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那一夜,从地狱回来报信的人

楼主: attackJ (社运分子)   2017-01-20 13:38:39
1.媒体来源:
报导者
2.完整新闻标题:
那一夜,从地狱回来报信的人
3.完整新闻内文:
新屋大火周年
(文章特长)
文 房慧真 摄影 林佑恩 吴逸骅
http://imgur.com/a/MxnbK
去年桃园新屋的保龄球馆大火,造成6名消防员殉职,21岁的年轻消防员黄钰翔是唯一的
幸存者。一年过去,他谈起身在火场的10分钟,仍像是在漫长无尽的黑夜里摸索,徬徨、
痛苦、煎熬,幸存者不等于幸运儿,活下来,更大的责任在见证,把唯一的口信带回人间

约访这天,黄钰翔又睡过头,迟到一个多小时,他睡眼惺忪来到我们面前,犹带着梦里慵
懒的气息。当我开口问他,“请你回忆一下去年新屋大火,你在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深深地倒吸一口气,肢体僵硬起来。那瞬间,仿佛将他从被窝里拖拉起来,浸在冰
水中问供,他完完全全地醒了。
21岁的黄钰翔是去年桃园新屋大火唯一幸存的消防员,大火中6个消防员殉职,其中包括
黄钰翔警专消防科31期的同班同学蔡长融、陈彦茗。
往昔他睡过头,蔡长融都会碎念他这个长不大的赖皮小孩,加上陈彦茗,他们仨在校感情
要好。警专生毕业后通过特考,依在校成绩分发,桃园是当年的倒数第二志愿,黄钰翔
说,“我的成绩可以填别的地方,但我和他们说好一起填桃园。”得偿所愿,蔡长融、陈
彦茗分发到永安分队,黄钰翔分发到附近的新坡分队,虽然在桃园,前2年菜鸟都必须勤
二休一(连续执勤48小时才能休息)。
三人常约出来打球吃饭,都才二十出头,聚在一起时,像是学生生活的延续。
采访的前一天,正是同学火灾殉职后的第一个周年忌日,去年5月请调回台南的黄钰翔,
特别请假北上,到桃园忠烈祠和同学说说话。“都说了些什么?”“没有呀,就闲话家常
,像以前那样打屁聊天。”
2015 年1月20日,离3人分发后下分队还不到3个月,凌晨2点在新屋保龄球馆的一场恶火
,黄钰翔刚跑完救护车勤务,接到指示,他和学长两人开一台消防车过去。 较资深的学
长大多身兼司机,留在外面操纵消防车,学弟进入火场灭火。黄钰翔说:“对我们刚下来
的菜鸟,进火场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我跟我同学都很期待,觉得进火场就可以多学一点
东西。”
凌晨2点37分,现场指挥官,新屋分队长汤佳兴,集结第二梯次抵达的消防员,6个人在火
场正面集合,其中包括 永安分队的陈凤翔、陈彦茗、蔡长融,草漯分队的谢君杰,观音
分队的张桂彰,以及新坡分队的黄钰翔。6个人彼此简单自报家门:分队、名字、年资,
指挥官当场 决定让陈凤翔(年资5年)以及谢君杰(7年)带队。第一批抵达的消防员出
来换气瓶前,已在二楼火场布好两条水线,永安分队接手其一,另一支则由彼此谁也不
认识谁,混编的草漯、观音、新坡队员接手。
穿好装备,戴着面罩的黄钰翔,和同学没编在一组,他默默著瞅著两个好兄弟,从另一头
走来,也着装完毕。三个刚分发菜鸟身上的装备,只有消防鞋是自己的,消防衣还没发下
来,必须要东拼西凑,到处借来。
像个成年礼,他们将要经历消防员生涯中的第一个火场。碍著长官在前,没机会交谈,我
问黄钰翔,进去之前如果有跟同学讲一两句话,心里会好受一点吗?他说,“进去前我想
等下出来可以找长融、彦茗聊聊在火场的经历,只是我不知道出来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2 点41分,离2点2分的第一通119火警报案,铁皮屋已闷烧了40分钟。彦茗、长融拿着另
一条水线,马上隐没于烟雾中,黄钰翔只能倚赖刚刚才照面的两位学 长。带队的谢君杰
领头,黄钰翔居中,资历也才一年多的张桂彰殿后。回忆那个场景,黄钰翔一开始忘了张
桂彰的名字,记起后,尽管人不在了,他一定不忘在他们 的名字后加上“学长”的敬称

“后来明显感受到温度越来越高?”
