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儿子刚要三岁,女儿才一岁多的父亲
说真的我认为什么每个月给多少$$$之类的补助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多数上班族小孩子生了之后比较多都卡在托婴、上课这些问题...
我认为以下几点国家是可以做得:
A. 减税鼓励生产,而且生越多的要减更多
我认为要鼓励生育就要有差别待遇,
生越多的话就给予更多的减税额度,可以从标准扣除额下手。
以现在的税额来看,现在抚养1人的标准扣除额是132,000。
针对小孩子未来可以改成15岁以下的标准扣除额为150,000;其余不变。
然后两个15岁以下的就再乘上一个基数,三个有另外一个...
以下纯举例:
一人 = 150,000 *1 = 15万
两人 = (150,000 + 150,000)* 1.2 = 36万
三人 = (150,000 + 150,000 + 150,000) *2 = 90万
这样子才会相对有感,至于基数、税额这些就请国家精算了。
B. 托儿政策要真的有落实
去年修法后,百人以上的公司要设定托儿设施或适当的托儿措施。
但各位乡民可以去问问看公司的人事单位,托儿措施或设施是什么...
有多少上班族父母亲都是下了班赶紧冲到保母家、幼儿园或托儿所带小孩?
又有多少家长,最后就是协调一个人上班,另外一个人干脆辞职在家带小孩
然后私立托婴的价格又十分惊人,公立的又很难抽...拜托请多设立公托好嘛!
我知道有人会说生育率就这么低了,多设公托有用吗?
其实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政府不该跟人民计较先有蛋还是该有鸡。
现在台湾小孩子越来越少,结果每个都当宝贝,因此小朋友用品就水涨船高
负担只有越来越大,哪怕我觉得随便养养就好,但更老一辈的可不会这么想。
物质、精神的压力都很大,要多生几个真的是...头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