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老李书单好惹
读书就是不要把书的距离都想得那么远啦
有看才会比较习惯
才会慢慢知道自己想看什么? 能看什么?
刚开始比较困难又如何?
要学习解决困难啊
都高中了
再怎么样都比读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好
[ETtoday 2015.8.5] 岩波文库700多本 看李登辉高中时期读了哪些书?
...
李登辉表示,他从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后,接着到京都帝国大学读书,父亲因担任警察经常
调动,所以他经历了四次转学,很难交到朋友,变成了喜欢自己看书、涂鸦,非常内向、
自我意识很强的小孩。李登辉强调,他很感谢日本的教育与学校制度,让他在少年时期就
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先贤哲人写的书,以及他们讲过的话,只是上了中学之后,“
我是谁”、“什么是人”、“人该怎么活”之类的疑问,日渐困扰着他。
回忆在台北高等学校的生活,李登辉在书中也指出,在自由的校风之下,他乐于和同学讨
论,努力用功读书。在旧制高校的课程中,英文书不用提了,就连法文书和德文书,也都
是要求读原著。哥德的《浮士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全都是读原著。
至于文法课什么的,根本没开,感觉是要你自己下功夫念好。
“读书需要时间。我在笔记本上逐一记录读了什么领域的书,花了多少时间等等。有哲学
、历史、伦理学、生物学、科学。真的是这样,各种有的没的领域都读过了。直到高中毕
业,光是岩波文库的书我就拥有七百多本。”
谈到影响人生观的书,李登辉表示,真要选一本的话,他会挑十九世纪英国思想家汤玛斯
.卡莱尔的《衣裳哲学》,接触到这本书的原因是在就读台北高校的课堂上被要求读英文
原著,但对于当时苦苦追寻“自我”、“关于死亡”真谛的他来说,似乎对其中大致的意
思能够心领神会。
为了一股更深入了解的冲动,李登辉说,他走遍台北市区的书店和图书馆,大量涉猎国内
外相关书籍。不过,最终还是没找到能说服他的理论,直到有一天,偶然在台北市最大的
公立图书馆──总督府图书馆里,发现一本《讲义录》。他在反复阅读著已经泛黄、变色
的《讲义录》,终于理解从少年时期一直思索,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人为何会死”、“生
是什么”之类的“memento mori”(记住人将会死亡,拉丁语)—也就是对于生死观的疑
问,至此终于尽数得到化解。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805/545148.htm#ixzz432AJmg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