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李方儒(台湾电视节目制作人)

楼主: arsjapan (阿誓)   2017-01-10 00:34:43
FB卦点说明:(正体中文 20 个字)
某电视台拿了4000万的冠名费想全部A下来,不用在节目制作上
FB连结:
https://www.facebook.com/frlfrlfrl/posts/961697870629194
FB内容:
看看自己脸书
工作地点:中国大陆,
职业工作:娱乐传播。
说句真心话:
我是极度讨厌这个“头衔”的,
“离开”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
“恬淡”一直是我人生的规划。
但如果我现在就放弃了,
之前的坚持努力岂不“前功尽弃”?
去年发布了台湾“娱乐圈”的六大问题,
非常谢谢朋友们的指教和分享,
在这全新年度里,
我不想“无病呻吟”,
只想说“解决之道”。
今年的跨年,
台湾星光惨淡,
对岸星光熠熠,
我们已经看到了台湾“娱乐圈”如果再不大步改变,将会惨遭“灭顶”的命运。
在提出“解决之道”之前,我想先道出在过去几年来,我在台湾所面对的问题:
2012年,我非常荣幸,被台湾“文化部”及“公广集团”邀请回台,希望能贡献自己小小
的一己之利。
同年,中国大陆赴荷兰talpa拿取“the voice”版权,准备制作“中国好声音”。于此同
时,我在得知这个讯息后,也积极争取台湾制作“华人好声音”的版权和资格,这是一个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这个节目号称全世界最好的“内容IP”,只要在哪里播出,
就可以在当地带动“流行音乐”和“影视娱乐”的全面发展。
在经过荷兰一连串严格的审核,终于通过了台湾的授权,我在激动兴奋的同时,马上要面
临“经费”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必须花费“巨资”才有辨法制作的节目,以台湾的市场
和电视台规模,是绝对不可能负担这笔费用的。
于是我连夜飞赴北京,打算用大陆网络视频和台湾电视台“台网联播”的模式,争取到大
陆的投资机会,非常幸福的,中国大陆腾讯视频,愿意出资2亿5000万台币,极力促成这
次的“双赢合作”。
拿到了版权、确定了投资资金,我准备在台湾正式启动“好声音”的制作,没想到,这才
是我“恶梦”的开始...
多年没有回到台湾,我才发现台湾的传媒环境已经“变质”,正如台湾其他产业一样,台
湾的娱乐产业已经变成“利益勾结”和“少数垄断”的犯罪共同体。*[1;33台湾少数电视台和大
型娱乐公司,开始垂涎怎么分2亿5000万这块大饼,而如何“做好”这个节目根本不是他
们考虑的重点。*[m于是不断的“攻击”和“流言蜚语”就在那年不断的扑向我而来,原因无
他,*[1;31大家的目的就是:“分赃”。*[m
要成就“一件事”很难很难,要催毁“一件事”却是无比容易。
2012年年底,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我宣布放弃了“华人好声音”的制作,同年,对岸的
“中国好声音”创造了数十亿的收入,并且培养了日后无数新歌手和他们的音乐市场,为
之后的中国“娱乐版图”开启另一个里程碑。
2013年,NCC宣布台湾电视开放厂商“总冠名”,这个在中国大陆行之已久的利多政策,
总算得以在台湾实现。
“总冠名”在台湾是一个新的“广告模式”,这中间如何操作和置入,其实有很多的学问
和细节,隔年,我希望将大陆“总冠名”的经验带回台湾,再度非常幸运的,我得到了台
湾“台钜公司”的全力支持,“台钜公司”旗下的CityColor彩妆,愿意以每集40万台币
的投入,一年近4000万台币,为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做“总冠名置入”,创下台湾史
上最高的总冠名价格。以当时台湾的谈话性节目“制作费”大约在一集20万台币上下,加
上这40万的投入,无疑可以大大的提升台湾节目的制作品质,解决台湾电视“没钱”的制
作瓶颈。
没想到我再度失望了:
*[1;33“节目”搭完景的第一天,我看到了还是一个“穷酸”节目的样子(见图左),我怒了,
一个每集有另外40万加持的节目,钱究竟花在哪了?在我的坚持下,*[1;33我拒绝当天录影*[m,要
求电视台全面改景,终于在我的要求下,改成了右边的模样。
我的愤怒原本以为可以改变台湾电视“粗糙现况”,没想到却再度踩到了这家台湾电视台
红线,因为他们*[1;33压根就不想将这4000万台币“总冠名”花在节目制作中,我无疑成了他的
的“挡财之路”*[m,于是:
想着如何不让我参与节目,好将这些钱变成“利润”,便成了他们最大的目标。同年,我
