什么的CP值也高,再加上各种大小五金都卖
找中盘商大量买,很多东西也是很便宜的,品质需要自己踩雷把关就是了
而COSTCO的卖点大概就是几个跟特定厂商签约的超便宜商品、自家产品,还有不怕你退货以及不怕你试吃的会员福利
撇除这几点,还有网友把她们一些平庸的商品神话之后(例如最近那明明不好吃的草莓蛋糕),其实跟一般大卖场没有什么差别
毕竟大家去COSTCO大都也是买特定那几件东西,其他都是看到顺便带的而已
结论就是,不是没人来打倒COSTCO,只是这还不是时候
等到哪个卖场界的热血青年创造出属于台湾的卖场之后,大局势必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