‘对’(接着沉默不语)
“隔着消防衣可以感受到变热?”
‘对’(接着沉默不语)
“你的消防衣防火效果好吗?”
‘我不清楚,因为我也是穿学长留下来很旧的消防衣。’
“温度越来越高,所以烟也越来越浓吗?还看得到前面的人吗?”
‘前面一步的距离,还勉强勉强可以看得到,到最后只要稍微离开一步就看不到。’
http://imgur.com/a/4oiyl
21岁的黄钰翔是去年桃园新屋大火唯一幸存的消防员。(摄影/吴逸骅)
黄钰翔勉强看得到前面谢君杰的身影,雾中行军,那模糊的背影多少给他一点安全感。
2015年5月底,火灾4个月后,检察官针对新屋火警的起诉报告书中这么写:“后来温度越
来越高,烟尘与能见度均降低,伊(黄钰翔)判断是发生闪燃之前兆,伊询问谢君杰是否
要撤退,谢君杰表示等指挥官指示。”
我拿这段话问黄钰翔,他的回答非常小声,只嗯一声,头就低下去。
带过谢君杰的一位老学长说:“他比较乖乖牌”,和谢君杰一起上救护课的同学说,“他
是一个超级认真的人,我很少在公务体系看到像他那么拚命三郎的性格,一定把事情做到
最好,去进修高级救护也非常认真读书。”谢君杰是好学生,也是好部属。在火场内,两
位学弟倚赖他,他能倚赖的唯有一直以来根深柢固的训练:相信长官的所有决定。尽管能
够下达撤退命令的指挥官在外头,透过无线电遥控,对于烟尘与热度,看不到闻不到也感
觉不到。
当烟尘下降,是最危险的闪燃前兆,黄钰翔在火场中观察到了。警专生在专一升专二的暑
假,都要去竹山消防训练中心受训一个月,在那里有闪燃柜,教官会示范给学生看。“示
范时我们会觉得有很多逃生时间,但火场里的浓烟和热度瞬息万变,不像在训练中心人为
操纵出来的变化。我那天快走出去时,在烟尘里看到火,发生的时间应该没有超过五 分
钟,这么大的建筑物,瞬间就可以闪燃。”
接着黄钰翔开始跟我们解释闪燃,也许因为解释的是专业术语,而非难以启齿的感觉、情
绪,这是采访中他说得最流畅的内容。
何谓“闪燃”?
火灾发生后,烟层往上到天花板,上不去了就出现水平扩散现象。接着烟层越积越低,
蓄积的同时,高温也持续在加热起火房间内可燃性物质的表面,等到这些可燃物累积达到
燃点之热量时,就会同时起火,火势会瞬间扩大,进入完全燃烧的火灾全盛期。
黄钰翔等人进入大约10分钟后,依起诉书,指挥官汤佳兴喊了第一次撤退,从2点51分到
55分,汤佳兴下达撤退指令8次。只不过,他每一次喊,在里 面的7个人(集合时只有6人
,但新屋分队的曾重仁结束救护勤务后也前来支援,没有指挥官的授命,不晓得在何时也
进入火场)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回应“收到”。
黄钰翔说,他的确听到一次撤退,“没水的瞬间,君杰学长大声喊赶快撤,而几乎在没水
的同时,才听到无线电说要撤退。”说到这里,黄钰翔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 “我是拿
瞄子的人,没有水了我最清楚。我们在二楼,源头没有水,水会马上回流,水带会瞬间扁
掉。如果外面的人知道没有水了,是不是要赶快通知前线的人员, 而不是等到没水之后
,才喊撤退。”
在停水前,本来在中间的黄钰翔和谢君杰换了位置,谢君杰拿着手电筒去照左边的动静,
黄钰翔变成最前面拿着消防瞄子的人。拿瞄子的人打火领头,如果要逃跑,则成了殿后。
没有水了,当然不可能再打火,但即使是撤退,都非常依赖水源,在视线不清、火场广达
2,800多坪,地上有26条保龄球球道、投篮机、饮料机、无数的桌椅, 还加上不断从天花