带着失落的心情再度回到中国大陆,这个节目也因为制作“粗制滥造”,厂商决定不再投
入而提早夭折。
举了以上两个例子,我不是帮自己做“辩护”,而是用自身的例子,让朋友们知道台湾的
“传媒娱乐”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咖和人才外移到中国大陆,这些人相信
也面临到一样的问题。
身为在两岸同时工作的制作人,在2017年初,在台湾“娱乐圈”快要被完全毁灭同时,我
选择不再沉默,沈痛的提出以下建议,这些办法才是拯救台湾“娱乐产业”的“治本之道
”:
一、电视台节目公开招标:
在台湾工作的电视人都知道,电视台所有播出的戏剧、综艺制作单位,*[1;33几乎全是“内定的
”,这些少数的制作人,早已垄断了台湾电视台40年以上*[m,他们在台湾最繁华的时候,赚
进了上亿的钞票,此时他们不但不知将之前的所得回馈给台湾社会,却打算在台湾电视已
进入“癌症末期”时,继续啃光台湾老本,我实在不愿指出这中间有多少的“利益输送”
,但电视台如果不再“透明化”,这样的“恶性循环”将永无止尽。
建议今后台湾所有的“电视节目制作”,采取“公开招标”的模式,决定者不再是少数的
电视台主管,而是更多的学界及专业人士,让有志于这一行的年轻朋友,能让他们的创意
和想法能得到公平的竞争。
这是说给这些投资电视台“大财团”听的:你们虽然“财大气粗”,但也不想继续给人做
凯子吧?
二、广告总冠名和置入再松绑:
相信看过中国大陆节目的朋友都知道,大陆的节目内容中是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和置入
,更可怕的是:如今中国大陆总冠名和置入广告的收入,居然已经超过了传统的CF广告收
入。
厂商其实都是聪明人,用传统CPRP买广告的方式,早就是一种过时原始的广告购买,试问
:现在哪一位观众会在广告时看节目?当“收视率”不等于“购买率”的时候,当广告的
投入就会越来越少,电视台的收入自然就会“入不敷出”,最后倒楣的还是观众。
说到“广告置入”,除了传统的logo露出、口播、产品曝光、CF插片头外,现在更多了
t2o、手机摇一摇、网络互动等上百种模式。
有人说“广告置入”会影响观众收看节目,但这一切并不是NCC说了算,所有“商业模式
”交给观众来决定“去芜存菁”,这才是现代的“商业法则”。
这是说给NCC听的:你们都还没有尝试过,就“画地自限”,让台湾广告“总冠名”处处
受限,实在是“因咽废食”。
三、进一步与对岸新媒体合作:
不得不承认:台湾的市场还是太小,唯有加上中国大陆14亿人口的受众群,这样的base才
会够大。
传统的台湾电视台,还停留在和对岸网络视频用“买卖版权”的思维模式,请问:以大陆
目前的节目内容规格,谁还会要“台湾的节目”上架?台湾的综艺和戏剧在四年前左右,
早已经消失在中国大陆的网络市场中。
现在中国大陆的网络市场流行“客制化”,台湾的电视台唯有放下身段,提出好的内容和
企划,利用台湾的优势,才能和大陆的网络视频合作,去年热播的“太阳的后裔”,就是
韩国KBS和大陆爱奇异“台网合作”的最成功案例。
可悲的是,我在北京几乎看不到一个台湾电视台的工作者,有这个能力促成台湾和大陆的
联合制作。
这是说给台湾电视台高层听的:你们是太骄傲还是太自卑?始终在这一块“裹足不前”,
如果只会“买片”和“卖片”,我家楼下卖菜的也可以经营电视台。
四、走“本土路v不是爱台是误台:
我们每次一遇到台湾本土电影上映、或者一遇到走本土路土电影上映、或者一遇到走本土路荦q手或乐团出片,大家就喊著:“爱台湾就要支持他们”。
而我们的“文化部”似乎也很开心补助这样的本土化作品。
我在这必须很沈痛的呼吁:这种做法不是“爱台湾”而是“害了台湾”。
要知道:台湾是一个内需市场小,必须靠出口才能生存的地方,如果一再“本土化”,我
们的东西就进不入大陆以及日韩市场,台湾今后的的娱乐文化产业:绝对是要面对“大中
华市场”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赚到子和面子。
去年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在中国大陆就卖了3.6亿人民币,折合台币近20亿,两岸
都能接受的内容,如此的作品才是台湾所需要的。
这是说给所有台湾人听的:“政治”和“文化”必须一定要分开,我们才会有前途。
五、让“实力新人”有变成巨星的舞台:
娱乐产业的最大收益在“艺人”,而能将艺人变成巨星的方式就是靠“内容”。
过去台湾在综艺及偶像剧发达的时代,因为这些好的内容,我们创造了无数的巨星和偶像
,而这些人,就是如今活跃在中国大陆的一线艺人,而如今台湾到处充斥着“低成本”的
节目内容,造成我们后面的新人永无出头的机会。
一部高投资的综艺和戏剧,它的利润绝不是只是在它的制作费,透过内容所创造出来的明
