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管仁健:被污名化的哑巴村──新民村大同

楼主: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17-01-07 13:37:12
FB卦点说明:(正体中文 20 个字)
拨迁来台 受到冲击的不只是本省百姓
那些处于低层的青年兵 怀着反攻大陆的幻想被带到台湾
最后却无法挤身得以吃香喝辣的权贵圈
只好与同样弱势的身心障碍妇女互相依靠如此终老
FB连结:
https://www.facebook.com/renjian.guan/posts/1201714093230636
FB内容:
被污名化的哑巴村──新民村大同农场(管仁健)
  2016年下半年起,菜价高涨而一直不下,11月15日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韩国瑜在
市议会接受质询时,遭民进党市议员王世坚飙骂“流氓”,还批他不务正业,豢养一批菜
虫和果虫。韩国瑜则反呛农产公司的顾问是董事会聘的,他只是总经理,不归他管。市长
柯文哲站在韩国瑜身边,反而沦为配角,尴尬的几乎快要把头给抓破了!
  韩国瑜曾任三届立委与中和市副市长,立委任内还有数起争议事件,尤其是曾殴打民
进党立委陈水扁;而与林明义及周书府(周锡玮之父)并称暴力型立委。不具任何农业产
销资历,靠着张荣味的力挺,2012年12月起担任北农总经理,即使地方与中央都改朝换代
了,市长与农委会仍无法更换他,确实是极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
  不过时空倒回二十多年前,韩国瑜初任立委时,质询时也跟今日的王世坚同样犀利。
1993年3月6日《联合报》报导〈“退辅会别等别人吐口水”,韩国瑜直指退辅会弊病,列席
官员摇头叹息〉︰
  “经过民进党立委全天的猛烈质询,退辅会主委周世斌和昨天到立院备询的退辅会
官员,一整天最难面对的不是民进党,而是职业军人出身、黄复兴党部背景的‘
自己人’北县立委韩国瑜。……
  备役少校退伍的韩国瑜,家里两代为荣民,这次当选立委也是靠黄复兴党部的大
力辅选。他昨天上台质询时,一开始就向退辅会主委周世斌‘报告’他是中国国
民党党员,隶属黄复兴党部,但现在必须亲兄弟,明算帐,请周世斌见谅。……
  韩国瑜接着一一举出,退辅会目前是‘荣官对老兵’,对于将级退役军官照顾甚
佳,但‘老兵’则是‘到老都还是兵’,所受照顾相去甚远。他并表示,北县有
当初被抓兵来台的老荣民,住在坟场、涵洞,自绝于社会,或是残废的老夫妇挤
在方寸空间,靠微薄就养金度日的实际案例;此外,大甲溪有一哑巴村,村中全
是娶了哑巴残障妇女的老荣民,甚至还有几人‘共妻’的情形。
 韩国瑜询问周世斌知不知道这些悲惨情形?周世斌答复时心情沈重,他表示,了
解有这些情况。……韩国瑜的质询,让许多退辅会的官员在座位上摇头叹息,对
于韩所举出的部分事实,他们相当难过。”
  韩国瑜质询周世斌时提到的“哑巴村”,虽在1986年11月,陈映真创办的《人间》杂
志就已报导过。这篇陈斐雯撰文,李文吉摄影的〈等天一亮,太阳依旧会照在大同农场〉
,提到“哑巴村”老兵与其眷属生活的惨况,让第一次接触这话题的读者震惊。
  但戒严时代《人间》被归类为精英阅读的党外杂志,流通量有限,影响也侷限于某些
人。因此刚解严但威权仍残存时,在国会殿堂与主流媒体上,大胆披露“哑巴村”这一国
民党长期以来的言论禁忌,韩国瑜确实还是开风气之先。
  1993年5月19日《中国时报》追踪韩国瑜的质询,报导〈26户同一处,名间有个哑巴村
;荣民获配河川地垦殖,取瘖哑妻“落地生根”〉;
  “设籍在名间乡亲民村亲民巷6之1号内的人家有26户,这个地方在名间乡被称为‘
