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szerfrm (smallchu)
2017-03-11 19:46:12※ 引述《tim1112 (绝代当世剑巅)》之铭言:
: 因为这跟能量有关。
: 如果是要比转圈的话,单翼机普遍比不上活跃于一次大战的双翼机。
: 但在1930年代,航空科技持续进步,容许造出马力破1000的引擎(后来还有接近3000的
)
: ,飞机的速度自然也越来越快。
二战初期的引擎马力约莫是一千
中后期大家把马力推上两千级别
原因其实也有取舍,因为大马力引擎寿命就比较短.....
: 在1930年后半西班牙爆发内战,德义苏都有派新飞机参战,战争中德苏的单翼全金属飞
机
: 取得了较大优势。如I-16跟B-109,他们普遍飞得比双翼机快更好爬升俯冲,虽然回转
性
: 能较差,但可以轻易取得战场出入权,要战要逃都能据主动位置。
补充一下
其实单翼双翼也是在取舍,
双翼机虽然比较慢,但是它的好处是非常稳定并且不容易失事
单翼机因为要把速度冲上去,考虑结构稳定问题,所以只剩单翼下去飞
好处是速度快,但是翅膀毁了一边就悲剧了
: 能量分位能(高度)跟动能(速度),单翼机速度较快动能有优势,又比较好爬升至高
位
: 取得位能,而俯冲时可将位能换成换成动能,因此可以有较好的效率保持能量。
能量战术是以德国的BZ著称,
首先拉高到上位之后,找到目标俯冲下去,俯冲完毕向下加速脱离,或是再次拉高回到上
位
这个方式就是以Bf-109及Fw-190两架德国机出了名的,实际上还有一台是Bf-110,这台也
是用这战法下去玩敌人的
实际上类似概念,更为出名的叫法叫做一击脱离战术,这个不仅是德国,轻巧小飞机的日
本也有人爱用,而且都是王牌飞行员.......
另一个概念则是偏差射击,与缠斗时追尾人家射击不同,这个战术用得方法是从敌机的其
他角度以更快的速度切入并射击致伤或破坏....这倒是题外话,但是跟速度也有关
: 相对的双
: 翼机虽然回转好,但速度慢,水平回旋时又持续消耗能量。到最后失去能量的飞机就只
能
: 任人宰割。
: 由于苏联在之后因大清洗失去了许多打过西班牙内战的飞官,能量空战主要
: 由德国发展出相关战术并在二战前期取得优势。除德国外,我们也可以参考P-38对上零
战
: 时的战况。很多零战飞行员战后都会抱怨P-38除了速度更快又更会爬升俯冲,结果即使
零
: 战再会转,接战与否得主动全都在美国飞官手上,即使日本想反击,因为飞机追不上,
因
: 此完全不能回旋格斗,然后美机又利用速度取回有利位置……
: 所以实战结果也表明只有转圈优势的飞机会逐渐被潮流淘汰(而且引擎只会越造越强飞
机
: 越飞越快)。
这个部份就要说道苏联的政策了,不但是空军,陆军也都因为清洗被影响,
苏联打芬兰时因为清洗他缘故没有实际有经验的作战官
最后虽然苏联赢了但是还是打得不要不要的,
题外话,那时候被老美诟病的F2A水牛机,到了芬兰手上的外销版B-239就变成了神器
说实话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那时候的I-16真的很烂,烂到没话说,想拜读的话来这: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370941860.A.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