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pyer》之铭言:
: 就其实满好笑的
: 台湾以前信用卡疯狂时、信用卡很好用..
: 426比较狂..虽然也有信用卡..但是又瞬间跳跃到手机支付
: 拜手机发达(GOOGLE还是神)所赐
: 反倒是台湾目前止能保存旧有..能刷信用卡才是神的想法..满可悲的
: 426的地盘..现在已经是..各个超商..没支付宝就刷微信
: 再不然也能刷银行卡...
: 我春节期间准备了2000rmb现金备用..结果还剩1,8XXrmb
: 微信和支付宝付款就花了3~4krmb...(超市、便利商店、大润发、红包)
: 就连去路边摊买炒饭...都能用微信付款了...
不要搞错重点,不是信用卡比较神,而是现在实际上就是比较普及,
而在没有足够吸引力的前提下除非政府一声令下,
或者特约商店/银行纷纷砸钱大打补贴,
不然说真的谁要去行动支付工具?
之前 PCHOME 的 Pi 钱包跟欧付宝因为补贴路边停车费,
很多人都开始用,但是除了缴纳停车费之外还有多少人拿来日常消费支付?
你举的很多方便的例子都是因为 BAT 巨头透过其整体力量去补贴、创造出来的,
因为他们需要制造 O2O 场景,需要打造自有生态圈以获得更多数据,
所以才把这些工具做的很好用甚至不收费,让使用者投入后产生行为数据。
举例来说,如果支付宝知道你的全部消费行为,知道你在哪边消费,
是不是就能回头透过数据分析去卖广告?
今天一家小吃店想要打广告,就能打去美团、饿了吗,因为他们有消费数据。
一家 FMCG 快消品牌需要打广告,也可透过 BAT 的数据知道消费轮廓。
这些都是数千亿的生意,所以他们可以放弃中间的服务费与基础建设成本。
阿里巴巴自己都说他们不是电商,而是数据服务公司了,
滴滴打车也不是真的只是做共享用车,而是连结 O2O 支付与各种线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