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hsu 大讲的很好,
撇开吴宗宪的政治倾向不谈,我觉得今年金钟让我最大的震撼是:
原来电视台也在面临网络的威胁。
最早是,实体唱片不卖了,大家都在听 mp3,
数位付费音乐的稳定获利模式,大家还在找寻。
现在很多人都是开youtube听歌,再好听的新歌,都很少人会买专辑。
实体书,在台湾还是很多人买。
但报纸几乎快倒光了,大家都看网络新闻。
前几个月,我读到最扯的新闻是:
东立出版社的“新少年快报”纸本版停刊了,以后只有网络电子版。
租书店老板娘告诉我,现在租书店一片倒光,
很多人都不租漫画看了,直接在网络上看“分享版”。
原来这波浪潮也吹到电视台了,
节目和戏剧,不论做的好坏,观众都不会再打开电视来看,
收视习惯改变了,
大家看的是网络平台的各种共享版、汉化版。
真正获利的是上传影片的台主或平台。
我现在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在这波浪底下,如果没有建立起稳立的获利模式,
电视台可能会跟很多唱片公司一样收摊。
另外,很多人说,主要的原因是台湾节目和戏剧的品质不好,
对我来说,这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阅听习惯的彻底改变,不用付费,我就可以拿到作品。
比方说:
张悬的音乐不好吗? 但你买她的CD吗?
陈奕迅的音乐不好吗?但你买他的新专辑吗?
没有,我们很多人都是点youtube听而已。
同样的:
去年的最佳戏剧“16个夏天”,你是在电视上看的吗?
我猜很多人是不看的,再不然就是在网络上看“分享版”。
今年获奖的“一把青”,很多人也是看网络“分享版”的吧?
网络分享版,用唱片公司的话来说就是:
跟 mp3 一样,我赚不到钱,而且我也没有授权的盗版。
当然抵制 mp3 是没有用的,唱片公司已经示范给我们看了,
最好的方式是:
和网络平台一起合作,找到获利模式。
我要说的是,台湾节目和戏剧,品质好的不多。
这件事情是事实。
但是,真正冲击电视台的是“网络”,
就算台湾能做出“running man”和 “半泽直树”,
观众还是在网络上看“共享版”。
※ 引述《derekhsu (华丽的天下无双)》之铭言:
: ※ 引述《lomogenie (genie)》之铭言:
: : 出问题的那句话,是放在这个上下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