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 联合报
2.完整新闻标题:
※ 65年前为这理由…有了救国团
3.完整新闻内文:
2017-02-11 02:14 本报记者李光仪
救国团全名是“中国青年救国团”,更早的名称是“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从名称看,
大约就可猜到它的历史背景。
这个成立于民国四十一年的组织,是国民政府来台后,蒋中正有感于国共内战失败,青年
工作不如中共是主因之一,所以改组“三民主义青年团”而成。首位主任就是蒋经国。
也因此从一开始,救国团就注定充满党国色彩。但是在那个年代,救国团的许多活动,确
实是当时年轻人的共同回忆。那时的寒暑假,从高中到大专青年热中参与救国团的育乐活
动。时至今日,不少团康、旅游、教育界的人才,或多或少都与救国团体系脱不了关系。
随着威权时代过去,救国团也不得不转型,解严后民国七十八年,向内政部登记为社团法
人;八十九年,再去除“反共”两字。发展重点,也从过去的团康旅游,逐渐转型为教育
事业。各地的青年活动中心,成了民众的平价旅游住宿区。
但救国团的改变,并不能摆脱党国时期留下是资产也是包袱的历史。党国不分时代取得的
许多土地、建物,成为中央到地方政府追讨标的,救国团也被认定为国民党的附随组织,
积极追讨。
值得观察的是,仅管被认定为“不当党产”,国民党对救国团的遭遇显得消极以对。原因
是党国一体时代,救国团不过是执行国家政策,国民党获得好处有限。救国团登记为社团
后,与国民党切割得更彻底。救国团累积的财富,与国民党无甚关系。
从社团的角度来看,救国团坐拥大笔资产,许多租金、买卖价金受惠于党国余绪,一一厘
清并无不当。但假如完全上纲到“不当党产”,可预见未来兴讼解决恐层出不穷。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oo.gl/0MgM0m
5.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