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政大彭明辉脸书评历史课纲 (非清大那位)

楼主: contrav (魂斗罗V)   2016-02-01 10:18:36
FB卦点说明:
这篇非常长,所以容在下先简洁讲卦点。
卦点一是明明2014年二三月就有百余位学者教授前仆后继抗议了一年多,
9.2装没看见还是可以说大人把学生推到前线,请放过孩子吧。
这段一年多来的风雨只要不是平行世界9.2应该都略有所知。
卦点二是即使身为历史教授,也会对自己所学有所不足却理所当然这件事感到汗颜。
他深感从小读的历史教科书都写“左宗棠平回乱”,压根儿不曾想过,对伊斯兰而言
,“左宗棠率大军进驻天山南北麓,造成我族众大伤亡”,才是合理的叙述。
更别提其他时代到底有多少想当然尔的历史?
卦点三是现今国共的国族主义,甚至中国这个概念,
其实都只是在晚清的时候才开始,只是一家亲的国共臭味相投用同样方式教历史。
这种只从大中国主义出发的历史观点毒害了不知道多少人。
卦点四是“黄帝我们共同的祖先”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两句根本无法同时成立,
除非炎黄二帝有直系关系,或者炎黄二帝同性婚姻....
不过有人觉得最大的卦点应该是政大也有彭明辉教授,而且同时评论历史... (误)
政大研究历史的彭明辉教授维基百科是这样描述的 https://goo.gl/Cemi9U
FB连结:
https://www.facebook.com/pangmingfui/posts/826882854101876
FB内容:
重订课纲,吹响号角
  
  
一、 我是政大彭明辉,不是清大彭明辉
 
  新世纪以后,清大彭明辉教授从部落格开始的评论书写,颇引起媒体和阅听人的
关注,其文章论题广泛,时事,科技,教育,经济,人文,几近无所不包;文章中有
些论点我赞成,有些论点则有所扞格,有些不明就理者,误以为是我,我从未出面说
明,盖因本家哥哥的文章,赞成不赞成都怪怪的,亦就随它去,反正知道的知道,不
知道的也没关系。
  
  2016年1月24日,清大彭明辉教授在部落格发表〈失去真相的台湾史〉,引发网络
的一些讨论,我再次被点名,略云清大彭明辉不是政大彭明辉,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说
几句。
  
  现代中国从19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以来,民主和科学成为
救国救民的万灵丹,亦即现代中国和台湾所努力追求者。民主姑且不论,科学则形成
学术上极度倾斜的唯科学是尚,即郭颖颐所谓的唯科主义(科学主义,我名之曰大理工
主义)。部分理工学者常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乃至常
常越界而不自知。我的本家哥哥清大教授彭明辉是理工学者,行文难免有些大理工气
,〈失去真相的台湾史〉显然越界谈了他所不懂的知识领域,故尔引发争议。
  
  我无意在这篇短文讨论〈失去真相的台湾史〉,只是借此说明我是政大彭明辉,
不是清大彭明辉,我要讨论的是我的本行历史学和历史教科书。
  
  2016年1月27日,教育部长吴思华在看守内阁过渡期间,宣布教育部预计2月将公
布十二年国教领域课程纲要,吴思华表示,只有“社会领域”因各界歧异大,最快要
到五、六月公布。但全家盟和全校协等教育团体均呼吁暂缓公布,否则恐又引爆学运
,多位地方教育局长也认为课纲影响教学甚大,应该更充分沟通,别急着上路。2016
年1月28日学生反课纲团体在立法院群贤楼前举行记者会,提出两项诉求:一、撤回微
调课纲;二、暂缓十二年国教课纲。
  
  记得2015年7月高中历史课程微调课纲争议如火如荼时,即有人呛声,有本事你们
在下次选举时赢回来,就可以修改课纲啦!台湾俗谚有云,娆摆没有落魄的久,话还
热着哩,人家真的在选战中大赢,而且磨刀豁豁,吹响修改课纲的号角。
  
