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在华引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原则 美高层首次认可
http://news.sinovision.net/politics/201703/00402905.htm
摘要: 3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
,双方进行了堪称是蒂勒森此次东亚三国之行中有过的立意最高的一次会谈。习近平主
席强调了中美关系重要意义,与美国总统川普的重要共识。蒂勒森表达了美方对中美“
不冲突、不对抗、 ...
3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
,双方进行了堪称是蒂勒森此次东亚三国之行中有过的立意最高的一次会谈。习近平主
席强调了中美关系重要意义,与美国总统川普的重要共识。蒂勒森表达了美方对中美“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的认可,而这14个字正是中方所主张的中
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在奥巴马任期内,媒体没有有关美方主动阐述这个原则的
记录。
这是习近平在“两会”结束后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收获的又一大成果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两会”结束后习近平三场重要的外事活动:
3月15日,沙特国王萨勒曼在中国“两会”结束当天抵达北京。16日,习近平与萨勒曼举行会谈,中沙双方签署涵盖能源、航天、产能合作等领域的14份文件,涉及35个项目合计650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16年的中沙贸易总额(424亿美元)。
3月16日,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闭幕式。
背景:沙特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两个盟友之一,但两国关系近年来有所紧张,萨勒曼
至今尚未见到特朗普。访问中国是萨勒曼为期近一个月的亚洲之行的亚洲一站。
与此同时,在中东的两场战事中,沙特也“苦不堪言”。叙利亚战场反对派崛起,沙特
出力最大,但目前反对派已落下风,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趁乱崛起,不仅冲
击了沙特的国家意识形态,也对其边境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南边的也门,沙特耗费了
巨额的财政支出和外交资源,不但没有收获上升的国际影响力,反将自己的虚弱和管理
混乱暴露无遗。
3月16日,习近平应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默克尔称赞了习近平今年1月在达沃斯
论坛的演讲,支持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双方强调将共同致力于自由贸易和市场开
放,并且“继续推动充满信任的合作,尤其是在德国担任G20主席国的框架内”。
背景:此时距离默克尔启程飞往美国仅数小时,默克尔此行要去见特朗普。德国是今年
G20系列会议和G20峰会的东道主,默克尔主动给习近平打来电话。
17日,默克尔在华盛顿与川普举行会谈时,甚至没有获得川普的握手,这两个盟国领导
人的首次会晤原本意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双方未能弥合在重要问题上的分歧,美
德关系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
蒂勒森在华引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原则 美高层首次认可_图2-3
默克尔和川普,一个是奥巴马的继承人,一个是奥巴马真正的继承人,但谁对应哪个身
份,这是一个问题。
18日,在德国举行G20财长会议成果寥寥、草草收场,最终未能将自由贸易和气候保护两
方面内容写入会议声明。而阻力来自于华盛顿,德国不得不屈服。
3月19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表示自己和特朗普都认为,中美两国完全可以
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背景:3月15日至19日,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依次出访日本、韩国和中国。之前,“萨
德”抵韩,3月18日,朝鲜在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新型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的地上首次点
火试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现场下达了进行点火试验的命令。近日,美媒还披露了
特朗普政府打算推动对台军售。
都是绕不开的美国因素。
虽然在蒂勒森抵达中国前,媒体将其形容“气势汹汹”针对朝鲜而来,虽然蒂勒森在日
韩时做了一些很具体的表态,朝鲜问题俨然是他东亚行的核心关切。但到中国后话题的
重心变了,中美大国关系更加突出了出来。
路透社、BBC、德国之声等西方媒体均注意到,蒂勒森在与习近平会谈的双方新闻稿中并
没有提及朝鲜核导开发或台湾问题等敏感议题。
相反,蒂勒森在访华期间公开表示了美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构建“不对抗、不冲突、相
互尊重、合作共赢”(non-conflict, non-confrontation, mutual respect, and win
-win cooperation)的积极的中美关系。
3月18日,蒂勒森在北京表示,过去40多年的美中关系,经历了历史性的开放,长期以来
也非常积极。这一关系基于不冲突、不对抗和相互尊重,并一直在寻找互利共赢的解决
方案。
蒂勒森在华引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原则 美高层首次认可_图2-4
