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关键技术 全是美欧军事机密
http://udn.com/news/plus/9401/2218137
联合报 编译陈韵涵/报导
十年前的今天,美国苹果公司发表第一款智慧型手机iPhone。十年后,iPhone不仅定义现代经济,也改变了软件、音乐和行销等市场。但当年若没有美国政府、美军及欧洲政府相助,iPhone恐怕不会出现。
众所周知,苹果的幕后功臣为共同创办人贾伯斯、执行长库克、首席设计师艾夫等人。但经济学家玛莉安娜.玛朱卡多列出十二个组成iPhone的关键,包括软件、网络和硬件,并探究各项技术的背景故事后发现,iPhone的发展关键不是贾伯斯,而是美国等多国政府出资为军事用途而发明。
GPS定位 美军冷战机密
英国电脑科学家柏纳—李当年在日内瓦一处研究中心创造了全球资讯网,该中心由多个欧洲政府挹注。美国国防部在一九六○年代资助美国高等研究计画署创立互联网;而iPhone的导航等功能仰赖全球定位系统(GPS),这项技术在冷战期间仅限军方使用,直到一九八○年代初期才逐渐开放。
iPhone内部的数位世界要和外面的类比世界沟通连结,仰赖一种称为“快速傅立叶转换”的算法,这是美国数学家图基研发,他当年在甘迺迪总统的科学咨询委员会里,借此侦测苏联测试核武的时间。因此,起初这也是一种军事科技。
触控萤幕 中情局出资研发
智慧手机不可或缺的触控萤幕,由工程师强森在英国政府辖下的皇家雷达学院任职时发明,这项科技后来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蓬勃发展。美国德拉威尔大学研究人员魏斯特曼等人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和中央情报局(CIA)资金研究多点触控科技,他们创立公司将其商业化,再把公司卖给了苹果。
语音助理 来自五角大厦
苹果语音助理Siri则是五角大厦国防先进研究计画署出资委托史丹佛研究机构研发,最初是为了研发协助军方办公的虚拟助理。七年后,这项研究由新创公司商业化,二○一○年以不公开的金额卖给苹果。
多项例证显示,每个企业都有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但政府机关的需求及资金协助催生了这些科技。美军并未做出iPhone,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没有发明脸书或Google,人们日常使用的科技都靠企业商业化,但它们都是政府出资并承担风险下的产物。
贾伯斯无疑是位天才,但如果没有这些军事科技当基础,他可能还在Pixar任职。他还是能带来革命,不过是以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改变电影界。
重新定义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