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中国多久之后能成为亚洲的日本!?

楼主: a874622 (流浪者)   2017-03-10 23:39:06
※ 引述《PanzerVOR (喧哗上等)》之铭言:
: dear all
: 中国,目前世界经济体第二位(美国第一,日本第三),
: 挟此威名在世界上作威作福,
: 可是人民的素质......
: 日本,第三大经济体,以高科技以及人民深受武士道思想,
: 拼了命也要为国贡献,尤其其航空科技以及材料力学、冶金技术、基础物理打下的
: 工业基础,更猛的是生物技术以及其制药技术,堪称魔术师一般的不可置信。
: 日本人民可说是继承了中国的礼数,各种礼貌,电车中手机开静音.....
: 现在中国崛起,要过了几年才能像日本国的国民一样的水准呢!?
中国不会成为日本,两国领土人口自然人文历史条件都不一样。
但中国自鸦片战争176年来正处于历史的巨大转型期。
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规划》时程:
2025年超越世界制造强国第三方阵(中英法韩)
2035年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第二方阵(中日德)
204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第一方阵(中美)
中国期许2035年 中国制造业能处于德日同一水平
https://www.facebook.com/CCTV.CH/videos/1700806910006861/?pnref=story
https://www.facebook.com/CCTV.CH/videos/1538019689618918/?pnref=story
这是指制造业而言
曾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的唐德刚教授
书中最最常出现的名词就是中国历史的“两次大转型”:
第一次大转型始于“商鞅变法”完成于汉武帝“推恩令”,
中国从松散的贵族封建王国转变成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大同小异的政经社会型态维持了2000年。
第二次大转型则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今天,
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就是这波大转型的第一次内部大巨变,
洪秀全提出了“敬拜上帝”、“驱逐鞑虏”、“天朝田亩”三个大议题,
其实就是“西化”、“民族”、“土地”三大议题。可惜历史转型绝非一蹴可几,
历史条件不成熟,领导团队思想知识水平太差,迷信宗教色彩太浓,
虽然过程轰轰烈烈,打下半壁江山,最后还是以失败覆灭告终。
唐德刚另一个特色是认为像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转型必定是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绝没有孙大砲所说用革命将“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议题“毕其功于一役”这种好事。转型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变化,
每个时代阶段都有迫切的“主要议题”与不成熟的“次要副题”,
能全力掌握“迫切议题”的枭雄或党派,就会“事半功倍”独领风骚二三十年,
如果把落后或躐等 精力从事历史条件不成熟的“次要副题”,
则必定“事倍功半”,容易失败而遭时代淘汰。
孙中山时代的中国又经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八国联军”,
“驱逐鞑虏”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老孙发几个嘴砲,找恐怖分子丢几个炸弹,
清朝就垮台了。毛泽东时代则是“平均地权”的共产国际环境已经成熟,
就连蒋介石到台湾,麦克阿瑟在日本,也不得不用军事力量进行较温和的土地改革,
想办法把土地转到农民手中,以免共产党在台湾和日本坐大。
第一次大转型从商鞅到汉武帝,经过250年时光。
唐德刚则期待第二次中国社会大转型能用200年的时间完成,
鸦片战争是1840年,也就是期待中国在2040年能完成“现代化转型”,
驶出“历史三峡”,再度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中心大国。
但我认为在秦始皇时代中国只有2000万人口,
汉武盛世最多也不过6000万人口。
今天的中国总体国力已是世界舞台举足轻重的大国,
但14亿人要完全“现代化转型”真是谈何容易。
尤其“政治现代化”更是最艰难的一里路:
1.有钱→2普及教育→3社会有法治共识→4.对投票结果认帐的民主。
有钱就不想拼老命、多读书不受选举民粹激情煽动、
有法治共识投票才会认帐不会选输扯后腿战成一团。
中国还在第1、2阶段,我想第二次转型应与第一次大转型所需时间相同,
250年比较中肯,所以应该是在本世纪末,中间还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与战争。
中国毕竟是有几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知识分子群体也有外国文明参照和使命感
2040年完成社会粗大架构转型,到2090年现代化转型任务完全成形
算是符合中国历史上一次转型的时间进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