板掉落的通风管及原本支撑的铁线。这些平日无害的器具,此时都成了炎魔设下的邪恶陷
阱,绊倒、夹缠、迷惑、阻绝,步步惊心,在火场唯一救 命的指引,就是来时路拉进来
的水带。
http://imgur.com/a/Ylwc4
(制图/吴政达)
德国童话《糖果屋》里,被带到黑森林里遗弃的小兄妹,沿着来路一路丢下面包屑,希望
自森林中脱困。迷途兄妹没想到,小鸟飞来把面包屑吃了,这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困
在火场里的7个人没想到,水带居然扁了,却是不折不扣的人为因素。
“水带如果是扁的话,我们戴着很厚的消防手套,在一堆障碍物里不容易判断出来。前面
那一段我们还可以找得到,因为用捞的,捞一捞碰到一个障碍物,因为当初布水带时,穿
过这个障碍物才能过得来。所以我们要跨过障碍物,到另外一头找水带,我就找不到了。

障碍物之后,不仅水带找不到,黄钰翔原本捉著张桂彰背后的气瓶前进,一阵混乱后学长
也不见了。“在火场里我花费最多的时间,是站在原地一直喊学长。”黄钰翔说给我听时
,事隔一年,声线犹然虚弱。这个刚下分队,身上还穿着借来的消防衣的菜鸟,忽然就孤
立无援。“花费最多的时间”,在火场中可能只是三分钟、两分钟,或者一分钟都不到?
因为恐慌,所以煎熬,所以漫长。
今年1月20日,在桃园市政府前举行的对年追思晚会上,不少26期(和陈凤翔、曾 重仁同
期)以及31期(和陈彦茗、蔡长融同期)的年轻消防员来到现场,轮流上台发言,他们除
了怀念同学,不约而同提到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我可以想像他 们的害怕与无助。”
曾经搜寻山难在山中迷失的,曾经在火场中因视线不清从二楼跌下的,曾经只身进入化学
工厂灭火的活下来的,幸免于难的都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无助。
殉职6人的徬徨,都说不出口了。即使是幸存者黄钰翔,能说的也很有限,他通常只能给
出“对”、“是”、“有”的单字,没有 过多描述,频频问他那时感受如何,就有如《
发条橘子》(A Clockwork Orange)那部电影,把一个人的眼皮强制撑开,逼迫看一些
最残忍最暴虐的画面。
资深消防员李宗吾说,“在火场里迷失,尤其是身边没有同伴时,会马上陷入歇斯底里,
心跳加速,甚至出现恶心想吐的状况。接着行动力会下降,判断也会失准,只能慢慢走,
等到要撤退时,行动力更差,因为你知道要逃命了,会更加恐慌。”
水带扁了,学长不见了,茫茫大雾中明明还有另外6个人在瞎子摸象,四处摸找扁掉的水
带,却无法感受彼此,孤独地求生,最后也孤独地死亡。
救了黄钰翔一命的,是一根刺痛他的铁丝,他记得进来时被这根铁丝绊倒,隐约记得要转
弯。
转了弯,继续往前,死神的镰刀还没收起,黄钰翔摸到一个洞,“其实我不知道那就是出
口,因为我的面罩上厚厚一层灰,什么都看不到。当我要调头往回走时,刚好一个学长拉
住我。”
学长是特搜队的成员,守在出口,闪燃后火势全面延烧,特搜队也要撤了。如果晚一分钟
,最后一个留守在二楼平台的学长走下楼梯,没有拉住黄钰翔,而黄钰翔不知道这是出口
,还回头往死里钻。如果黄钰翔没有被铁丝绊倒,没有记起要转弯,那么他就会像另外6
个人,最后被发现陈尸在离门口不到几公尺的距离,最接近的正 是他的好哥们蔡长融,
离出口仅有12步的距离。
许多的“如果”都是事后诸葛的假设,或者就是所谓的命运。操之于人的却有一项:“如
果”水带没有扁掉,7位消防员都可以摸著饱满的水带逃生呢?
