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新北市真的是全台湾治安最差的县市吗?

楼主: tedpc (cpdet)   2017-02-06 09:37:48
※ 引述《innominate (innominate)》之铭言:
: 2015年六都治安统计数字
: 六都犯罪人口率统计 (每十万人)
: 新北市 822.1
: 台北市 1477.72
: 桃园市 808.19
: 台中市 923.53
: 台南市 1204.67
: 高雄市 1072.17
: 六都暴力犯罪人口率
: 新北市 6.3
: 台北市 14.13
: 桃园市 9.27
: 台中市 7.06
: 台南市 16.02
: 高雄市 7.66
: 补上六都鬼父
: 2015年性侵通报案件统计(直系亲属)
: 人口数 比例
: 台北市:41 2,695,319 0.15 (万人)
: 新北市:79 3,976,313 0.19 (万人)
: 桃园市:63 2,140,392 0.29 (万人)
: 台中市:63 2,762,699 0.22 (万人)
: 台南市:22 1,885,603 0.11 (万人)
: 高雄市:74 2,778,375 0.26 (万人)
破除治安数据迷失 回归犯罪问题真实面 ■内政部警政署副署长蔡俊章
治安问题本身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要将城市治安治理好,并非单靠假象数据,正本清源
要从破除治安数据迷失,回归其真实面,如同医生诊治病源,找出真正病因,才能“对症
下药”。
破除治安数据迷失,回归犯罪问题真实面。
论及对于治安好坏评定,行诸多年,多以整体刑案发生数及破案率为准据的结果,让警察
机关陷入治安数据迷失,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首先,警察机关为求漂亮数据,让刑案发
生数减少,而破案率提高,容易存在犯罪黑数问题,也就是又走回头路,默许基层员警存
在“吃案”组织文化。而这样的结果,也迫使警察对于“无被害者犯罪”(毒品、色情、
赌博、酒驾肇事)消极不去侦办,易造成‘恶性循环’。换句话说,深怕刑案发生数据冲
高,追求短暂虚华不实,漂亮表面数据,而长此以往,却间接影响往后犯罪问题(财产性
犯罪与暴力犯罪)发生,例如:毒品、色情、赌博等在犯罪问题星火肇因初期,不去遏止
,吸毒等罪犯会因为缺钱,而去犯下强盗、抢夺、窃盗、枪击杀人或掳人勒赎等重大刑案
,终至燎原扩散,形成更大社会治安问题,不可不慎。
再者,每十万人发生数与破获率的统计上问题,就客观刑案发破数据“每十万人口刑案发
生率”之多寡,实在无法断定地区治安好坏,因为数据高低易受到诸如犯罪黑数(匿报、
虚报刑案)、无被害人犯罪(查获犯罪就算发生件数,越积极侦破、查获数(破获率)高
,犯罪率跟着高、都会区外来人口犯罪问题(都市群聚效应)等因素影响,犯罪的成因更
与个人、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均息息相关。单纯以刑案发
破数目来定义治安良窳,容易陷入数据的迷失,除失之偏颇,一昧追求数字也易造成员警
吃案匿报粉饰太平,把数字做得很漂亮,流于治标不治本。
治安之良窳除了客观刑案发破数据外,更重要的是民众主观上的感受,前内政部长江宜桦
(现任行政院副院长)亦曾表示“治安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人民的感受,不能只靠表面数据
。”
近十年来,全般刑案概况,刑事案件统计除因政府的刑事政策及专案而有显著变动外,也
常受复杂的社经环境背景,如失业、贫穷等因素而影响,依警政统计,民国(下同)99年
全般刑案发生37.19万件,与89年43.85万件比较,平均每年微降0.639%,99年破获率
79.7%,亦较之89年59.2%,增加二成之多,平均每年上升2.05%(如下图1),整体而
言,刑事案件统计数据上,重大刑案每十万人发生率呈现下降,而破案率也巨幅提高,但
是国内97年迄100年第1季历次所公布的“民众对于当前治安状况”民调,结果大多显示受
访民众对于当前治安状况满意程度平均仍在七成以下,究其原因,民众对于警察的期待并
不仅侷限于打击犯罪或犯罪侦查等工作,亦应包括犯罪预防与为民服务等工作(黄翠纹,
2003)。
中央警察大学许福生教授也曾表示,民众在意的是警察的服务态度,间接影响警察形象,
而非在意警察破多少案件,或是案件发生率下降多少,是值得注意以及探讨的现象。另外
一个左右民众对于治安观感为,主观心理感受,且来自媒体报导。
当前在治安评比方面,系依据内政部100年4月7日修订“各县市治安状况督导评核方案”
,其设计的“督导评核项目及配分”,大致分为三大面向:
1.治安会报召开情形(20分)。
2.治安重点工作(30分)。
3.治安状况指标评核(50分)。
在目前体制之下,仍不啻为公平的方式,只是依据国外的“社区警政”制度发展,已经朝
向事前犯罪预防与事后犯罪侦查并重的潮流与警政思维。据此,吾人认为若要真正落实“
各县市治安状况督导评核方案”的核心目的,应该将全般刑案及犯罪指标每10万人口犯罪
率的子项目,改为“全般刑案及犯罪指标案件破案率”,鼓励破获,而非抑制发生,才不
至于让犯罪黑数及无被害者犯罪来影响犯罪治安问题真实面,改以“治安社区化”的模式
,落实犯罪预防与侦查并重,问题导向的社区警政策略。
最后本文认为,目前各县市政府警察机关为追求表面的治安统计数据,造成治安自我感觉
良好假象,而民众对治安满意度始终无法回归真实面。建议应该重新研拟新的警察对于治
安治理的政策与对策。让真实的犯罪统计数据呈现,好让学者专家以及政府各个都可以共
同参与,对症下药。
作者: peterliam (小晴天)   2017-02-06 09:38:00
这值得推
作者: venomsoul (不怕太太)   2017-02-06 09:40:00
你有把印度区并入计算吗
作者: roy2142 (roy)   2017-02-06 09:41:00
推,数据魔人不开心
作者: kiliman (kiliman)   2017-02-06 09:46:00
作者: hihimen (aa)   2017-02-06 09:47:00
各说各话呀,说数据是假像,但台南最高,真相不就更高??
作者: GSHARP (Mr.Q)   2017-02-06 09:54:00
#住过不就知道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