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10242 (黑田祐司)
2017-02-01 13:49:44以前听到过年的故事就是有年兽要毁灭世界
所以为了驱赶年兽大家贴春联 放鞭炮 活下来的人互道恭喜
可是我最近看到了一个新的过年的故事 跟中国比较没关系 而且也很精彩
看起来内容也相当合理
http://0rz.tw/J1Qov
过年的由来│追溯一段台湾人神相挺的古老故事
文字:温宗翰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台湾人因为特别喜爱“祭拜”,什么神、什么鬼都会祭祀,尤其每
逢秋冬,都有一连串酬谢神明的“谢冬尾”祭典。然而,忙于祭祀的台湾人,却始终忽略
在供桌上为神灵举蜡烛灯台的:“灯猴”,忘记特别祭祀酬谢祂的辛劳,因此令灯猴特别
不悦。
有一次冬至时节,灯猴特别上奏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状说台湾人浪费食物,将汤圆拿来游
戏,黏在窗台娱乐,完全不知感恩。玉皇大帝因此震怒,决定要惩罚台湾人,于是发布天
旨,要让台湾岛沉入海底。
众神明听闻以后,都感到相当不可思议,于是纷纷劝阻,但玉帝旨意已决,苦劝无效。就
在年底尾牙之时,台湾人进行最后一次酬谢土地公的祭祀,土地公于心不忍,于是告知民
间百姓,台湾岛即将沉没,要大家趁早准备,另一方面也向观世音菩萨求情,请求协助,
此时天神相聚天庭,向玉帝求情。
土地公是台湾民间信仰里,最基层且与民众最紧密依存的神明。
在人间的台湾百姓,因得知台湾岛即将毁灭,不忍众神受累,于是焚香奉请众神返回天庭
,隔日,天神见民间“送神”后,缺乏神灵庇护,所以派遣天兵天将下凡镇守,于是这就
成了日后“二四送神、二五神下降”的由来。由于台湾人各个在“年关”将至时,依然虔
诚求神拜佛,也有民众在小年夜时祭祀玉皇大帝,玉帝受到观世音菩萨与众神求情,再加
上民众祭祀虔诚,聆听了民间疾苦声音后,决定收回旨意,特赦台湾百姓。
此时民间还不知情,百姓宰鸡杀鸭进行祭祀,藉以告别诸神与祖先,晚上烹煮食材,与家
人共进最后的晚餐,晚宴以后,将钱财分给家人,以期黄泉路上可用;接着全家一起守候
在即将面临灭绝的夜晚,准备共赴黄泉。意想不到,天亮以后台湾并没有沉入海底,全家
人安然无恙,于是焚香酬谢神灵庇佑,始为“开惊”之习俗,出门互探邻人平安与否,见
面互道恭喜,并至寺庙祭祀,成了后来的“走春”;隔日为确认娘家平安,于是“转外家
”探访亲戚,到了第四日,赶忙将众神迎请回来,就是日后的“初四济神”的由来,第五
日确认全岛平安无事后,又开始恢复平常的工作了!
这则精彩的民间传说,无疑就是台湾版“最后的晚餐”,最早的文字出现在1936年李献章
出版的《台湾民间文学集》书中,后来日人金关丈夫编辑《民俗台湾》时,也有人讨论记
载。到了战后,胡万川教授推动各县市进行民间文学采集时,分别在清水、龟山等地区都
有收录到,甚至龟山版本的传说中,还提到“ 十二月二九暗乎,会大地动啦。抑算讲归
的人拢会死。” ,版本虽然各有些微差异,但是将过年看作是即将地震、沉地,台湾人
面临“毁灭”与“重生”的桥段,却是共同的脉络。
有关《台湾民间文学集》更多讨论也可参考:http://goo.gl/cEZbZY
故事中的灯“猴”与“地震”,都是台湾常见的自然景象,远较于“年兽”如此大型动物
,恐怕还要贴近台湾人的生活。台湾沉地传说的消失,与战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在教科
书版本开放以前的节日教育,大抵仅有两个,一是过年,二是端午节。过年由来源自年兽
故事的说法,最早版本就是来自教科书;事实上,总览全台湾各时期民间传说采集,以及
文献史料,乃至于口述访谈,可以发现年兽故事并非根源自台湾的传统,坊间民间故事书
的年兽故事,绝大多数是受到战后官方民族主义宣染影响,版本传抄而来,相近的案例,
在端午节起源环绕着屈原故事里也可看见,这使得我们对台湾民俗的认识,跳脱在生长环
境以外的想像世界,面临文化“失语”的窘境。
沉地传说完整交代了台湾过年习俗始末,包含“围炉”、“红包压年”、“不困”(守岁
)等等,而上述两种自然环境特点与细节,则可看出这则过年由来具有强烈的台湾性格,
同时表现著台湾人面对岛屿空间的想像。更值得注意是,传说故事里,面对岁末年终空间
即将毁灭的时刻,人们开始珍惜这段仅存时间,开始一连串仪式行为,为“赴死”做最妥
善的准备,而不是失序破坏,这种连续性行为仪式的情节,正反映着人们对此空间的依存
感,也借此凸显此年关时节的重要性。
民俗生活的时间与空间意涵,往往超脱凡俗概念,“人间”与“天庭”对应“世俗”与“
神圣”,虽然有所间隔,却是“人神共体”,互有灵通。传统社会中,透过仪式进出神圣
世界,是宗教人与常民百姓必然共有的生活法则。同时,神圣世界的想像,也与常民世界
具有相同的模式背景。我们不仅能看见台湾过年传说表现著农业社会时期,汉人面对台湾
生活空间的体认,也涉及汉人移民在此落地生根以后,对此地产生了何种新的世界观。同
时,我们也能透过这个传说,与过年仪式的诸多对应,了解到节日时间之所以能不断地逆
反循环,即是为了要透过各种仪式习俗的反复祝圣,来求得生活空间与个体在面对宇宙循
环的和谐与宁静,这种空间依存与时间祝圣的紧密互动,恐怕就是所谓的“著根台湾”。
感谢观世音菩萨与土地公,感谢玉皇大帝与诸神,与我们一起守护台湾土地。
节录自:温宗翰,〈毁灭与重生──论台湾过年传说与习俗中的时空神圣性〉,发表于“
华人宗教变迁与创新:妈祖与民间信仰国际研讨会”,财团法人台湾省新港奉天宫主办,
台湾淡南民俗文化研究会、东华大学台湾文化学系等承办,2012年11月3-4日。
===
这故是我是第一次听到 但是我信了
大家有听过这个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