哑巴村’,这里头有一段典故。
   1963年首批由政府安排到这里定居,并且分配河川地让他们垦殖的荣民,都是单
身来台,并且都已迈入中年,要想觅得‘第二春’并不容易。因此有些荣民就在
别人介绍下。娶了南投县内或其他地方的女子,不过其中有一半具有能力和语言
方面的障碍,尤以哑巴居多,因此被称为‘哑巴庄’。……
  目前该地区设籍的共有26户,其中2户已迁出,但户籍仍在该址,只有两户是本
省籍,其他都是大陆来台的‘老兵’。他们来自江苏、广东、广西、贵州、四川
、甘肃、安徽、湖南8个省份。开村民大会的时候,各地方言纷纷出笼,村干事
却是本省籍,作纪录很辛苦。大陆省籍的22户中,设有一名管理员陈邦英之外,
还分为‘南一庄’与‘南二庄’。……”
  1999年5月18日,台视新闻也报导〈南投老荣民村,家属多智障聋哑〉,根据文化部
“国家文化数据库”保存的画面,重新整理的完整逐字稿如下︰
  “在南投县的名间乡有一个亲民巷,这个偏僻的村落住了20多个老荣民,不过问题
是除了2户人家他的太太精神正常之外,其他所娶的是聋哑或智障的妇女为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张淑如的报导。
  走进南投县名间乡亲民巷,这里住了20多位老荣民,除了2户人家的妻子精神正
常之外,其他都是娶部会说话或智障的妇女为妻。简陋狭小的家里,还留着空间
摆中华民国国旗。这个村落的妇女,每人平均生四到六个小孩,孩子们不是聋哑
或是智障,这里很少看到小孩的身影,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被乡公所人员强制
送往疗养院治疗。
  娶妻生子的老荣民有烦恼,独居的80岁老荣民钟英俊也有自己的问题。在没有人
张罗三餐的情况下,他靠着喝酒过生活。这里经济状况最好的是来自海南岛的蔡
亲金,他的绰号就叫做海南岛,在这里开了唯一的一家杂货店,是全村经济状况
最好的人。但是面对不会说话的妻子,他有许多无奈。
  在这个没有医院诊所的偏僻村子里面,乡公所只有藉着定期卫生查访,为精神病
患进行控管工作,同时提供低收入户的荣民及家属必要的经济帮助。”
  根据名间乡公所资料,新民村位于名间乡东南隅,该村占地5.938平方公里,原依附在
炭寮村,1946年才划分独立成村,取名“新民”。但新民村的“新民”,并非出自一般国
府迁台后在地名上常用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而是沿用日治时
期的“新高移民村”。
  新民村紧邻浊水溪,过去是浊水溪河床,移民靠着浊水溪的高含砂量,筑石畦将溪砂
沈淀淤积,就地取材,直到砂土愈积愈厚,成为可开垦种植的新生地。明末清初海禁初开
,福建沿海居民为生活所迫,冒险渡海来台垦殖。新民村最初虽因土地贫瘠而被早期来台
先民摒弃,但较晚来的移民因土地多被占有,无地可耕的窘境下,只好冒着瘴疠之气与土
匪侵袭,辛苦垦拓这片荒埔。
  1895年日本领台,1906年起日本因国内的人口过剩、国防警备与产业经济问题,由台
湾总督府规划一系列鼓励日本国民移民拓垦台湾的计划。1938年移入当时名为“新高移民
村”的新民村,由台湾拓植株式会社移民19户至此,也就是现在的第9邻。
  1945年日本战败,新民村的日本移民被遣返,原本的19户房舍与土地,由苗栗、新竹
等地其他开垦者使用。新民村目前大致以新民巷为界,新民巷闽、客籍人士均有,间有少
数原住民;靠山区“清水尾”为客家人主要聚落,“外埔巷”多为大陆漳州移民来台的闽南
人,外埔巷以西是日本移民垦拓地。
  至于浊水堤防畔新民村1邻,则是退辅会的彰化大同农场新民分垦队所开垦。1949年随
著国共内战战局逆转,岛上多了60万大军。在反攻无望下,当局开始以试办战士授田的方
