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大学者陈寅恪为何封刀巨作是写个妓女?

楼主: saisai9230 (小為)   2016-04-07 11:13:14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研究陈寅恪的大哉问?我也不清楚答案,也太可能知道正确答案,
就如同我们不太知道陈寅恪到底要不要来台湾,
这件事情余英时和汪荣祖老师有论战过,可以找okplaymayday所推荐的相关书目来看。
接着回答原原po您的问题,okplaymayday已经有提到的部分,我就不再多提,
首先,把您的问题重新剖析,您说:
: : 虽然查了资料之后发现柳如是颇有文采
: : 但一代大师是不是该研究更正经的东西呢?
: : 陈寅恪先生当时到底怎么想的?
当您说出是不是该研究更正经的的东西时?
您就又回到严耕望他们以政治史外交史为主的兰克式历史研究思维
历史学家应该要研究政治史、外交史那种涉及整体社会的历史,
并且要文以载道,对现今社会有所意义。
所以才会有当陈寅恪写出柳如是别传,大家觉得用功甚巨,意义却小的状况。
这种批评对于陈寅恪却是不公的,文学史和个人传记的价值并没有小于政治史和外交史。
再者,如果您有看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他有评选出现代四大历史学家,
陈寅恪、吕思勉、钱穆、陈垣,如果您有研究他们四个人就可以知道:
陈寅恪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书,仍然用传统的史学方法研究历史。
吕思勉在中学和大学教书,做的都是断代史和通史的整理,致力于历史教育的部分。
钱穆则是跑到台湾,继续他的历史研究。
陈垣则是跑去与中共结合,用共产党的史学方法研究历史。
这四个人的不同做法,也是当代学人的缩影:去台湾、留在大陆但是跟政治不扯上关系、
留在大陆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跟中国共产党有意无意的对抗、与中共结合。
由于陈寅恪他并不愿意跟中共结合,也不愿意跑去台湾跟中国国民党站再一起,
更想要在中共统治下进行传统历史研究的时候,就出了很多状况,
所以他才会写出柳如是别传,以下是我的意见:
第一、研究先后顺序的问题
   其实文史哲的研究者他一定有多方面的兴趣,但是他可能在选择上会排列先后。
   但是什么促发了他花十年时间写柳如是别传,
   我们可以先看到他写柳如是别传的前一部作品是《论再生缘》,
   这个过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考okplaymayday所推荐的书籍,在此不再多详述。
 
   《论再生缘》造成郭沫若、陈寅恪等人的海内外互相讨论,
   而后想出版他们的《再生缘》校订本,但是《再生缘》涉及乾隆征东一事,
   让周恩来等政府高官下令不得出版。这件事情一定影响陈寅恪,
   让他觉得他想自由的写他想写的东西,但是不能再研究涉及政治史、外交史,
   以避免有心人士拿来做文章。
   陈寅恪不可能拿着他弟子、朋友和亲人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所以书写文学史和个人传记就是他最好也是最优先的的选择,
   而后吴晗的海瑞罢官这部历史剧,却被人拿来做文章,吴晗也因此被斗倒斗死。
   不得不说陈寅恪他有他先见之所在,虽然他还是在文革中过世了,
   不过还算是生病过世,而非被斗死。
第二、明为书写他人传记,暗为自己人生辩护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6/02/content_3034862.htm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9216892_5120949843.html
   如果您有看懂上述两则资料〈王国维纪念碑文〉〈对科学院的答复〉,
   就知道陈寅恪有传统士大夫独立自主的傲气。
   而且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缘起有一诗:
   “平生所学惟余骨。晚岁为诗欠砍头。幸得梅花同一笑,岭南已是八年留。”
   这是写他自己的诗,大家对此有很多解释,甚至共产党御用文人甚至改此诗,
   造成相关研究者的困扰。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
   但是他写在《柳如是别传》里面,您想一想柳如是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
   什么事情在那个时代需要被砍头?如果没意外,
   应当是“反清复明”以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而柳如是最后是自缢而非被砍头,强调的是柳如是的气节。
   因此他在柳如是别传强调柳如的气节问题时,并且说自己“欠砍头”的时候,
   同样他也在跟中共强调他的气节,
  