  
二、 微调课纲,引发争议
  
  
  2015年7月23日,教育部兵分四路,同一天在台湾师大附中、新竹高中、彰化高中
、台南一中召开高中历史课纲微调座谈会,学生们因不满教育部的回应频频跳针,深
夜时分,一群抗议学生冲入位于台北的教育部长办公室,共33人遭警方逮捕,其中包
括3名记者。
  
  这场闯入教育部事件,将自2014年1月17日以来的高中历史课纲微调事件,推向一
个新的高峰。此事件起源于2014年1月17日,教育部召开公听会,公布普通高级中学历
史科课程纲要部分修正表。教育部花两周时间完成课纲微调公听会、审议大会等程序
,并迳行公告实施。因公听会时间过于仓促,行政程序多有瑕疵,教育部又坚持不公
开检核小组成员名单和会议纪录,引发黑箱争议。台湾人权促进会及教育团体等向台
北地方法院具状告行政法院,一审于2015年2月12日宣判教育部败诉,判决书3月5日首
度公开。判决书指出黑箱作业会造成大众不安与猜忌,甚为不妥,要求教育部落实政
府资讯公开法,透明政府决策。但教育部仍一意孤行,历经蒋伟宁、吴思华两任部长
,仍坚持2015年8月1日上路,于是引发高中学生闯入教育部事件。
  
  程序不正义,委员不专业,是学者和高中生质疑微调课纲的关键,程序不正义系
指原本的检核小组,经主席朱云鹏的临时动议,改成微调小组。原本因检核而聘请的
委员,忽然华丽的转身成为微调委员,微调小组再大调课纲,引发其后种种问题。其
间包括会议记录的合法性,计票的争议,公听会举行的时间仓促,公告时间太短,教
育部长蒋伟宁却断然宣布微调课纲已然通过实施。这些行政程序都太犯规,实乃长久
以来课纲拟订历史中从所未见。
  
  部分学者与民众有疑虑的课纲,教育部何以一意孤行,坚持通过就必须执行,是
另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并不太久之前,2008年通过的〈98课纲〉,教育部长
杜正胜己经在该年1月正式发布,3月总统选举,5月新政府上路,8月教育部长郑瑞城
暂停历史与国文课纲。据媒体报导,原订于2009年8月上路的〈98课纲〉,教育部长郑
瑞城以内容有问题为由,搁置国文、历史二科课纲,并组成专案小组编修。与会的历
史科召集人周梁楷教授和林富士教授曾发言抗议,但不受采纳。故尔教育部以行政命
令发布的课纲,教育部可以停止实施,盖已有前例可循,并不存在不能停止的问题,
而是教育部长要不要停止。
  
  在委员不专业部分,14位微调委员中仅有两人是历史专业,要调整所有的高中历
史课纲,包括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纲微调“十人检核小组”的历史专业一直
饱受批评;虽然其中并非完全没有历史学者,海洋大学黄丽生、世新大学李功勤,以
及后来加入的世新大学喻蓉蓉等人,均具历史学博土学位,但非台湾史专业,却大胆
微调甚至大篇幅重拟台湾史课纲,调整的方向即1890年代以来以国族主义所建构的大
中国概念,将台湾史置于大中国框架下。特别因引发争议最大的台湾史,微调委员未
有台湾史专业,很难说服说台湾史领域的学者专家。而反微调课纲的几位要角,多为
台湾史专业,实其来有自。台大历史系花亦芬教授讲得很直接:“王晓波等人把历史
教育和“国家认同”关联起来,要用历史教育来塑造国家认同。”然而,就像花亦芬
、金仕起教授分析的,这套观点完全可能让学生远离老师、远离历史学习;那么,他
们又怎可能认同历史课本里建构出来的那个“伟大国家”呢?要培养国家认同,显然
是死胡同。
  
