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少男少女站上魅力四射的舞台!当今“偶像游戏”大盘点

楼主: yamatobar (747-8I)   2016-05-21 11:35:56
1.媒体来源:
巴哈姆特
2.完整新闻标题:
少男少女站上魅力四射的舞台!当今“偶像游戏”大盘点
3.完整新闻内文:
 如果是勤追日系情报的玩家,应该有察觉到最近日系游戏明显掀起一波“偶像”热潮,
席卷男性向与女性向市场,说是“偶像的战国时代”也不为过。究竟“偶像游戏”现在的
声势多么浩大?文中将统整介绍现在当红的偶像题材游戏,以及随之衍生出的热潮与社会
现象(?),带领玩家一窥这些偶像们的魅力。
日本的“偶像文化”从何而来?
  一般说到“偶像(Idol,日语:アイドル)”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会浮现出“型男
美女艺人”的形象。在日本,“偶像”不仅仅是一种形容词,它本身就是一个演艺圈的类
别,可说是代表性的次文化之一。
  日本最早的一批“偶像”是指 70 年代以年轻人为对象而塑造出来的歌手如山口百惠
,80 年代则出现了松田圣子、中森明菜等个性化的偶像。90 年代起是偶像组合风行的年
代,早安少女组等团体在此时崛起,成员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正式出道,大部分都
能唱能跳,并且会透过握手会等方式直接地与支持者互动。迈入 2000 年代,以 AKB48
为首的“当地化”偶像开始发迹,支持者可以经常性地与偶像们面对面,使偶像更加融入
生活之中。
原本“喜欢某个艺人”可说是恋爱情感的延伸,但随着偶像文化的确立,现在的歌迷反而
较为接近偶像的监护者,会以关爱的心来支持知名度仍不高的青涩偶像,帮支持的本命拉
票、推广、冲人气等,这种“一路伴随成长”的过程,让歌迷对偶像的牵挂更深。
  一路演变至今,“偶像”本身已经成为一条庞大的产业炼,以偶像本身作为商品化的
中心,衍生出音乐、影视、写真等等贩售品,并透过选秀、人气投票、现场演出来吸引更
多支持者。
  随着偶像风潮的崛起,游戏业界自然也嗅到了这股商机。但是,要跟真人偶像团体合
作有着诸多限制(必须顾及偶像形象、洽谈版权、拍摄素材等),因此便有许多“虚拟偶
像”应运而生。
 虽然在恋爱游戏中不乏设定为“偶像”的可攻略对象或是看板娘,但真正以偶像为主题
的“偶像游戏”比起一般的恋爱游戏,多半更强调“培育”、“成长”要素。然后因为偶
像的性质使然,往往也会结合音乐、节奏、舞蹈, 因为这样可以顺便卖歌曲 。
  提到虚拟偶像,相信许多人会第一直觉想到 Crypton 旗下软件虚拟歌手“初音未来
”,以及其他的 Vocaloid 角色。SEGA 自 2009 年起所推出的《初音未来 -Project
DIVA-》系列,以超乎粉丝向游戏的精致 PV 演出与游戏性博得好评,随后还推出 3DS 的
《未来计画》等作品,更使初音未来一度成为 SEGA 的当家花旦(再三强调初音并不是
SEGA 的角色,常常有人会忘记)。该系列早期偏向单纯的音乐游戏,新作则陆续加入更
换服装、互动交流、自订 PV、个性塑造等要素,让玩家也可以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偶像。
 另外,疯偶像可不是大朋友的专利,儿童向的大型机台如《Aikatsu! 偶像学园!》(
2012 年起)、《星光乐园》(2014 年起)也是行之有年的“偶像游戏”。因为台湾有引
进中文化的机台,应该常常会看见不少小朋友在玩具店、量贩店等地点排队游玩。虽然游
戏一开始的目标族群为小学女生,但也时常可以发现许多年纪稍长的大哥哥、大姊姊玩家
。对小女孩来说,玩偶像游戏是想满足“成为偶像的心愿”;而对于大朋友来说,大概就
是沉浸在“培育偶像”的乐趣中了吧。
培育自己的梦幻团体!“偶像养成”风潮的兴起
  要论近十年来带起“培育偶像”风潮的游戏,不得不提 2005 年由 BANDAI NAMCO
Games 所推出的《偶像大师》系列。在这个系列中,玩家要扮演的身份是培育偶像的“制
作人”,偶像们从遥不可及的存在变成了自己可以具体干涉的对象。
  《偶像大师》最初也是大型机台企划,后来转战家用主机,在 Xbox 360、PS3、PSP
、NDS 等平台都出过系列作。出在家用主机上的系列作本传是以“765 制作”旗下偶像为
