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了几次这篇新闻
: 联合报/陈宛茜 报导
: 联合报/李承宇、王又立、蔡欣洁 制作
: 主图/报系资料照
对"新闻最后的这段文字"感到有些怪怪的
这似乎不是这几天才去"专访"来的内容
虽然我个人对
当对立不再 白色恐怖史料才宜公开
社会氛围弥漫仇恨,贸然公开恐撕裂台湾
这样的说法并不表赞同
但是
如果
"这篇新闻并不是胡姓商人爆料引发争议后,才去专访许所长而来的"
如果
"这篇新闻[只是记者]拿着[过去发生过的新闻资料](史料)做[整理](剪贴)"
那样 许所长担心的应该不是社会对立 也不是撕裂台湾
而是 有不肖人士 会利用初公开时 资料还不够完整时
做出奇怪的论述 来影响当下的社会氛围
虽然奇怪的论述,最后在完整的考据下,最后还是会被舍弃...
但是 影响却已造成 目的也已达成
由这点来看 贸然公开的确有所不妥。
所以
如果以下的新闻是"事件发生后才去专访来的"
那我对许所长用的不公开理由感到十分的失望......
但是
如果以下的新闻是"只是记者整理出来的"
那本文的批评就只是建立在一个不正确的文章上
不值得一看
[把最后的想法放在前面是希望看本文的人 可以先看到比较重要的事情]
[不删掉原文是认为 如果我真的被误导了 那就留下历史给大家笑]
※ 引述《wenge321 (wen)》之铭言:
: 许雪姬:当对立不再 白色恐怖史料才宜公开
: http://a.udn.com/focus/2016/03/12/18738/index.html
: 社会氛围弥漫仇恨,贸然公开恐撕裂台湾。
:
: 应设专门研究史料的独立小组,让学者专职解读档案。
身为中研院台史所的研究员
怎没看见他获得史料后,积极推动成立"专门研究史料的独立小组"
这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吗????
不只没有积极推动,甚至是到了卖方说出来后。
台湾的社会大众才知道他拥有史料.......
也许他不是刻意隐藏这件事(他拥有史料),但很明显的也没想公开这件事过
:
: 宪兵强搜民宅事件,引爆全国对开放白色恐怖史料档案“转型正义”的讨论。研究二二八数
: 十年的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员许雪姬认为,台湾现阶段仍弥漫对立、仇恨的社会氛围,贸然开
: 放史料并不适宜。
: 她建议,政府应成立专门研究二二八与白色恐怖史料的独立小组,让学者专职专注地解读这
: 些“机密”档案。只有当民众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条件与人的处境,公开史料才不会再度
: 撕裂台湾,过去的伤口也才能愈合。
[以下是购买过程及史料确定真伪的理由,与不宜贸然公开的论点无关。]
:
: 向“再生.com ”买史料 卷入风波
:
: 许雪姬因为曾向网拍公司“再生.com ”胡姓负责人购买史料,卷入这场风波。她还原当时
: 状况,2008年的2月27日,她得知这位胡姓负责人正在兜售228史料,并在网上公布部分内容
: 。她亲自看了这批两千多页的史料后,发现其中的“顶”字签名,是当时保密局台湾站站长
: 张顶立的签字,确定其为真品。
:
: 对方开价千万 杀到300万
:
: 当时胡姓负责人开价1000万,“我担心这批史料被大陆或日本买走,告诉他给我半个月,我
: 去筹钱。”许雪姬找来助理帮她“杀”到300 万,而台史所刚好有笔购买古籍的经费,她获
: 院方支持买下这批史料。
: 许雪姬表示,中研院从未编列专门预算买二二八或白色恐怖史料。而她从胡姓商人手中购得
: 的这笔史料,3/5是二二八史料,2/5是白色恐怖史料。
:
: 情治人员 带机密史料回家
:
: 买下史料前,许雪姬曾透过胡姓负责人与回收业者,了解史料为何流落民间。原来这批史料
: 是曾任职台北市调查局(保密局台湾站)的一名情治人员所拥有,过世后家人将包括这批史
: 料在内的遗物,整批卖给回收业者,业者再转卖给“识货”的胡姓负责人。
: 许雪姬研判,这位情治人员应是离职时将保管的档案带回家,家人也不明白这批史料的重要
: 性。此事暴露相关单位缺乏戒心,“没有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管理”;与其追究买卖档案的
: 民众,更应追究档案保管单位的轻忽。
[无关的部分结束]
: 这批史料包括基层情治人员呈给上级的工作报告、跟监渗透纪录、以及“匪谍”清册。史料
: 中有告密者、加害人的名字、或是情治人员对跟受害者的的不实描述。
: 许雪姬认为,这些史料若要全面开放,必须经过学者解读、判定真实性,并还原当时的社会
: 背景、情治单位的工作方式。否则让不了解历史的民众读到,会引起不当猜测,造成受害者
: 家属的二度伤害。如在档案中被形容为“鱼肉良民”的蔡丁赞,其实是深受乡里好评的医师
: 。
难道那些莫名其妙就被枪毙的受害者
以前的政府就是公布为"受害者"吗????