  有部分学者、媒体或个人,指责绿营不该把学生推上火线,甚而将微调课纲转移
到蓝绿问题上,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当媒体或个人指责学者教授龟缩不出的信
息排山倒海而来,许多人忘记了2014年2月高中历史微调课纲甫出,3月9日即有百余位
历史学者、教授联署,反对此行政程序不合法,委员不专业,内容不符学术研究成果
的微调课纲,这些均见诸媒体报导。但因2014年3月18日的太阳花学运,淹没了学者连
署的信息。当太阳花学运告一段落,2014年5月以后,学者们又再次抗议高中历史课纲
微调的适法性,直到2015年5月,学者们的努力从未间断,他们包括发起连署的薛化元
教授,振臂高呼的周婉窈教授,长期关心此议题的陈翠莲、花亦芬、金仕起教授;对
微调课纲深入研究的台大历史研究所博士生吴俊莹。高中学生自主反课纲,是2015年5
月以后的事,从5月一路燃烧到7月,学生占领教育部,此事件方始成为媒体焦点。我
相信很多人是到2015年7月媒体大肆报导后,才注意到微调课纲的问题。
  
  高中历史课纲微调,绝非单一事件,在更早以前的1997年国中实施认识台湾课程
,早已埋下伏笔。而认识台湾课程之所以引起争议,与国民党政府统治台湾以后,长
期将台湾型塑为中国文化的最后堡垒有关,在政统上以中华民国为中国的代表,在思
想文化上以中国文化的传人自居。
  
  
三、 历史教科书细说重头
  
  在动荡的时代,晚清士人醉心于西方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各种西方学术思想
的新说,惟有关西方19世纪初叶以后所发展的科学派史学,似未曾引起太多注意。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猛烈抨击传统中国史学,掀起极大波澜;此文同时积
极介绍西方史学,虽然以今日的学术眼光来看,不免浮浅夸大,却打开了西方史学输
入中国之门。
  
  西方史学输入中国后,引发改编国史运动,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开始出现,加上传
统中国史学的资鉴思想,使得晚清新式学堂的历史教育产生重大改变,一方面在教材
上使用西方式的章节体教科书,另一方面则将历史教育与国族建构相结合。因此,压
缩式的、简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成为改编国史运动的主体;而因当时对西方的认知亦
属急迫,翻译西文简明教科书或改写西洋史教本,成为此时期的另一个特色,其目的
希望能在短时间内,使学习者获得简明的、广泛的、多面向的中国与世界史地知识。
  
  二十世纪初年所编纂的历史教科书,数量众多且种类繁富,除一般通史性的著作
外,亦出现乡土历史、兵法史和财务掌故史等教科书,以及有关史学理论、方法论方
面的著作。整体而言,此时期所编纂的历史教科书,具有下列共同特色:(一)编纂体
例受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影响,大部分著作采章节体;(二)西洋史教科书大部分译自
西文简明教科书,亦有改写自西文教科书或日文教科书者,中国史部分则受日本学者
影响甚大,部分著作甚至迳以日本学者所撰东洋史教科书为蓝本;(三)教科书不仅记
述传统中国以政治、军事为内容主体的资鉴史学,并且开始注重社会、宗教、文化、
思想等面向;(四)强调社会历史进化的因果关系,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状况,部分教
科书明显看出受到严复所译《天演论》的影响;(五)呈显以历史教科书形塑民族主义
的意图,并强调实学救国的经世思想。我们看到今文学派的夏曾佑将新史学观点贯穿
于历史叙述中,藉以形塑以孔子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义,并显现其变法论的基本观点
;而治学倾向古文学派的曾鲲化和刘师培,在教科书中意图透过对中国历史的认知振
兴国魂,以发扬民族精神,并彰显以黄帝血缘论为中心的血缘民族主义。以孔子为中
心的文化民族主义,结合以黄帝血缘论为中心的血缘民族主义,成为近代中国建构国
族的重要理论,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和钱穆《国史大纲》,即将文化论与血缘论的
民族主义加以结合,此后的中国通史著作,大抵延续类似的国族建构理论;因此在近
代中国的国族建构过程中,历史教科书曾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论中〉举出中国史学的三个特点:悠久、无间断、详密
,与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绪论》所说的幅员广衾、种族复杂、历史悠久、史籍丰富等
特质,其论述基调几如出一辙。
  
