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针对“三年前能考上一中,却只有考48级分”这件事做回应
接着再重新检讨入学制度的部分
事实上,并不是唸卓兰让詹同学成绩变差,只考到均标,而是当年能考上一中的方式
并非乡民所熟悉的基测,而是类似繁星精神的“免试─学校荐送”模式
简章在这 http://tinyurl.com/hkp6b5p
这是榜单 http://tinyurl.com/jg7h279
(102年入学,刚好今年毕业)
国中荐送模式:各高中高职仅作报名资格及报名资料检查,符合资格者即录取。
中投区的免试简章 p35 http://tinyurl.com/zt9ljkp
(至于各校荐送的依据,"通常"是乡民最讨厌的“在校成绩”,因为家长最不会讲话)
简而言之,詹应该是该校国中部校排前几%,所以说以当年的制度可以上一中
但是跟各位乡民心目中的“一中”程度还是有很大的落差
所以别怪说为什么去唸了社区高中成绩却只有这样
这分数应该就是反映该生原来的程度
比较需要关心的是,那些靠着校排进了一中的偏乡学生,后续是否跟不上?
是否因此产生情绪困扰甚至休学重考?
这些人在国中时代多是背负著学校老师甚至乡亲父老的期望,傻傻填了一中
以为往后的人生就一路顺遂,结果去唸了才发现往往不是这样一回事......
然后这个制度在103年也随着基测消失而说再见
我觉得台湾升学制度的思维很有趣,设计繁星、学校荐送等制度
这些制度当初设计的时候,用意是要平衡城乡差距
但是城乡差距真的是能够用“升学制度”就弥补的吗?
我成长在不乡不市的地方(彰化市快官),国小的时候到市区补习,就有明显的城乡差距
后来大学唸书和毕业后教书都在台北,教育替代役在南投,感受到的城乡差距更明显
这不只是资源(师资、设备、补习机构)的问题,更是风气的差距
(行政制度、师长观念、同侪风气、校园氛围),没在现场待过一年半载不会了解的
要改善城乡差距,适度升学加分优待是必要的,
但这种“广招各校第一名”的方式实在太粗糙,没有顾虑到学生心理的面子和适应问题。
比较好的方式,大概就像现在免试入学一样,把“扶助弱势”当作量化指标
http://tinyurl.com/knwt8q2 p11
给予偏远或经济弱势者依条件加分,再和会考等指标分数加总排序
(可惜基北区还是太计较“公平”,没有将这一项列入超额比序)
BTW卓兰实验中学并非偏远学校,能进下面这张名单的才是
http://tinyurl.com/gu5hs67
这里面有90%是真的偏远,有10%则是“曾经”偏远,是那些大家自己判断
至于升大学,繁星制度用意是真的好
但现在申请入学里面已经有“政星组”、“希望入学”等配套
不如以往的“学校推荐”,先选好学系
然后各高中推至同一间大学的“学群”(如台大二类组)至多1名
超过的再用去在校成绩 & 学测成绩去筛,这样也不用考二阶段,免去面试的争议
不会像是繁星,变成“选校不选系”的转系跳板
社区高中比起繁星机会降低,但比起当年的“学校推荐”或“个人申请”还是更有机会
最后,改革升学制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偏乡的校园气氛、家庭教育和经济弱势,或许不是可以马上解决的
行政制度(要求授课、出缺席照着制度走、汰换不适任教师、行政文书减量)还有师资(建
立公校教师轮调制度)、经费(六都吃钱,县市吃土)才是应该做而没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