“我是拿瞄子的人,站在最前面,撤退时是最后一个,我都可以逃生了,学长们不会出不
来,如果有饱满的水带的话。”黄钰翔说。
逃出来时,黄钰翔首先拨掉面罩上厚厚一层黑灰,从无助的瞎子回复到一个明眼人,他睁
眼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却让他永生难忘:火场正前方的两台消防车正在开动。消防车的动力
装置只能做一件事,开车的话就无法供水,供水的话车子就无法开动。
车子开动了,所以自然而然,不能供水。不能供水导致水带扁塌,顺理成章。
“伊(黄钰翔)火场时恰巧看见新屋11水箱车正在移动,复经本署勘验案发现场附近监视
器画面光盘,于该日凌晨2点58分许,新屋11水箱车、新屋61水库车有移动的情形。”
以上是火灾发生4个月后,检察官的调查报告出炉,证实水车的确移动。在4个多月前,新
屋大火隔天,唯一的幸存者接受媒体访问,提出“移车、断水”的质疑,却成了消防界的
公敌。长官们一再出来否认,将黄钰翔的“记错了”归诸于创伤症候群,频频想私下找他
“聊聊”。
以上是火灾发生4个月后,检察官的调查报告出炉,证实水车的确移动。在4个多月前,新
屋大火隔天,唯一的幸存者接受媒体访问,提出“移车、断水”的质疑,却成了消防界的
公敌。长官们一再出来否认,将黄钰翔的“记错了”归诸于创伤症候群,频频想私下找他
移车断水的说法有很多质疑。后来每当有学长问,学弟你谁?哪个分队?我都不敢讲自己
的名字。”
“一开始我爸要我调回台南,我拒绝了,因为我的同学都在北部,我也蛮喜欢原来的分队
,后来实在受不了这种压力,才决定要调回台南。”
意大利化学家普利摩.李维(Primo Levi)也是幸存者,另一种幸存者。好不容易从集
中营幸存下来后,他发觉最痛苦的不是集中营里的遭遇,而是每当他揭开伤口,要对别人
讲述“那件事”,却 只得到冷漠的回应:“你说的事情太可怕了,而且违背常理,让人
无法相信。”受难将不会被记得,牺牲没有意义。
牺牲不能没有意义,黄钰翔尝试自力救济,他先找消防车上的无线电对话,但已被新档案
盖过洗掉,没有存盘。后来他在消防员权益促进会的建议下,调了附近民宅 的监视器画
面,“拍得不是太清楚,但至少可以看到移动车子。”消权会将这个画面提供给检察官,
黄钰翔从地狱涉险回来的证词,才不至于成为“胡说八道”。
采访结束后,我们开车要去探访罹难消防员陈凤翔的家人,黄钰翔来搭便车,消权会的工
作人员一直劝他,“去给凤翔妈妈看一下啦!”丧子的母亲们如凤翔妈妈、彦茗妈妈,看
到黄钰翔都非常欢喜,也许因为他和自己怀胎10月的骨肉曾共患难一段,也许是单纯盼著
野火烧不尽的小草,能继续勃发、活泼、生意盎然,妈妈们不忌妒生者,不怨恨死的为何
是自家孩子,能给的,总是祝福。
车子开到陈凤翔家门口,黄钰翔却情怯起来,凤翔妈妈一开门,他就跑掉了,在外晃游
一阵后,才终于进门来,看到凤翔去年殉职时还未满月的小儿子,已经能抓着床边站立了
。消权会秘书长郑雅菱说:“黄钰翔每次见到凤翔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回应 他们的关心
。凤翔妈妈会问他最近好不好,他说,如果回答:‘不好’,会让她担心。如果回答:‘
过得很好’,他又会有很深很深的罪恶感。”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oo.gl/4x4H2J
5.备注:
以此文纪念
2015年1月20日
6名消防弟兄
作者: qazqazqaz13 (章鱼哥)   2017-01-20 13:39:00
我以为要说相声
作者: archer1991 (伤官伤尽)   2017-01-20 13:40:00
同期泪推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17-01-20 13:41:00
说相声
作者: tachikoma (塔奇库马)   2017-01-20 13:44:00
结果现在改善了什么毛?
作者: SpadeR (㊣键盘人生胜利组㊣)   2017-01-20 13:45:00
END
作者: Cabbage159   2017-01-20 13:49:00
QQ...
作者: drcula (Son of SUN)   2017-01-20 13:51:00
官官相卫
作者: j55888819 (下露颗‧抚耳摸湿)   2017-01-20 13:54:00
泪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