中心来发展剧情,以偶像养成、歌曲 PV 编辑为重心,同时也是“DLC 商法”的先驱之一
,各种额外贩卖的服装、饰品带来了惊人的营收(光是第 1 款 Xbox 360 版《偶像大师
》的 DLC 销售额就突破 3 亿日圆)。
 在可浏览网页的功能型手机逐渐普及后,以 GREE、Mobage 等平台为中介的手机网页游
戏在日本崛起。2011 年,由万代南梦宫、Cygames 共同开发营运的基本免费卡牌游戏《
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问世了。本作是标准的“卡牌收集型社群游戏”,收录多达 100
名以上的原创角色。虽然游戏流程仅是收集卡牌、培育卡牌、卡牌战斗,相较之下游戏性
较为单调,但是“角色本身的魅力”却成为主要的卖点。
  诚如上文所说,由于原创角色高达 100 多名,因此本作采用了类似“偶像海选”的
机制,玩家的人气投票会决定角色是否能拥有声优、能否晋升一线角色,更接近真实偶像
界的生态。粉丝们心中都会抱有“想支持还没没无名的偶像”“想成为偶像的力量”的心
态,这样的心情化为支援行动,直接反应在课金金额上。
 如果各位还有印象,《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也是引发知名的“成套转蛋兑奖(コン
プリートガチャ)”风波的导火线之一。所谓的“成套转蛋兑奖”,简单形容就是“完整
收集一系列特定道具来兑换一般无法获得之稀有道具”的商法。虽然本作不是第一款也不
是唯一采用这种机制的游戏,但是因为人气太高,难免树大招风,被消费者集体抗议。最
后此一商法因为可能违反日本“景品表示法”,所有游戏公司皆废除了类似机制。
 不过,虽然身为带风向的先驱,《偶像大师》的手机游戏最一开始却不是开发为原生
APP,而是使用手机内建浏览器来开启的手机网页游戏。
  2013 年 4 月,由 Bushiroad 旗下 Bushimo 与 KLab 联合开发的原生手机音乐游戏
《LoveLive! 学园偶像祭》问世,将“音乐游戏”与“偶像养成”结合,除了原本的粉丝
,也吸引到一票音乐游戏爱好者。
  《LoveLive! 学园偶像祭》的原作《LoveLive! 校园偶像计画》是以 9 个人所组成
的校园偶像团体“μ’s”为中心,本身为 2010 年起步的“读者参加型”杂志企划,随
后向全媒体展开,不只是推出动画、影音光盘、小说等等商品,平时也会由声优团队带来
广播、生放送以及演唱会等活动,逐渐累积了爆发性的人气。
  虽然《LoveLive! 学园偶像祭》这款手机游戏只是众多衍生企划中的一环,但作为音
乐游戏却也一点都不马虎。在配合角色演唱单曲的节奏游戏之外,还有丰富的主线剧情、
支线剧情,以及各种特殊角色卡片。
《LoveLive!》与游戏相关的还不仅止于自己的衍生音乐游戏,事实上早在 2013 年,“
μ’s”就曾为 PS3 游戏《神明与命运革命的悖论》献声配音。没错,不是以声优个人的
名义,而是以虚拟偶像的名义配音。
  与《偶像大师》的发展轨迹相反,《LoveLive! 学园偶像祭》现在也要推上大型电玩
机台,另外以新团体“Aqours”为主角的原作第二波企划《LoveLive! SunShine!!》亦将
在夏季播出。
 另一部造成话题的《SHOW BY ROCK!!》则是三丽鸥在 2012 年发表的虚拟偶像企划,登
场角色有甜美可爱的女子团体也有视觉系男子乐团,还分成二头身的兽型与的等身大的人
型,2013 年 7 月推出 iOS 版的衍生节奏游戏由于玩法单纯,也是男女老少通杀。
在这波手机偶像游戏风潮被带起后,有许多以手机为主要发展平台的企划纷纷出笼,像是
Donuts 于 2014 年推出的《Tokyo 7th Sisters》、TAITO 于 2014 年推出的《偶像战
记》、MAGES. 在 2014 年就说要出但还没出的《偶像事变》、Chronus Inc. 预计近期上
架的《8 beat Story♪》等等。
《Tokyo 7th Sisters》也是一款卡片收集型节奏游戏,为偶像制作企划“Project 7th”
的其中一环。官方声称开发耗时 1 年以上,总制作费达 1 亿 5 千万日圆。本作发展稳
定,一路营运至今加入了许多新要素,8 月还将举行 2 周年纪念公演。
《偶像战记》还是一款卡片收集型节奏游戏,是采用 3D 模组的先驱,并号称可让偶像学
