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一例一休影响大!大厂遇缺不补、将买千台

楼主: shrines   2016-12-29 13:43:29
※ 引述《h2o1125 (123)》之铭言:
: ※ 引述《deann (古美门上身)》之铭言:
: : 其实认真算起来 增加人事成本9.4% 一年增加4300万元支出 以现在900个员工来算
: : 大概平均一个人一年增加4.8万左右的薪资 平均到12个月 一个人月才多4000元薪资
成?
: : 你一台机器人的购置成本要多少 后面重置维护管理修缮成本又要多少?
: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1000095-260203
: : 最便宜的2.5万美金起跳 我们假设大概要100万台币一台好了
: : 一千台机器人购置成本就要10亿 然后你还是要找人顾机台跟后续维謢设备成本
: : 假设1个人管10台好了 你还是要请100个薪资更高的工程师
: : 如果真的这样能让产业升级当然很好 最怕就是只是资方准备靠北要政府开放外劳的
理?
: : 台湾老板如果愿意作产业升级 台湾早就不可能会这么低薪化了
: : 我看台湾的老板大概只会去找人资研究怎么躲漏洞 然后把薪资成本压更低而已...
: 认真算是这样 9.4%=4300万 100%=45744万=4亿5000万的人事成本
: 900个员工 CNC机械手臂一支约顾2-4台机器 假设一个人也可以顾2-4台(纯上下料)
: 现在机械手臂一支60万就有了 你买贵一点的可以做很多高级动作的 让你算100万
: 900个手臂*100=9亿 2年的人事成本就回收了
: 一个工程师可以顾10支手臂 多请90个工程师 每人年薪60-70万
: 90*70=6300万 再多请5个维修的大师傅或课长 一人一年100万 500万
: 人事约7千万 每N年 旧的支出为 4.5亿*N 新的支出为9亿+0.7亿*N
: 不等式为 4.5*N>9+0.7*N 移项 3.8*N>9 N>9/3.8=2.36
: 不到2年半就回本了 当然有些工件数量少的 用机械手臂不划算 还是要请一些人工
: 台中也有一些大厂就用机械手臂了 我算的一个工程师顾10支就是参考实际运作的
: 不过这种要做大量才划算 因为工程师要调整参数
: 如果长期大量同规格 像一个件可以做个3个月半年的 这种就适合这种工厂
: 一些一个件才几千个的 送这种厂根本不划算 不如请人工上下料
: 像我们业界有个老板 10年前就有抓一台自动裁断上下料的机器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nT38WvcmQ
: 这是传统小台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4hV7UUILs
: 结果他发现一台自动的 可以把他一个月的工作量全做完 这样工人就没事做
: 后来他又把全自动的机器卖了 那时一台约1千万左右
: 不是所有的老板都很黑心 工人跟着他混2、30年了
: 他也不会因为有全自动的就把工人辞退 当然也是有可能他接到的单没那么大
: 如果单子很大 他要有竞争力 就得抓全自动的进来压低成本
: 八卦版很多只会仇富 只会仇老板的 像升级成这种全自动化的 产能拉高
: 你的单子没有这么多 那工人就会闲置
: 要嘛没良心的放无薪假 不然老板就只能找更多事来给员工做
: 更多的乡民是没实际厂务经验的 更不用说很多都是活在平行世界想像出来的
: 多出门看看走走吧 网络上的确有很多资讯 不代表所有的资讯都在网络上
刚好本鲁工作就是评估设备机台,
所以应该可以讲点话,
请购设备,必然需要做效益评估,
以自动化来说,
就是就是拿薪水换回本时间,
事实上自动化是一个问题,
一例一休是另一个问题,两者扯在一起,
一些人没待过业界那边护航一例一休,
多是鬼扯蛋,
为什么?
传统投收料机发展几十年,
一堆小厂可以做,请问人消失了没?
没有,因为制程转换还是要人,检查还是要人,
操作自动设备还是要人。
单制程自动化跟全厂自动化是不同概念,
这要先厘清。
全厂自动化的,
除非盖新厂时就已经把建筑空间都规划出来,
而且设备商要一起参与研发,
否则是不可能的,
目前有做到这种程度的大企业也没几家,
所以不谈,
最多是单制程自动化,
这现在就很多,早就发展十几年,
大多数大厂都有自动设备,
请问人力消失了吗?
