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刘仲敬文章《蒋介石(一)》
(前略)
作为政治家,蒋介石的优点和弱点同样突出。他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原则性,有知人之明和
容人之量,是最佳的守成之主和中级管理人员。但他非常缺乏掌握复杂格局的敏锐感觉,
没有从纷繁表象中抽取结构的透视力,对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始终判断错误,极其不适合
处置危险和敏感的外交和地缘问题。他在胜利时不理解胜利的原因,在失败时也不理解失
败的原因,总是得出错误的因果联系,吸取错误的经验教训。他用坚毅不拔和埋头苦干赢
得的资本和机会,因为盲目和固执而虚掷。他习惯将自己的性格力量和道德修养当做主要
资源,自负英雄和圣人,轻视物质环境的约束力量,将自己制造的困难视为有益的考验,
重视过程超过重视结果,因此一再蔑视最英明的警告,一次又一次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做他的敌人,通常并不危险,因为骄傲的宽恕非常符合他的自我形象。做他的朋友,通常
极其痛苦,因为他习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人,犹如苛刻地训练自己。谁能不同情抗战时
期的黄埔军人呢?他们的薪水连大后方的佣人都不如,听任妻儿死于饥饿。他们如果搞湘
军式的土政策养军,很可能作为贪污犯枪毙;如果兵败不死,更有可能枪毙。杂牌军和八
路军做同样的事情,就是理所当然的。韩复渠和叶挺的下场是极其少见的例外,事先经历
了多次抗命的怀柔期,任何黄埔军人肯定会在一开始就枪毙的。蒋介石在抗战时期亲自下
令枪毙的自己人为数之多,除苏联以外绝无先例,非嫡系军官只是寥寥无几的点缀,却占
据了后人极不相称的想象力空间。斯大林提醒他要诛杀数百万动摇分子,才能杜绝中国人
民的背叛。他却严惩嫡系、怀柔外人,天真地信任道德感化的力量。
(中略)
他在失败时显示人格的伟大,在成功时显示才能的平庸,不是一次而是一再如此。民国初
年充满了自我吹捧的成功投机者,他却是有功不求赏的极少数。他主持黄埔军校,主要暴
露了专业水准的低劣。1927的南京分裂政府依靠敲诈上海资本家为生,财政基础比苏联资
助的共产党差得多,本来当时就会上演1948年的剧本,在列强和苏联的两面夹击下崩溃。
英美出于欧洲的因素向他妥协,却使他相信了大国崛起的可能性,进一步压迫苏联和日本
让步,只得再次抛弃南京。他在重庆几乎完全依靠性格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苦撑,依靠奇
迹的许诺维系越来越少的支持者,默然承受故意颠倒黑白的宣传。日本人的宣传几乎完全
针对他个人和极少数亲信,例如英美帝国主义走狗、四大家族和官僚资本的发明主要就是
为了切割蒋介石集团和大多数潜在的统战对象,因为他们相信理性决策者不可能愿意打这
种缺乏合理目标的战争,排除蒋介石就能得到和平。胡适和汪兆铭都不相信的奇迹居然发
生了,他却用所能选择的最坏方式利用机会,重新犯下了中东路事件以后的一切错误,因
为在他的认知图景中,证明自己最终正确非常重要,承认自己的弱点非常不重要。
他在1950年前后又回到了多次体验的众叛亲离状态,又一次表现了超人的毅力和宁静,除
了完全相信自己的正确以外,几乎不需要任何支持。这时追随他的知识分子段书怡、谷正
纲之流所能指望的,不外乎蒋介石夫妇自己享用的咸菜、稀粥,以及跟投机分子划清界限
的道德傲慢。与此同时,柳亚子和茅盾正在北京享用六国饭店、鱼翅和苏联专程送来的特
供保健品。他的主要敌人忍不住敬佩他的节操,同时鄙视背叛他的人。“男盗女娼”(毛
泽东语)在1957年的下场,主要就是因为这种前缘。尼克松在1972年惊讶地发现,北京的
内圈要人仍然非常佩服蒋介石的品格,跟他们对外国和群众的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
样的情况发生在战后的日本。岸信介和保守派元老对蒋介石个人非常敬畏,对蒋介石的政
权却没有什么尊重,在1972年外交革命以后仍然不改。能够多次在敌人当中赢得这样的反
应,绝不是侥幸成名的冒险家和伪君子所能做到的。
(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