习舞步、内建影片上传分享功能,可惜已宣布将于 5 月底停止营运,看来偶像之路也并
非总是一帆风顺。
  《偶像事变》题材非常特殊,是要让玩家拥护自己支持的偶像当上日本政“总理大臣
”。只是游戏的上市日一直延期,广播剧倒是一直出,话说游戏到底还有没有要出都不太
确定了…
 直至 2015 年,《偶像大师》针对智慧行动装置打造的音乐节奏游戏《偶像大师灰姑娘
女孩 星光舞台》才姗姗来迟,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作可说是目前行动平台上
3D 演出表现最优异的偶像游戏之一,且拥有 100 多名在《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时期
就累积众多粉丝的偶像阵容,搭配源源不绝的期间限定活动、活动限定卡片,不少玩家砸
大钱就为了获得心爱角色的 SSR 卡,因此到现在仍然名列日本手机游戏营收排行榜的前
几名。
培育帅哥又是另一番滋味?女性向偶像游戏介绍
  就像真实的偶像界也有杰尼斯一样,以男性偶像为主体的“偶像游戏”也不在少数。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游戏公司都是先推出以男性客群为主的作品当作试验,随后才会转攻
女性市场(想想《纯爱手札》系列吧),但是这往往也代表女性向作品在整体商业规划上
更为成熟。而且,不同于男性向偶像游戏的玩家几乎集中在《偶像大师》《LoveLive!》
两款作品,女性向偶像游戏比较有“各霸一方”的态势。
  家用主机上的女性向偶像游戏代表,莫过于《歌之☆王子殿下♪》系列。该系列虽然
身为代表,却也没有即时跨入手机市场,唯一推出的 APP《歌之☆王子殿下♪的秘密乐园
》比较像是可以换取桌布的小游戏合集,并且已经在 2016 年 3 月正式停止营运。话虽
如此,曾开发《LoveLive! 学园偶像祭》的 KLab 近期宣布会推出《歌之☆王子殿下♪》
的改编游戏,后势值得期待。
KONAMI 于 2013 年推出,现交由光荣特库摩营运的手机游戏《纯爱餐厅☆☆☆》披着餐
厅经营游戏的皮(好吧骨子里还是餐厅游戏没错),实则游戏内的 6 名男主角都是偶像
,时不时就会举办偶像应援活动、对抗赛等等,还出了不少单曲 CD。
 另一方面,《偶像大师》系列也没有轻忽女性族群,在 2014 年推出了手机网页卡牌收
集游戏《偶像大师 SideM》。本作的主题是“怀抱着理由成为偶像”,强调偶像们转职前
的职业特色。曾经被老玩家抵制的 Jupiter 在此也变成人气角色,真是此一时彼一时的
发展。
 而在后起之秀的部份,乐元素(Happy Elements)所开发的《偶像梦幻祭》也不遑多让
。本作于 2015 年上市,玩家要扮演这所高校唯一的女生,在众多男同学中选出角色打造
最强偶像团体。其实同公司在 2012 年就曾推出培育女性偶像的《Ensemble Girls》,但
是被埋没在茫茫美少女游戏海中,反而是女性向的《偶像梦幻祭》异军突起。值得一提的
是,本作已确定会推出中文版,只是迟迟未宣布上架日期。
 上述提到的作品都只是单纯的养成游戏,至于融入了节奏音乐游戏的作品,则是以
Liber Entertainment 在 2015 年 6 月推出的《爱★Chu》打头阵;不过由于发行商与
制作阵容相对没那么豪华,因此知名度稍低。
 另一方面,BANDAI NAMCO Online 在 2015 年 8 月推出的全语音剧情节奏手机游戏《
IDOLiSH7》则是一个来势汹汹的跨媒体企划,由知名漫画家“种村有菜”担任人物原案设
定,以智慧型手机游戏为起点,陆续展开大规模的跨媒体企划,包括漫画、CD、动画影像
等。
 同年 9 月,由 SEGA GAMES 与 Lantis 共同开发的智慧型手机恋爱节奏游戏《梦色
Cast》则是让玩家以编剧的身分加入歌舞剧团“梦色 COMPANY”,与 7 名演员一起为剧
团拉抬声势。虽然狭义来说是剧团,不过广义来说也算是“偶像”的一种吧。
 另外还有一款 Bandai 卡片事业部即将发行的手机游戏《梦幻庆典》,是收集实体卡片
帮男性偶像换装的 2.5 次元音乐游戏。玩家可扫描官方应援道具“梦幻庆典卡片”上的
QR 码,为游戏内的偶像更换演唱会的出场服装。另外,负责配音的声优也会以现实男性
偶像团体“DearDream”之姿出道,这也是之所以名为“2.5 次元”的由来。
 2016 年还有一款预计夏季开始营运的手机游戏《来组乐团吧!(バンドやろうぜ!)
