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ysstat (sys / stat)》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风传媒
: 2.完整新闻标题:
: 为何反应慢?姚立明:柯文哲每天早出晚归,无法体会塞车之苦
: 3.完整新闻内文:
: 北市交通大塞车 姚立明批柯文哲:根本不能体会塞车之苦。(资料照片,陈明仁摄)
: 近日台北各路段大塞车,引起民怨,甚至说“走路都比开车快”,台北市长柯文哲选举时
没意外的话,这件事会让柯文哲开始从神坛走下来了。
之前竞选时的口号:改变成真
当选台北市长这一年多来,有什么改变吗?
不公平不公义的事好像也没比较少,以及权益受损的市民,他也不太苦民所苦。
吹牛吹大了,人民的感受是真实的,渐渐的就会发现好像也就这个样子。
柯文哲想要搞都市更新,想要建设,这些会需要中央的协助,也就是他需要等520
的政党轮替。但是520前,台湾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尤其是把优秀的人
放置在好的位子。
台北市为何在轮替后好像没什么变化,不就是柯文哲没有班底,他相信公务体系的
人,所以原班原马的人又把同一套剧本用在施政上,同样的元素,人民的感受自然
是差不了多少。
最近这段时间民调已经在掉了,搭配上批评声极大的自行车道,交通是所有重大城
市都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么重要的课题,如果要少沟通而硬干,那就要有把握弄好
,不能引发民怨,很明显的,这次真的惹火人了。
没意外的话,柯文哲在事发至今才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这也反应着柯文哲的市府
团队的问题。在做这种重大交通决策前,幕僚群绝对会知道这会有巨大冲击,为何
内部没有充分沟通,为何柯文哲一副慌忙下才开始找问题解决问题。
原因无非就是柯文哲没有班底,到处借将以及持续重用既有的体系内的人,这些人
如果要挖洞给柯文哲跳,柯文哲有什么相对应之道吗?
双北以及台湾有其交通文化,台湾人就是仰赖机车,这是有长期的历史脉络下的产
物,如果希望双北人减少机车的使用量,需要由中央投注资源长期的提供更便利的
大众交通系统,借此让市民透过时间改变其交通习惯。
总之,改变成真这句话,目前看来是芭乐票了。
再来,柯文哲继续沿用着马郝时代的人,无论柯文哲在怎么整顿文官,同样的人做
出来的东西都大同小异,透过投其所好或者是拍拍马屁,把一样的东西换个方式包
装,台北市依旧是跟过往没什么两样,但是柯文哲自己可能觉得台北越来越好吧。
市政可以分成短中长期,很明显的柯文哲重视的都是长期问题,但是重视长期问题
不表示短期不需要改善。有些东西是短期性,跟长期并没有抵触,而短期的思维似
乎不太在柯文哲的考虑范围,这是一个不可取的态度。
处理问题:Sop、提高罚责、换人
目前看来,交通问题这几招都不会有用了。
http://www.storm.mg/article/81020
面对交通问题的头号棘手区─“内湖”,当许多人都批“没救了”,柯文哲却异于
常人地保持乐观,他说,“有救啦!怎么没有救,不是没有办法”,他举了个简单
的例子证明还有药医:“为什么市长骂了,文湖线的班距突然缩短?从85秒变80秒
,再骂下去后,又变72秒?”====>让我想起毛泽东,大跃进的时候各地丢的数据投
其所好。
最后,如果柯文哲继续用着一群习惯看他国经验而套用在台北市的幕僚,那类似的
事只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柯文哲需要找懂台北台湾现况文化的人,改革并不
是玩游戏轻率的砍掉重练,而是在既有的文化脉络下,逐步的改善让市民的生活过
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