   所以柳如是别传不仅仅在写柳如是一人之事,
   也是陈寅恪在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气节辩护,
   对抗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教条。
第三、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最用功的作品,但是绝对不是他想要当成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您说柳如是别传是他的封刀之作,这句话是想表达陈寅恪除了柳如是以外,
 
   其他都没有兴趣研究,专心研究柳如是,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他一定有别的研究,但是可能经过文革之后,他所拥有的资料大量散逸,
   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了他还有研究那些东西,
   而且柳如是别传是因为这是他临死前的作品,
   不代表而且也不可能他之后不想写其他的作品,
   只因为他不知道他自己写完柳如是别传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而他当时也年老生病,而后病重离世了,
   所以柳如是别传才会变成他最后一部作品,因此才有会成为您所谓的封刀之作。
总上所述,严耕望他们并没有从陈寅恪的时代环境来去思考此事,
而忽略了陈寅恪所遭遇到的时代困境,所以他们的批评是可以再商榷的。
而且陈寅恪的研究先后顺序并且想为自己人生与气节辩护,所以写了《柳如是别传》,
但是他不知道他完成《柳如是别传》这部作品,而后一年就爆发文化大革命,
他就在文化大革命中撑不住而辞世,我们可以说陈寅恪他是时代悲剧的缩影。
这是我的看法和意见,请版友们参考。
※ 引述《okplaymayday (星期天的历史学家)》之铭言:
: 标题: Re: [问卦] 大学者陈寅恪为何封刀巨作是写个妓女?
: 时间: Thu Apr 7 01:16:40 2016
:
: ※ 引述《takuminauki (支持双贸)》之铭言:
: : 陈寅恪
: : 第一届院士
: : 知名历史学家
: : 封刀作品柳如是别传
: : 高达80万字
: : 而柳如是是明代知名妓女
: : 怎么会这样呢
: : 虽然查了资料之后发现柳如是颇有文采
: : 但一代大师是不是该研究更正经的东西呢?
: : 陈寅恪先生当时到底怎么想的?
:
: 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不容易,牵涉到陈寅恪个人的学思历程,还有当时的时代环境,
: 我看你大概也只是随便问问,而且我等下要看综艺大热门重播,所以就简单答复吧。
:
: 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机缘是他在整理东西,找到一颗红豆,他就想哪来的红豆啊
: ?熊熊想起来,原来是二十年前经过常熟的时候,在抗清名士钱谦益的故居门口买的,看
: 著这颗红豆,不竟有点感慨,那就来写一本书表彰钱谦益和他女朋友柳如是的气节吧!
:
: 这本书虽然是以名妓柳如是为核心,但他关注的不只是男女情爱,而是民族精神,书
: 的重点放在钱柳的“复明运动”。柳如是是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妓女,却有以国家兴亡为己
: 任的胸怀,比他男朋友钱谦益还有气节(他男朋友曾经绑辫子去当官,就是被柳如是劝回
: 乡参加反清复明的),陈寅恪觉得这是非常令人动容的事情。
:
: 在写这本书时,陈寅恪的眼睛已经近乎失明了,只能倚靠助手和他的超强记忆力来写
: ,而且当时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气氛也很诡谲,要求学者做学问都要用“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读书人都没有思想自由是很苦闷的,所以写这本书也带有一种寄
: 托与宣泄。
:
: 当然全书也涉及了非常多的考据问题,我看了三遍还是不能够完全看懂。不能怪我,
: 因为陈寅恪用了很多诗词来证史,文学基础不够,很难体会他所要阐述的意思。那就不多
: 说了,您可参考底下三本书(依照难易度排列),便可以稍微理解陈寅恪的治学处世。
:
: 延伸阅读:
:
: 1.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台北:远流出版社,2009。
他写东西很奇怪,后面的参考书目,不写上页数,这是怎么一回事?
:
: 2.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2013。
:
: 3.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
:
:
:
作者: kd1523 (雨)   2016-04-07 11:25:00
推认真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