式,汰除部分国军官兵。但又怕这些没了军籍的散兵游勇,成了危害政局或治安的隐忧,
因此这些集体拓垦的大同农场,起初是采“合耕合营”的集中农场制。。
  1952年12月16日,国防部总政治部设立了彰化大同合作农场,场部设于彰化县溪州乡
之下水埔,下辖3个中队、9个区队、29 个小组。1954年11月改由新成立的退辅会接管,取
消中队队衔,改设下水埔、汉宝两个分场,并在1957年5月改制为“分耕合营”,亦即希望
场员都能达到成家立业,因为有家有土的退伍老兵较能安于现况。
  1960年八一水灾之后,政府在浊水溪彰化的对面也增建堤防,退辅会因此在新民村内
征收了15甲河川地,做为彰化大同农场的分场,分成一百块,每块一分半。1962年彰化大
同农场预计分派100名老兵到此来开垦落户。这也就是何以位于南投县名间乡的新民分垦队
,要隶属于彰化大同农场的原因。
  1962年,顶着浊水溪畔冷洌的寒风,49岁低阶退伍士官陈邦英,被彰化大同农场分发
到新民分垦队当管理员,统筹农场内外一切大小事。这些退伍老兵胼手胝足,把石砾地变
为乐土。半世纪后102岁的陈邦英在受访时,形容当时的情形是“一片荒芜,石头比牛还大
”,政府替老兵们盖了一栋粮仓,二间宿舍,买了几条水牛,几包种子及简单的农具,发
了6个月的粮饷,老兵即开始自力更生,一肩一担、一耙一犁的辛苦耕耘。
  和新民村其他垦拓地一样,慢慢的荒地变成了良田,完全看不出来原来是寸草不生的
石砾地。但河川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没有地籍证明,也没有建筑执照,老兵们自力更生,
在此建立的“非列管眷村”,甚至连户籍门牌号码都没有,24户人家均依附在新民巷6号。
  一年一年过去了,老兵们也心知肚明,反攻大陆已是梦话。他们想结婚生子,但年华
老去,浊水溪畔的偏僻村落,花再多聘金也无人敢嫁来这里。于是当四川籍的鲁炳诚,娶
了第一个哑巴太太后,接下来娶进农场的新娘,绝大多数不是哑巴就是智能不足。慢慢的
,哑巴村之名逐渐取代大同农场的名号。
  “讲我们是大同农场,连送瓦斯的、出租车都不知道。要讲哑巴村,人家才知道。”
陈邦英的大女儿陈文华,言谈间充满对农场叔叔伯伯及妈妈们的疼惜,以及感叹大时代悲
剧下的无奈。
但“哑巴村”在台湾其实不只一处,“哑巴”在台语里形容的也不只是语障者,举凡
听障、智障、脑麻、精障等,一切在婚姻市场里弱势的女性,也都包含在“哑巴村”的范
围。文史工作者黑金通在2009年3月20日《自由时报》投书〈高级外省人看不到的悲哀──
哑巴村的老兵〉里也说到︰
  “新认识的外省朋友,我常以他们父母婚配情况来推测他们的社经地位,如果朋友
的父母亲都是外省籍,大多数社经地位最高。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到台湾来,能
有余力携带女眷的,除了巨商大贾就是政经要员的官宦之家,都有不凡的背景。
  再来的就是外省人与本省人婚配了,国民党带来的百万大军在外省族群阳盛阴衰
的性别悬殊比例下,除了高阶将校之外,与台湾的闽客族群婚配成了必然的趋势
。如果社经地位更弱势的低阶士官兵,常常就像电影《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所描
述的,会往偏远的原住民部落寻觅新娘。
  而最令人同情的是少数最底层孑然一身的老兵,在传宗接代的中国孝道压力下,
无从选择娶了残障与智障的新娘,也许幸运地能繁衍健康的下一代。台湾几个被
称为哑巴村的老兵聚落,背后常有这样一个不幸的故事。”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文所陈芬兰的硕士论文《“抗美援朝”来台士兵陈长安的个案研