  由钱穆和柳诒徵的例子,可以了解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是透过怎样的思想模式
建构而成,一面回顾昔日的荣光,一面建构新的国族主义。
  
  
四、 以史为鉴的春秋笔法
  
  
  台湾的历史教育,直接继承对日抗战时期教科书,其中主要质素包括下列诸项目
:一、自1890年代以来的国族建构理论,以中国为我国;二、以春秋笔法为本的历史
叙述;三、五德终始说影响下的朝代循环论与正统论。
  
  台湾的历史教育,在用字遣词上受孔子《春秋》的影响极大,即所谓书法。传统
中国史学极强调所谓书法,如“君举必书,书法不隐”,其中所涉及的鉴戒史学,固
使中国史学光辉灿烂,但同时亦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因为过度强调史学的鉴戒功能
,使得史学侷限于朝代循环论,以及所谓春秋笔法,最常被称道者,如孔子作春秋而
乱臣贼子惧,这套书写模式被司马迁和司马光继承下来,且为历代修史者奉为圭臬。
所谓春秋笔法,是一种文字表述方式,春秋之教的重点即在“属辞比事”,举其大要
,“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所谓属辞,系指遣词造句,所谓比事,系
指排比史事。属辞比事,即是笔削的艺术。
  
  《春秋》记战争,有伐、侵、战、围、入、灭等不同的写法;声罪致讨曰伐,潜
师掠境曰侵,两军相接曰战,环其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毁其社稷曰灭。同是记
杀人,有杀、诛、弑、歼等不同的写法,无罪见杀曰杀,有罪当杀曰诛,以下杀上曰
弑,不留孑遗曰歼。这是用不同的字,表达不同的历史情况,即所谓春秋笔法。举最
明显的例子,如各朝代与边族的关系,汉国攻打匈奴,写成汉武帝北伐匈奴;而匈奴
则是侵略汉国;类似的情形,蒙古攻打中国谓之入侵或侵略,这是从征服王朝攻打华
夏的角度思考;但蒙古攻打欧州则名之曰 “西征”,如拔都西征。类似情形,忽必略
攻打日本,名之曰“远征”或“东征”;而对日抗战时期,日本攻打中国,谓之侵略
。有一段时间,台湾甚至为日本教书未使用“侵略”而表达抗议,却遗忘了自己历史
教科书里忽必略“远征”日本的叙述。
  
  春秋的笔削,是一套特殊的历史叙事,如“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此春秋之义也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
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其后之史书即以“狩”代替天子蒙尘,故尔晚清咸丰皇帝
因英法联军逃到热河行宫,要写成“咸丰狩于热河”;八国联军时,慈禧太后和光绪
皇帝逃到西安,则写为“西狩”。“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区别内
外,华夏攻打夷狄曰“征”;夷狄打华夏则曰“侵”。吴楚之君自称王,《春秋》贬
之曰子。
  
