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营运中心(英语译名: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er)是中华民国政
府于1990年代推动的经济政策,以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枢纽为目标。所谓的“营
运中心”是指六项专业中心,包括制造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金融中心、
电信中心和媒体中心。[1]
亚太营运中心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1993年间提出[2],时任经济部部长
萧万长采纳了这个想法,并将“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做为接下来几年李登辉政府
的经济政策主轴与口号。原本政策上制定推动的时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1995年至
1997年,第二阶段为1997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则从2000年开始;三阶段的目标分别是改
善台湾经济体质、调整经济结构,并在2000年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后继续巩固这个地位[3]
。但由于之后的政党轮替和国际情势的变化,该计划的推动并未如预期中顺利。
2000年陈水扁政府执政后,搁置亚太营运中心计画,改为推动建设台湾成为“绿色硅岛”
[4],因此亚太营运中心计画在2000年后就不再是中华民国经济政策的主轴,但绿色硅岛
政策最终并未获得成功。2008年马英九政府上台后,又尝试让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也
是失败
亚太营运中心
党国时代洗脑教科书骗说台湾海运位置在亚洲中心
所以亚太营运中心发展可期
你把视野限缩在东亚 当然自以为在中心啊
怎么不把视野拉远点 看整个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线 台湾会是在海运位置的中枢???
有没有党国教科书洗脑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