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最常出现的人数问题,当然是有讨论空间,但不熟悉古代战争方式,
就用简单的数字计算,例如常见的人口负担论来说不可能,这就太没概念了。
以下是简单的历史军事科普。
古代战争当然是以后勤为最主要问题,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给出了
基础的后勤估计数字:一个人可背负六斗米,一个人一天要吃两升米,兵卒
可以携带五日干粮。
所以一场战争的消耗,就变成一个计算题了。一场对外战争如果要出动十万
士兵,其中辎重约三分之一,也就是七万的战斗人员,这样最多就是前进到
十六日远的地方,耗费三十万人运粮,这几乎就是古代战争的极限。
于是出动了四十万人,消耗了四十万人份的粮食,以古代的生产方式,可能
就是四百万农民才能供给出来,若是打防御战争可以有四十万的兵卒战备,
但若是对外征伐,却实际只有七万可用之兵。
那么站在历史纪录者的立场,若是关注战争对于本国经济的消耗,那么这样
就是动员四十万人,若是关注战场的内容,这就是七万或是十万人的战争。
所以一场战争的人数,就总是会有两种可能的数字,这就要看写作者的立场
和关注的地方了,这跟吹牛夸大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真有夸大之处,通常都
会说明是号称多少人。
像长平之战的重点是两国耗尽国力的对战,当然是以总共的动员和伤亡数字
为主,并没有什么不合理。
而从春秋开始到长平之战的时间点,其实长达近五百年 (BC.722 - BC.262),
各国早就完成了总体战争的体制,多数的农民也同时是士兵,每年除了春秋
两季要播种收割,其他时间都可以全面动员战争,连国家大小也达成了不易
灭国的基本规模:以前面沈括的后勤理论来看,一个国家内部起码东西南北
之间要有半个月路程的大小,才有以空间换取时间的余地,不会被他国一战
灭国。
这种长期演变出来的特殊状况和中国其他时代,甚至世界上大多数的地区和
时代都不太一样,不能简单地认为总动员是不可能的。
就战争细节而言,史记里长平之战的过程,赵国总共出动了四十万人,赵括
自领五万兵冒进出击,秦军出动了两万五千人切断后方补给,再用五千骑兵
隔断赵括和后部,然后围困一个半月,最后赵括带领的士兵几乎死光,剩下
濒临饿死的赵军后部,可能还有一半,很难处理,于是想办法杀光。
整个来说,无论是战斗人员还是其他人员的数字,大致上都没有违反前面的
沈括后勤理论的计算,所以可能是赵国十万对秦国十五万士兵(包含辎重),
赵国后勤三十万人,秦国后勤五十万人,后勤人员也自带兵器,可作较弱的
士兵用。
所以即使后世对于长平之战的人数有很多怀疑,也没有决定性的论述,可以
推翻史记的资料。
附:沈括《梦溪笔谈》相关原文
“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
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曰:米六斗,人食日
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
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
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
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
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
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
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
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
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放回运人,须有
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准援卒所费。运粮之法,
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故军中
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
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
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