  有一个例子很可以说明我们学自历史教科书的观念,是多么深入人心。左宗棠平
回乱,是晚清的重大事件,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1999年7月,我因为做清中叶以降的
西北史地研究,到西北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某日工作结束后,我到西安钟楼附近的坊
上吃点儿东西。坊上是西安著名的小吃街,有许多店主人是穆斯林,故又名回民一条
街。那天我正啃著羊头肉,喝着西北狼啤酒,这时看到一位著穆斯林传统服饰的小朋
友回来了,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黄色袍子。我问店主人,“师傅,这您家公子。”店
主人回曰,“是呀!小犬。”“干嘛去呀?这老晚的。”“上学。”我说,“师傅您
别逗了,暑假呢!上啥学?”师傅说,“上真主阿拉的学。”我一听真主阿拉的名字
,马上正襟危坐起来,“那真主阿拉的学上些啥哩?”“历史。”我笑了笑说,“师
傅,您就甭开顽笑啦!俺可是历史教授哩!学校不是已经有历史课了吗?”店主人打
开黄色包袱,取出里面的书,“那不一样的,您老瞅瞅。”我看到书里歪歪扭扭,像
蚯蚓般的回文,“别逗了,师傅,俺识不得回文哩!您老给说说。”师傅翻开书页,
找到其中的一段,指著书说,“来!这一段写左宗棠率大军进驻天山南北麓,造成我
族众大伤亡。”听完师傅叙述书中的内容,我一口西北狼啤酒差点没吐出来,刚吃的
烤羊肉串和羊头肉都变成酸 的。
  
  是的,身为大学历史教师,我从小读的历史教科书都写“左宗棠平回乱”,压根
儿不曾想过,对伊斯兰而言,“左宗棠率大军进驻天山南北麓,造成我族众大伤亡”
,才是合理的叙述。我想起从小学到高中读过的历史,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乱,汉武
帝北伐匈奴,唐太宗征西突厥,这些熟悉的叙述,我从未想过究竟是否历史事实,纵
使大学念历史系,我也不曾怀疑过课堂上和历史书里的记事,一切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这些所谓历史事实,已经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是我脉管里奔流的血液。当我
读到王莽篡汉时,我不会去思考如果新朝延读数百年,历史会怎么写?
  
  
五、 历史教科书与国族建构
  
  
  在1890年代以前,中国这个名词并不用来指涉华夏,有些历史学者为了合理化中
国的概念,引述“赤县神州,谓之中国”,来做解释,这也是章太炎为同盟会拟定革
命成功后新国名中华民国的由来,其后学者们踵继其意,扩大建构中国的概念,将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均纳入中国,于是汉满蒙回藏一律并入在中国的概念下,甚至非汉
人建立的王朝蒙元和满清帝国,亦视为中国帝国历史的一部分。历经1890年代到2015
年逾120年以上,无以数计前行代学者们的努力建构,中国这个概念已根深柢固,极难
动摇,一些并不存在的历史在历史教科书的宣导下,早已深入人心,诸如中英鸦片战
争、中日甲午战争,明明该是清英鸦片战争、清日甲午战争,因为战后签署条约是大
清国皇帝。这么明显的张冠李戴,学者们竟可以坐视,这真是非常不可思议 的事。而
在历史分期中,将1840年代以后的晚清,称之曰中国近代,也是非常怪异之论,学者
们却习以为常。
  
  在国族建构神话中,另一个存而不论的问题是民族起源,历史课本上最常出现的
两句话,一句是“黄帝我们共同的祖先”,另一句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很少人
去怀疑这两句话的真实性,非仅此也,姑不论这两句其是否历史事实,以逻辑学而言
,这两句话必有一为非,盖如果“黄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为真,“我们都是炎黄子
孙”即不可以为真;反之亦然。但大部分学生并去思考这两句话的矛盾,反正考试的
答案照写,信不信无所谓。有一年政治大学历史系教师做古都之旅,第一站是西安,
从西安到黄河壶口瀑布,路经黄陵,祭拜黄帝。系上同事都进去上香,祇有我一个人
躲到黄帝手植柏树下乘凉。因为我姓彭,彭乃祝融八姓之一。史书上说是祝融、蚩尤
的后代。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有功,能光融
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
,史书称为祝融八姓。但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概是彭祖,据说他活了八百多岁;也有人
说这位彭祖就是《论语.述而》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的“老彭
”。因为黄帝是我的祖先蚩尤之仇敌,子孙再不肖也不能去拜祖先的仇敌吧!虽然在
国族建构的时代(约1890-1945),各种中国历史教科书上都写着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
祖先,但我知道黄帝在血统上和我是没什么瓜葛的,任他血缘国族论者说得多么冠冕
堂皇,黄帝和我不相干就是不相干,要说有相干也可以,至多是我祖先的仇人。
  
