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y ※ 引述《RichTiger (东海车神)》之铭言:
: 大家好
: 我是东海车神
: 自小在台北长大
: 来到台中后
: 发现这边的人
: 吃包子加酱,都是把整个喷嘴戳到包子里
: 好不恶心
: 有没有台中人超没卫生的八卦?
这是有原因的好吗= =
你知道台中为什么会发展出这种中出包子的喷酱方式吗?
早期台中的酱料罐不是长现在这个样子。
而是大部分都长这样。
是的,你没看错,这才是正港台中酱料罐。
但这其实是针油罐啊…。
也不晓得当年台中那个天才想出来,拿这来装酱料的。
可能是因为早年台中有精密机械加工园区,
厂区五金商店都有卖这种罐子,就拿来用了吧?
毕竟早期并没有专门卖专用的酱料瓶。
也没有现在的小瓶式分装,酱料都是家庭号,
不然就是用酒肝仔的玻璃装。
用这种塑料小瓶装的酱料其实也是方便。
尤其是早年没有使用纸碗或抛弃餐具的习惯,
甚至连保丽碗都算高级货。
大部分都是用塑嘎漏仔(透明塑胶袋)一袋干到底。
什么红茶、面、卤肉饭、包子…etc,你想得到的都是用塑嘎漏仔装的。
然后再用个小红绳(塑嘎索仔)一套一勒,就可以提着走了。
用这种针油罐的好像就是即使你已经把袋子给绑好了。
它的细长30cm还是可以灵活刁钻抽插自如,毫无死角的让你桶入袋内,
各种喷射,即使你不要不要的。老板还是可以疯狂喷射~~~啊斯。
十分好用。
至于为什么又会发展出中出包子的文化呢?
这也是为了方便的考量,因为塑嘎漏仔的性质,
如果你是炒面还是卤肉饭,这样喷的满袋都是,也不会影响吃饭。
但如果是包子、水煎包被酱料颜射的全身上下都是黏糊糊的,
吃的人也不方便啊,是要怎么下嘴,等一下变成手指跟脸也一起被颜射。
所以这时候油料罐的30cm又发挥了他的神奇功用,
让老板能够中出内射,把它射好射满,射到满出来,溢出来。
别误会~我是说的是酱料。
你看,这样吃起来不是就比较方便吗?
包子跟水煎包外表看起来还是干干净净的,那晓得里面已经是酱料罐的形状了,
酱汁跟馅已经完全的水乳交融了。
所以为什么台中的包子不是被颜射,而是被内射呢?
这完全是台中早期乡民的智慧结晶,
被后人完整保留下来,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好吗??
能尊重一下这个台中人的伟大文创产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