美国国务院网站截图,蒂勒森与王毅会谈后的记者会内容,提到“不对抗、不冲突、相
互尊重、合作共赢”。
19日,在会见习近平时,蒂勒森还提到两国元首会晤要“为中美关系未来50年的发展确
定方向”,这是来自美方比较的说法。
根据媒体报道和美国国务院网站披露的蒂勒森在华谈话,他与中方至少两次提到了上述
14字原则。
这是美国高级别官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评论中美关系时正式使用“相互尊重”一词。在
奥巴马时代,基本上都是中方单方面在强调这14个字。尽管双方在内部多有敞开讨论,
但美方领导人和官员在公开场合就是不情愿使用“相互尊重”。他们担心这样顺着中方
讲给人留下美国愿接受中国与其平起平坐的印象,引起亚太盟友担心,削弱美国亚太战
略的权威。
对此,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实力”项目主任葛来仪表示,这显示蒂
勒森事实上承认了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概念。
2012年,中国提出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
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特别是强调共同努力把中美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
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历史性的庄
园会晤。国务委员杨洁篪在会晤后的吹风会上总结成果时表示;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的内涵,习近平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
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
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
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但是,一些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这一倡议存有疑虑,称美方虽然赞同中国提出的关于
尽可能增加合作、更加坦率地表达分歧等倡议精神,但对于中方强调新型大国关系需尊
重每个国家的核心利益这一内容,美方无法确知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因此,奥巴马
政府时期,美国给外界留下试图与这一提议“保持距离”的感觉。
作为美国“中国通”群体里的“大姐大”级人物,葛来仪分析认为,蒂勒森访华期间,
两国开始软化立场,并表示将在朝鲜问题上共同努力。但她显然不认可蒂勒森的做法,
她发推特表示,40多年来,中美两国关系并没有基于“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和互
利共赢”,蒂勒森此番表态是一个“大错误”。她还特意用大写的“NOT”对她的看法加
以突出强调。
不过,蒂勒森的表态应是美方深思熟虑的决定,不是蒂勒森随意发挥的结果。在拜会领
导人和两国外长会晤这样的高级别场合,会谈正式开始前有记者在场摄像录音的头一至
五分钟是会谈双方高度重视充分抓住对外释放关键信息的“黄金时段”,摆什么动作、
说什么话,乃至用什么语速、何处用什么声调,往往是事先盘算好的。
蒂勒森在华引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原则 美高层首次认可_图3-4
3月18日,蒂勒森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
今年1月川普就职前夕,其外交政策顾问团队外围成员、鹰派的“中国通”白邦瑞应盘古
智库之邀前来北京进行“川普时期中美关系前瞻”的学术交流时就带来了有关信息,应
该已被中方捕捉到了。
在“川普总统让美国重新强大起来的路经过北京”这一核心信息框架下,白邦瑞列举了
几条川团队密切关注中方动向的几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发展、亚
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
白邦瑞当时表示:“很多中国人觉得奥巴马对中国好,这个不一定对,比如对于新型大
国关系,奥巴马没有接受,国务卿克里讲话的时候也没有接受,川普就不一定。”
后来在中美双方学界密集交流活动中,有关信息反复得到美方不同机构人员的确认。
据悉,蒂勒森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蒂勒森访华前提出了“结果驱动型的对华关系”概念(
a results-oriented relationship with China)。这一概念的提出或许可以被拿来用
作“美版相互尊重”的附加注解。
什么是“结果驱动”?就是搞外交、处理对华关系很实际,要看双方处理每一件事的结
果、效果决定下步怎么走、干什么,对对方究竟该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当然,这个概念
是蒂勒森强调的,白宫高层怎么看还要观察,但不管怎样,川普处理对华关系重实效,
看具体问题的协调结果,这一点不应有什么疑问。
蒂勒森此次访华成效如何将决定两国元首会晤究竟能否尽早举行,而两国元首会晤能否
尽早举行及其能达成什么样的共识将决定未来四年中美关系的基调。
中美关系无疑对中美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如何良性互动走好开局每一步需要精确判断
、精准发力。
正如媒体评论的那样,中美关系是一组高度复杂的战略关系,对其应有合理期待。川普
政府对“相互尊重”张开臂膀固然令人高兴,但我们必须始终头脑清醒,对美国单极霸
权思维的强大惯性保持足够认识,对后面的艰难曲折有充分估计和足够准备。不应因对
方几句好话就“狂喜”,做了坏事又暴怒、“必有一战”,这样的进退失据,是战略幼
稚与浮躁的表现。中美关系的运作也要避免陷入空洞概念的堆砌,谨慎乐观十分必要,
“狂喜”大可不必。
媒体: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