有哪个政府在枪毙人时,还会对当时的社会宣称该人是好人,只是政府看他不爽??
贞德被判死刑时,还不是被妖魔化......
用当时政府的档案有可能"抹黑受害者"所以不宜公开....
都知道是228时期 是白色恐怖时期的档案了
还会完全相信政府说那些"被枪毙的人"有多坏的就有多坏的人
除了王X中 郭X英 黄X 那类人以外 大概也没有了吧
而那些少数人 就算不公开史料
也没跟现在台湾的主流价值"相处融洽"
何必担心公开史料后 会造成"撕裂社会"
反正那些少数人早就在撕裂社会中了......
而且担心公开史料会二次伤害被害者
还不如"担心有部分告密者、加害人是被当时政府陷害才成为告密者、加害人"
公开会造成被后人误解
这理由还比较好一点
用公开档案会造成"被害者"被后人误解......当理由,实在是........无言以对
根本是把全台湾大部分人都当白痴看待的心态,实不可取。
:
: 台美社会氛围不同 我容忍度不足
看下文 这个"我"字 应该是我国(台湾)的简写
我想问 哪份社会学的研究报告有提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的"容忍度"
该如何测量,如何量化
以及 究竟是哪几份研究报告
可以让许所长得以声称"我国社会容忍度不足"
当这篇新闻出来,这已经不是朋友间闲聊,不需要太专业的论述的等级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参考文献,或是研究报告来支持
就冒然的指称我国社会容忍度不足,这不是身为高知识分子所应有的行为。
:
: 美国规定,期满20年的机密文件必须进行解密检查,尽可能地向公众开放;若期满20年仍不
: 能开放,期满30年便自动解密,必须开放。
: “台湾和美国社会氛围不一样,台湾对真相还无法全盘接受。”许雪姬认为,台湾社会现阶
: 段仍未摆脱对立、仇恨的泥沼,贸然开放未经学者解读的档案,只会撕裂尚未愈合的伤口。
: 她赞成开放史料、公布真相,“但必须在社会的容忍度之下,一步步慢慢公开,20年、几十
: 年都可以等。”
: 台史所购得这批史料后,便将史料收藏于台史所档案馆,隔年(2009)的二二八前夕举办史
: 料展公开这批史料,不少受害者家属与总统马英九都前往参观。
: 许雪姬指出,对这批史料有兴趣者,可向中研院申请阅览。然而之前向立委申诉无法看到史
: 料的受难者家属,从来未向中研院申请调阅档案。
:
: 速度太慢? “史料解读急不得”
:
: 遭政论节目质疑研究史料、出书“速度太慢”,许雪姬表示,史料解读“急不得”。尤其白
: 色恐怖时代横跨的时间、受害者人数、受刑的惨烈,都较二二八事件庞大而复杂。
: “台湾应成立独立中立、专门研究二二八、白色恐怖史料的研究小组,让研究人员专注、长
: 时间研究台湾的伤痛历史。”许雪姬指出,过去太多二二八、白恐研究计画专注于口述历史
: ,“现在应是结合口述历史和机密文件一起研究的时候”。
把这两句话
“现在应是结合口述历史和机密文件一起研究的时候”。
“但必须在社会的容忍度之下,一步步慢慢公开,20年、几十年都可以等。”
合并起来看,
应该可以得到结论是
"我研究完就会公开,慢慢等吧 20年 几十年都给我等"
:
: 联合报/陈宛茜 报导
: 联合报/李承宇、王又立、蔡欣洁 制作
: 主图/报系资料照
:
:
:
:
:
: 没有真相,没有和解
:
: 宽容为海,成就台湾
:
:
作者:
engineer1 (woshifeizhai)
2016-03-13 10:28:00就是一个嘴讲讲。要公布有心早就公布部分了
作者:
hoost 2016-03-13 10:28:00kmt=无耻垃圾 kmt不倒 台湾不会好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16-03-13 10:33:00阿!不就2009年开始组成"二二八新史料解读班" 每月某周五所内所外都有人参加呀,报告书内有说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16-03-13 10:35:002013年11月举行"新史料与二二八研究"学术研讨会当天有12篇论文发表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16-03-13 10:36:00您真的是台史所的研究员吗
作者:
reil (REIL)
2016-03-13 10:39:00蔡丁赞的例子完全不能支持他的主张
作者: upup429 2016-03-13 10:45:00
他是神吗?有没对立他说的算?书只有自己的观点合理吗?
作者: cityman0915 (cc) 2016-03-13 11:01:00
依照狗党逻辑,不坦承公布处理党产,一定是为了社会
作者:
isr70 (空は、つながってます)
2016-03-13 11:02:002009中研院就发表有新史料,也有成立解读班及办研讨会,不要自己不知道这些资讯就抹黑别人的付出
作者: cityman0915 (cc) 2016-03-13 11:02:00
和蟹,因为说剩下22亿,也使一堆人抗议,难为狗党人
作者: monkeyboy041 (阿泼) 2016-03-13 11:42:00
太好笑了...真是一个自己不知道就以为别人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