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也需要澄清一下大家的错误观念,非营利组织本来就不是无本生意,
提供社会福利服务,本来就需要有人力和资本投入,
提供服务需要买器材、雇用人力就需要付薪水,
行政人员与社工人员需要有电脑和打印机来整理报表,
医疗人员需要有卫材提供专业服务。
所以如果不准非营利组织有资本和盈余,是要叫来工作的人员怎么提供社会福利服务?
总不可能人来了什么器材都没有,每次都从头开始募款吧?
这样子的团体它的服务提供效率一定奇差无比,
因此社福团体一定会需要拥有基本的资产才能有效率的提供服务和拓展服务的多样性。
再说到人力,有一种专业人员叫社工,有很高比例在非营利组织里面工作,
但是如果大众都抱持这种想法的话,社工是只配领基本薪资吗?
社工是种可以知道如何媒合社会资源以协助个案的专业,也要读到大学毕业才能从业,
加上台湾现在平均的服务案量大、工时又长,这样就难怪没什么人想当社工,
帮社会提供社会福利服务。
讲更远一点的,社区长照服务上路,许多在地长照服务也都是非营利组织提供的,
若社会大众要求营利最小化,护理师、治疗师和医师会想要进入社区吗?
在医院可以领合理薪水又不怕被社会质疑,
在社区单位大家只准你吃土甚至连土都不让你吃,
那大家就龟在医院里就好了,何须走入社区?
就等著看各大医阀在台湾各村里间藩镇割据。
这个社会绝对没有不用吃草就会跑的马、不用加油就能开的车。
※ 引述《monopoliest (中肯无益于中出)》之铭言:
: 说穿了,这也就是台湾社会里“冉派”运作的标准模式而已。总统府用个“自自冉
: 冉”,就会有一群人跳出来,斩钉截铁地说赖和写的就是冉字,然后发明一大堆解释
: 来说自自冉冉是什么意思。现在要说血液基金会是党产,自然不愁会有一批人跳出来
: ,找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证明”它。
: 不过在这里,我想藉这个机会处理一个很离谱的误解。前面有一篇文章提了一个非
: 常惊人的说法:
: https://webptt.com/m.aspx?n=bbs/Gossiping/M.1484122323.A.1F1.html
: ==============================================================================
: 盈余部分
: 税后盈余109,958千元,约一亿,占总收入3.21%
: 以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不过是毛三毛四,但这是非营利组织,
: 其效率如何不言而喻,而且非营利组织有盈余本身就是个问题。
: 以公益为号召的活动,弄到最后变成能赚钱的无本生意,这合理吗?
: 就算只有0.01%,也是不折不扣的吸血行为吧。
: ==============================================================================
: 事实上,非营利组织是可以、也必须会有“盈余”的,它和营利组织最大的区别,
: 是处理盈余的方式,营利组织依法可以将盈余分配给股东、所有者,也就是成为个人
: 的利益,但是非营利组织不能这么做。
: 会有这种要收入100%转成支出的想法,很大的误解来自于个人没有经营的经验、应
: 该也完全不知道会计这回事,不知道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 首先,收入和支出的时间点是不一致的。一个组织不可能等到有“收入”时才要“
: 支出”。举个真实故事当例子好了,有一个照顾劳动合作社,经理坚持每个月10日一
: 定要支付员工薪资,但问题是这些钱很大部分来自政府的补助,政府拨款就是会拖,
: 结果这个经理曾经连续数月都要去银行抵押自己房子,贷款出来支付员工薪水,到了
: 第四个月,贷款额度已经达到上限了,被迫“跟员工借钱发薪水”。
: 再来就是组织的发展问题,非营利组织要服务社会,就必须进行各种可能的服务方
: 案,但是这些方案的维持、改进与创新,同样都需要额外的资源投入和尝试。一个能
: 够永续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本来就必须要有盈余,才能在未来继续维持服务。
: 最后也是最简单的,财报是一个年度进行一次,并且撷取特定时间点下组织的财务
: 状况,这和大学里科技部计画之类的有很大的不同。科技部计画这类是有固定数目的
: 经费,并在特定时间点下要结束计画,计算计画执行的余额。这里的关键是计画此时
: 已经结束,所以知道需要报支多少才不会透支、余额才能正确(为零)。但是非营利
: 组织是要持续进行下去的,随时都可能有额外的收入(比如一笔捐赠)及支出。
: 最后,我想说很久以来,台湾社会对于所谓的“非营利组织”、“公益”,一直有
: 许多诡异的心理。和前面“非营利组织不能有盈余”的说法很类似,还有“在非营利
: 组织工作的人员是服务社会,不能领高薪”的理论,所谓的“高薪”更直接的翻译,
: 应该是“他领的薪水不能比我高”,否则他就是肥猫、欺骗台湾人的爱心。
: 但倘使真是那样,谁活该去做这些服务社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