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amatobar (747-8I)》之铭言:
: 关羽都曾经投降过
: 张辽、张郃、徐晃、庞德、黄忠、魏延、马超也是降将
: 甘宁和太史慈则是跳槽到对方阵营
: 早年的赵云也是到处漂流
: 更别说吕布了,三姓家奴的称号不是白白得来的
: 于禁就只是因为被迫投降一次,从此评价不得翻身
: 只是因为他没像庞德那样慷慨就义,对曹操来说等同是得力左右手的背叛
: 是这样吗?
如果只看《三国志.于禁传》前半段的记载,会发现与同为五子的张辽、乐进差别不大,都是冲锋陷阵、百战百胜的一员猛将。唯一与张、乐两人有所区别的是,陈寿特别强调了于禁的“威重”属性-重荣誉、守秩序。
于禁治军严谨、重视原则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于禁传>的两起事件可见一斑。
在曹操起兵的前期,他收纳了一批来自青州的黄巾余部,并拣选当中的青壮之士编入军队,称之为“青州兵”。这支青州兵过去做的是反动事业,由于才刚刚“从良”,很多坏习惯还没能来得及改掉,因此纪律方面就有待加强。
不久曹操因为贪图宛城人妻而吃了大亏,当时同在宛城的于禁带着部队且战且走,一边退兵一边寻找曹操。途中于禁发现了十几个裸奔的士兵,一问之下原来是那批青州兵忍不住手痒,趁乱又“重操旧业”,将同袍给彻底打劫了一番。
于禁闻讯大怒,也不管大家同在曹操帐下,下令攻打青州兵,狠狠修理了他们。待混乱逐渐平息后,青州兵便向曹操告状,于禁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太大反应,按部就班地将军队扎营安置后,才前去向曹操说明事情因由。
曹操听完两造双方的陈述后,立马判决于禁胜诉,不仅无过而且有功,当场封了于禁一个侯爵。
第二件事情就是昌豨复叛。于禁与昌豨为同乡好友,后来也一起为曹操做事。当昌豨二次叛曹失败,而落入于禁手上时,于禁以军令如山为名,挥泪将昌豨给斩了。曹操得知此事后,又更加地欣赏于禁。
从这两则故事里头,可以看到于禁的傲然正气,但仔细分析却会发现于禁在处理这两件事情的方法,却有着根本的矛盾。
在青州兵事件上,于禁的处置方式显然是违反军令的,因为青州兵再怎么不像样,那也是由曹操作惩处,于禁有什么资格擅用私刑?
但到了昌豨事件,于禁又坚持要严守军令,即便昌豨在此次叛变中可能尚有转圜余地。这可从曹操得知昌豨被于禁所处决之后的反应中可以略知一二:“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
这句话更深一层的含意,代表当时昌豨若面对的是曹操本人,曹操极有可能会放他一条生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也对于禁这种过于极端的作法感到怀疑,如果于禁真的念及旧情,将昌豨直接送到曹操面前,请他亲自决断也不算违反军令,为什么非得要亲自动手呢?
无论如何,虽然于禁以双重标准行事,但都带来了同样的结果,也就是曹操的高度赞赏。
从上述的分析,我自己有个解释。于禁就像是一个班长,他拼命读书与积极管理秩序,为的就是要获取老师的肯定及同学们的崇拜,当然效果通常适如其反。
<于禁传>里另外一个记载可以加强这项论述的可信度:“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于禁表面上是个公私分明,也不吝于奖励部下的好长官,但同时他在约束部下的方式又过于严苛,因此在底下的士兵其实并不喜欢他。于禁的所作所为,只是肤浅且表面的“好长官”运作模式,并未真正地内化成为自己的统御理念,那当然也就得不到发自内心的敬重。
既然于禁是如此珍视自己的形象,那么他又为什么在日后的樊城之战投降关羽呢?
一览《三国志》对于樊城之战的记载,可以清楚知道于禁并非败给关羽,而是败给了连日大雨。大雨大雨一直下,造成河水暴涨,当时于禁部队驻扎在城外,完全没有任何遮蔽,只得退到地势较高的土丘坐以待毙,于禁是真的支撑到最后一刻,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那么有人可能又会问,同是魏国将领的庞德都可以宁死不降了,为什么于禁不能比照办理呢?
从<庞德传>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魏兵“吏士皆降”。
试想你若是当时长时间淋著雨水的魏兵,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不仅容易生病,身体也有失温的危险,更罔论起灶炊食了。在又冷又饿又难过的处境之下,于禁作出投降的决定也只是人之常情。
庞德之所以不降,是因为他不能降。庞德起初加入曹营时,周遭就已经有许多对他不友善的声音,因为他的亲哥哥庞柔以及雇主马超都在刘备麾下,庞德当时的忠诚度是备受质疑的。如果他当时投降了,不就是印证了那些谣言为真?既然事已至此,庞德也只好用死来表明心志了。
于禁在最后一刻选择了退缩,也代表他从此摆脱不了当时社会道德价值的强烈批判,他这辈子所努力争取且捍卫的成就与名声,从此一笔勾销。在后人的评价上,于禁也永远比其他四子低了一个层次。
重视名声胜过一切的于禁,最终竟迎来身败名裂的下场。身为后人的我们,除了指责以外,是不是也能给这位于将军一点同情与体谅呢?
-
Somebody Sue/普通人
https://www.facebook.com/SomebodyS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