》,虽然详细玩法目前尚未公开,但官方网站已经公布人物设定。本作看起来会有多组偶
像团体登场,尽管有女性角色的存在,然而男性角色的比例似乎较重,更多详情需等待官
方揭晓。
真人偶像也不落人后!虚拟分身华丽登台
  虽然在本文开头说过,真人偶像改编游戏的例子不多,但是随着这波虚拟偶像风吹起
,真人偶像们也纷纷登上手机平台,推出自己的专属游戏。有趣的是,尽管是真人偶像,
在游戏化的时候也倾向以二次元形象登场。
本土作品出头天?台湾国产明日之星指日可待
  最后,虽然以上介绍的都是日本游戏,不过其实台湾也有本土“偶像游戏”的存在。
像是大宇资讯旗下《明星志愿》系列,1995 年就已经推出第一代,领先《偶像大师》整
整十年。单机游戏正传系列在 2007 年的《明星志愿 3 甜蜜乐章》发售后曾沈寂一段时
间,不过大宇近期不但推出手机游戏《明星志愿 星之守护》,更透露系列最新作《明星
志愿 4》正在开发中,是否能掀起本土偶像游戏风潮,值得拭目以待。
  另外还有一款不得不提的就是雷亚游戏的《VOEZ》,虽然主角们组成的是小清新乐团
而不是偶像团体,但贝斯手佐佐木优子设定上是学生偶像,在此稍微介绍应该也不为过?
尽管并非打扮得华丽漂亮的偶像游戏,然而在音乐游戏内加入青春群像剧以及开设实体咖
啡厅等,在行销操作上跟偶像游戏也相去无几。本作目前已确定 5 月 26 日抢先推出
iOS 版。
偶像游戏商机无限!下一步是从虚拟回归现实?
  一般人再怎么喜爱偶像,最多就是成为忠实的后援会成员,但是“虚拟偶像”的出现
则打破了这种隔阂。虚拟偶像不受时空限制、不会专属于谁,支持者们可以随时随地跟偶
像接触,甚至成为创作者之一。
  与真人相比,虚拟偶像的“角色塑造”也容易许多。“偶像”其实就是一种贩卖形象
的事业,虚拟偶像可以采用各种天马行空的设定,而且不会长大(或是可以瞬间长大)、
不会耍大牌、不会偷偷谈恋爱、不用担心通告撞场、不会喊累,令人不禁想大喊:“虚拟
偶像万岁!”
  而在动漫画、软件等虚拟偶像的多种形式之中,“游戏”的互动性又可说是最高的。
但是在偶像游戏层出不穷的现在,要如何让玩家买单则成了最大的课题。有的企划重视人
物设定、有的重视声优、有的重视玩法、有的则在剧情和演出上下功夫。无论如何,在这
个偶像战国时代,费尽心思的是厂商,直接受惠的是玩家,只管选择自己感觉“有爱”的
作品就对了!
  有趣的是,现在似乎又兴起一波“虚拟偶像”真人化的风潮;近期有许多知名的游戏
IP 与影剧业界合作,把这些“二次元”的偶像带到真实世界。既有的粉丝会不会买单
,能不能够为游戏吸引到更多的支持者,都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gnn.gamer.com.tw/7/132097.html
5.备注:
什么时候光之美少女系列也会出队员全是偶像团体成员的组?
作者: ash9911911 (勇者あああああ)   2016-05-21 11:37:00
都是软件
作者: syldsk (Iluvia)   2016-05-21 11:37:00
作者: voes (wow)   2016-05-21 11:37:00
作者: jimmmy (心不透彻)   2016-05-21 11:37:00
初音只是软件
作者: linhsiuwei (清心寡欲的天煞孤星)   2016-05-21 11:39:00
它版事务
作者: hms5232 (未)   2016-05-21 11:40:00
专业介绍
作者: diding (酸碱中和)   2016-05-21 11:41:00
谁一拜 卡嘎压哭
作者: maple0603 (有时间)   2016-05-21 11:42:00
世界のももクロナンバーワン!
作者: gca00631 (囧)   2016-05-21 11:43:00
如月千早是我的偶像光美不是没有,像5的丽跟DOKI的真琴,但偶像这身份的剧情份量会随剧情进展而被淡化,所以这身份只能当点缀
作者: ggBird (ggBird)   2016-05-21 11:5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