究》,其中就写到1954年以反共义士身分来台的父亲陈长安,1971年娶了幼年时因发烧而
轻微智障的母亲蔡玉枝。陈芬兰的的外公外婆甚至舅舅阿姨在其父母相亲时都向父亲承诺
,婚后若有子女,娘家众人能帮忙照顾。
  在婚姻市场的弱势的老兵,媒人为了赚取佣金,半哄半骗的诱使他们买下没有生活自
理能力的妇女。老兵了解自己的条件,也常自嘲这样的婚姻是在“清货底”(水果小贩会
将品质与卖相较差的放在底层)。原本该巷《疯女18年》被关在后院或柴房的残障女子,
1960年代后政府不再对老兵执行“禁婚令”,真的就被他们一个一个的买了出来。
  陈芬兰的母亲算是幸运,每个子女都健康,娘家还愿意在女儿婚后帮女婿照顾幼儿。
有些家庭想到好不容易将重担卸下,“银货两讫”后根本不在理会。老兵娶了这样的“货
底”,在眷村里可能会被排斥,一群社会边缘人自力救济,很多“哑巴村”就这样形成了

  陈芬兰访问一位30年前嫁给台湾老兵的印尼外配,近十多年来担任桃园县荣民服务处
志工的彭慧凤,她说︰
  “台湾当年如果没有这些老兵,建设台湾,安定台湾,台湾可以‘站’得起来吗?
……还有,连娶老婆这件事也是贡献很大,怎么说?这些老伯伯很可怜,都是收
‘烂摊子’的!……不过,老兵很可怜,我来台湾30年,看过无数老兵,娶的老婆
不是脚有问题(小儿麻痺、受伤跛脚等),就是手有问题(残障),再不然就是精
神不好。……说句良心话,如果不是这些老兵,台湾有多少状况不好的女生根本嫁
不出去。”
  哑巴村其实是台湾的外省老兵与残障妇女弱弱相助的结果,虽受民间异样眼光与政府
冷漠对待,但1990年代当红的歌手张宇,为“哑巴村”作曲并主唱的这首《这一生我只牵
妳的手》(邓碧清作词),或许也就是这场时代悲剧的最佳注脚。
这一生漂泊尝尽苦痛,
失去太多,始终辛苦生活。
还好有妳不嫌弃我,情愿淡泊。
甘心在我身旁守候,从无怨尤。
在这被人遗忘的角落,
远离尘忧,妳我安静相守。
虽然上天注定要妳,一世沉默,
我们用暗语交流,深情相通。
这一生我只牵妳的手,
尽管喜乐与哀愁永远如此沉默,
这一生我只牵妳的手,
因为今生有妳早已足够。
这一生我只牵妳的手,
只求坚心相守,更胜世人欢情若梦。
这一生我只牵妳的手,
妳是否也和我相同。
※ 脸书爆卦请用FB当标题,并附上20正体中文说明卦点,违者水桶一个月。
※ 注意!滥用FB爆卦视同闹板文处理。
※ 记得要附上来源网址。
作者: whitefox (八十萬定存宅男)   2017-01-07 13:39:00
当县议员时拿保温杯丢县长尤清
作者: guitar0225 (ibee(艾比))   2017-01-07 13:40:00
国民党:我们最照顾老兵(笑
作者: funkD (放可)   2017-01-07 13:40:00
QQ
作者: NCTUEE800808 (交大碇真嗣)   2017-01-07 13:40:00
时代悲剧 蒋毛害死两岸人民
作者: whitefox (八十萬定存宅男)   2017-01-07 13:40:00
凭保温杯事件知名度而当上立委
作者: dnek (哪啊哪啊的合气道)   2017-01-07 13:42:00
不晓得投票时都投谁
作者: a0913877 (成才快跑)   2017-01-07 13:43:00
台独不都超讨厌老兵吗
作者: whitefox (八十萬定存宅男)   2017-01-07 13:44:00
当时李登辉搞国民党的方式就是强棒就踢去不分区,2任后就再也选不上了
作者: bruce2248 (moptt受害者)   2017-01-07 13:49:00
有些是汪精卫政权统治下的老兵 这些应该是非常度烂蒋政权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