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肯定原原po的z大的思考,但其中还是遇到了一些不能混著谈、一概而论的问题。
“性别认定”反映了两个部分:
一、思考者对性别的看法。
二、性别在某个情景之下的意义。
第二项应该很好理解,例如:科学机构要采精子/卵子样本,问你是男是女?这时不论主
观客观,生理性别才是重点。
新生儿在生理医学上的性别判定,乃是为了检查生理健康的依据,因此生理性别才是重点
。
海关的性别判定很明显是为了个人生理特征的辨识。
但在精神上的性别判定,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性别认同,我个人宁愿认同每个人都保有主观
判定的自由。生理与心理没有相互绑定。
所以每当遇到性别判定的问题,我会先思考的不是自我的表态,而是对方需要的是什么资
讯。
尤其是,性别只是一种是简单的科学分类方式,但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为其赋予庞大的附
带意义。
回到第一项,端看自身对于性别的看法。如果你把性别当成刺青,或是一张永远跟着你的
标签,那你究竟要纹上哪种性别或许很重要。
但我已经过了度过了迷惘的青春期,所以我根本很少再去为自己的自我性别认同、性倾向
而伤脑筋。
※ 引述《ztoz (英奎)》之铭言:
: 台湾价值观落差很大,对于同婚或是反同婚
: 不论哪边都有猪队友,姑且不论猪队友的智力
: 单就过去的经验跟价值观,就是难以跨过的困难
: 歧视,讲再多都是一样,反正经验跟知识通不过,也没用
: 老一辈的,要骂他们无脑?
: 但是很多就是长辈,经验跟知识上没办法接受就是没办法
: 最近也收到很多LINE讯息,很多家长在反同婚理念中,找到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点
: 可以接受同婚,但是不能接受学校强迫教育同性文化
: 这一定会被骂是歧视,但是接受是一回事跟被强迫教导又是另一回事
: 举个例子来说,在小学的‘妳可以这样教性别’的"老师手册"中
: 就明确讲出两点,被很多家长诟病,性别平等教育,是有特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