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中国时报
2.完整新闻标题:
趁“105大限”集中资源 台大校长:大学存亡交给市场
3.完整新闻内文:
今年对国内许多大学是“105大限”,恐招不到学生。台大校长杨泮池说,学生人数减少将使每位学生拥有更多教育经费,教育部应趁此时集中资源,提升学生竞争力,学校存亡问题则交给市场机制。他还建议政府让大学老师可以开公司,将研发成果产业化。
台生高教资源仅陆1/4
杨泮池接受最新一期《评鉴双月刊》专访表示,把学生人数减少当成高教生死攸关的“大限”,是从学校角度看问题,“倒果为因”,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好学生,而不是为了办学校。国内现有158所大学,太多了,应该由市场机制去淘汰。
他表示,比起香港、澳门、中国大陆、新加坡,台湾的大学生可以分得的高教资源明显偏低,北大与北京清大每位学生享受到的资源是台大的4、5倍以上。但其实台湾投入的整体高教资源不算少,却被太多学校给分散了。
产学合作扩大开源
杨泮池指出,台湾的大学学杂费与其他国家相较是偏低的,公立大学学杂费收入大多只占学校总经费的10%至15%,私立大学的占比则较高,但以目前经济情势来看,国内大学要大幅调涨学杂费并不容易,且社会对于学杂费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杨泮池说,除了政府经费挹注以及学杂费收入外,大学还有许多开源的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管道就是与产业连结,将外界资源导入校园。大学应与民间企业适度合作,引进企业资源,培育出可以协助企业发展的人才。
松绑让老师开公司
杨泮池指出,台大一直建议教育部开放大学设立衍生企业让研发成果产业化,尽管有部分项目教育部已经在动了,但包括让老师开公司、借调至业界、大学成立衍生公司等,整个制度面都应该更松绑,否则大学的研发成果只能留在校园。不给老师诱因,老师不会走出去。
未来大学倒闭会造成大量教职员失业,该怎么处理?杨泮池表示,辅导学校及教师转型,与企业合作甚至投入企业,都是可行的方法。另外,博士生不要只想找大学教职,也应往业界发展。
(中国时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02000193-260114
“大学存亡交给市场”这种供需自然平衡的经济学ABC,不需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加以扭曲保护,就如同教授若要开公司当官员就要接受市场供需自然平衡的挑战一样,同样也不需要用行政手段加以扭曲保护。在这高失业率的时代,除非是社会弱势族群,否则保障就业是极度的不正义议题。新进教授、流浪教师的升等、就业权益,国家的进步以及更广义的劳工就业衡平权 (job equality),都在这样的机制设计之下被高度地践踏。
国家用行政手段保护大学的存在,跟国家用行政手段保护教授们的多重就业权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