星,才是日后最大的收益。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看看现在每一个红的韩国和大陆艺人,
大家就明白这个道理。
反观台湾目前的综艺节目:每天出现的就是纳豆、詹惟中、Paul或是不知名的小模,与其
浪费钱在这些咖身上,还不如好好花一笔钱创造出几个有质感的艺人。
这是说给台湾投资方听的:一部“痞子英雄”可以创造出价值上亿的赵又廷,一部“我可
能不会爱你”可以创造出两个上亿的陈柏霖和林依晨,在内容生产前,就必须将艺人经纪
和日后规划紧紧相连,这才是娱乐圈的“经营之道”。
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感谢朋友们能看完这么多文字“冗长”的发言,在两岸,我始终不是
一个“歌功颂德”的人,对两岸“娱乐产业”的批判,始终是“坚持如一”。
与其做一个“处处讨喜”的传播人,
不如做一个“有风骨”的李方儒。
这才叫“无忝所生”吧~
祝大家有个顺心愉快的2017
==============================================================
身为这个行业的人,
看到这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
虽然觉得第三点跟美国的新媒体合作也行,
然后不太同意第四点,
但看到一堆以本土为号召的卖座粪片,嗯...
希望台湾电视能重能拥有对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啊
大家不要放弃台湾电视... T_T
作者: iSad5566 (神曲56)   2017-01-10 00:35:00
可以讲这重点或是上个色吗 连电视台是哪都没说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17-01-10 00:37:00
“政治”和“文化”必须一定要分开,我们才会有前途????分得开才有鬼啦 不过老屁股占据那段讲得不错
作者: nerevian (I GET YOU)   2017-01-10 00:38:00
怎样都没用 都是无谓挣扎 影视被中国边缘化只是历史回归正常而已 中国毕竟是华人世界的核心 有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不正常已经是台湾之福
作者: sd810305   2017-01-10 00:43:00
政治和文化分开?原来中国电影没有审查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7-01-10 00:44:00
内文里他遇到的困难和他的解决之道好像不太搭轧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1-10 00:45:00
中共不审查再说
作者: soulgel (恩主公保佑平安)   2017-01-10 00:45:00
就是那些该死的外省人搞的鬼啊
作者: willy61615 (AEGON)   2017-01-10 00:53:00
除了四之外感觉上都还挺有脑的
作者: tokyo730714 (....................)   2017-01-10 00:54:00
四我完全不同意 难到我的少女时代不算本土化?不是大尾那种型的才叫做本土化吧
作者: kevin05233 (kk)   2017-01-10 00:59:00
四 的意思是指共同的生活经验吧!
楼主: arsjapan (阿誓)   2017-01-10 00:59:00
查了一下,那家公司只有赞助过X风的一个节目,内地宪和他女儿有主持过
作者: kevin05233 (kk)   2017-01-10 01:01:00
如果台湾拍的出好看的抗战片 在中国肯定大卖先备注:不要以为中国的抗战片不能提到中华民国 、国民党、蒋介石等等蛤~
作者: AkumaII (AKUMA)   2017-01-10 01:09:00
除了电视台后面还有系统业者咧..后面几点根本矛盾就算了
楼主: arsjapan (阿誓)   2017-01-10 01:09:00
同意楼上K大,"共同的生活经验"对针对全球市场的商业片很重要,好莱坞就是这样起来的
作者: locdan (locdan)   2017-01-10 01:22:00
认同
作者: slimfat0202 (slimfat0202)   2017-01-10 01:29:00
狗吠火车,死透了才能重生,活不过来?没差,被文化殖民而已。
作者: panhoho (ρanΗΘΗΘ)   2017-01-10 01:51:00
认同ㄅㄨㄈ认同部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