是不是就不缺工?
放屁,还不是缺一堆,因为
1.制程转换仍需要人,
很多异常判定机械仍无法全部取代,
还是很多大老板到今天缺人力,
所以说一例一休扯自动化就是鬼扯蛋,
因为搞十几年人力缺额还是没消失,
再来,研发设备哪那么简单,
举例,之前有个设备商来推销机械手臂,
说他可以保证做到异物研磨清除的功能,
结果被吐槽一顿,为什么?
我们只回,人力研磨是因为人研磨时可以判断异物位置,
以及研磨时一边研磨一边确认是否已清除,
这才是重点,你只是全部磨一遍,
那我他妈干嘛用机械手臂,用研磨机就好啦,
而且研磨机发展30年,还生产更快,
然后就被打枪,
说回去再研发,
然后已经过了半年,还没看到成果,
所以
2.你妈的把现行设备导入研发机台有那么简单,
用键盘自动化?
再来,机台研发好了,也进来了,就没事?
大错特错,很多制程你要自动化要研发,
讲难听就是特制的,进来之后才发现问题重重,
譬如损伤、譬如投收料失败或者更多问题,
还不是不能用,
我这边有个设备最后花了一年半才验收。
所以
3.自动化进来到能正式上限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问题的机台,一定是已经业界run很久的规格,
或者技术层面低的,如果是这样,
那是这十年来就持续发展,又跟一例一休什么关系?
因为自动化本来就是近20年的需求,
这是趋势。
至于说很多厂不裁人,是因为不想砍人,
这部分必须承认确实有,
但是,这些经历过经济爆炸的高龄员工,
底薪当初狂加,含加班薪水都非常高的,
我这不少老人OP含加班月领破七万的,
如果要他们转行到其他地方当技术人员,
肯定是拿不到那么高的,
所以是钱变少的问题,而不是失业的问题,
会扯失业飙高的很简单,
就是你不想做而已,
如果不是,请寄信给我,
一例一休后我这里仍多的是缺工,
我可以安排,他妈的我还怕你做了嫌累跑掉勒,
一例一休后到处都在缺工,竟然有蠢材说失业率会增加,
护航烂制度真是什么理由都能扯。
再来讲小厂,外面有很多小厂,
实际去看别说什么机械手臂,
连一般投收料都没有,多是人工处理,
这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自动化十几年来,这些小厂还是一样过,
你说一例一休后就活不下去,他妈就是骗笑,
再来,实际去那边晃,会发现超过九成外劳,
外劳比台劳多很多,
当然台湾小厂怎么做假资料,
申请到那么多外劳,我就不提,
请问一例一休后外劳失业乾台湾屁事?
就算设备自动化,外劳就算全砍,
这些小厂剩下的台人,
能不能满足还是个问题。
结论:说什么一例一休成本增加,老板好可怜,
导致自动化,人力被淘汰,遇缺不补,
失业率增加,他妈都是鬼扯蛋,
老板请媒体帮忙哀自己好可怜,私底下一直靠北缺工,
叫我们多请人赶产量,这才是真相,
现在媒体配合带风向,
真正业内都知道在把噗,信的人才蠢,
多的是缺工,不怕你不来,怕你不做而已。
作者: bulden (bulden)   2016-12-29 13:53:00
你早出来写就不会一堆跟风乱讲。
作者: kepf (被宠坏的猫奴)   2016-12-29 13:52:00
他讲的就是单制程自动化,所以直接End不看……
作者: shi0520 (shi0520)   2016-12-29 13:52:00
把一些已经退休但还没满65或没工作的亲友保进公司 三个换一个外劳 没啥难的
作者: kay1127 (kay)   2016-12-29 13:49:00
专业推,但是护航的人看不进去
作者: huh72113 (晒衣架)   2016-12-29 13:45:00
同行推 我还再想要打一篇吐槽文
作者: vow70 (许愿)   2016-12-29 13:44:00
专业,本来自动化和几例都没关系,硬要扯在一起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