  如果我们检视晚清改编国史运动时期所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将会发现此时期的教
科书并非都称中国历史教科书,有的以本国历史教科书为名,有的以中学历史教科书
为名,甚至民国以后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亦非悉以中国历史为名,如吕思勉编写《白
话本国史》,钱穆撰写《国史大纲》,均未用中国之名,故尔此时期学术界其实是中
国史、本国史、国史等名称混用,并非以中国为至当归一之名,比较统一使用中国之
名,可能是抗战以后的事。
  
  在历史教科书中,有几个朝代是很衰的,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短国祚王朝,后续
者如为强势王朝且国祚緜长,那么,短国祚王朝往往被写得很负面;如秦与隋,但却
忽略了秦筑长城,区隔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是影响多么深远的事;隋炀帝开凿运河
,成为此后各朝帝国的重要经济动脉。征服王朝入主华夏,亦成为历史课本的大黑洞
,如元国和清国的叙述,基本上即是负面的,元国尤其倒楣,被写得没有一处是好的
。宋元之际和明清交替的二臣,即成为民族主义史学下的冤魂,至于汉民族所建王朝
,则没有这类问题。故尔这类挞伐主要来自民族主义史学,而非朝代兴衰。运气很差
的还有女性,亡国常是女性要负责,如妹喜、妲己、褒 、吕后、武曌、杨玉环、慈
禧,都被形塑成红颜祸水,甚至直指为祸国殃民。这种充满男性沙文主义的叙述,在
台湾的中国史教科书中俯拾即是。
  
  我须承认从1890年代到1950年代的教科书编纂者极其高明,他们建构了中国的概
念,把国族建构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于到今天台湾的历史学者几乎无法挣脱其籓篱
。我的学术养成教育在此背景下,与大部分这一代的台湾历史工作者类同。所以,当
我们说“中国在唐代的时候”是如此自然,丝毫不会去想在唐国的时候,根本没有中
国这个概念。我们说“中英鸦片战争”,却遗忘当时存在的是清国。教科书里写“汉
武帝北伐匈奴”,“蒙古入侵中国”,被视为理所当然。所谓“中国”攻打他人时用
的是“远征”、“北伐”,他国打“中国”则是侵略。蒙古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忽必
烈打中国是侵略,拔都打欧洲为西征,忽必烈打日本是远征,这些春秋笔法成为历史
教科书的标准用语。台大花亦芬教授写有关十字军的讨论,指出只有十字军,没有十
字军东征,说明过去台湾历史教育的谬误。这些都是长久以来历史教育和历史解释的
问题,而我们并不经心在意。
  
  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以抗战时期为依归,在遣词用字上,亦以抗战时期为师
,稍有不同的是较少使用本国,而用概念较为模糊的我国,或者直接用中国,而在称
中国大陆时,反倒简称大陆,而非中国大陆。于是教科书出现诸如“我国历史悠久”
、“我国幅员广大”之类的叙述,授课教师往往不会特别说明“我国”的指涉为何。
如果用比较精确的语意学要求,以1980年代的历史教科书而言,我国明显指的是中华
民国,彼时的中华民国仅70余年,何来历史悠久?而台湾的土地面积又如何谈得上幅
员广大?但不论任课教师或受教学生,基本上鲜少对这类课文内容提出质疑,于今看
起来真的很难理解。尤其当学生读到地理课本写“我国属于大陆型气候”时,脑子真
的会转不过来,台湾不是海岛吗?海岛怎么会是大陆型气候?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绪论》指出,中国具有幅员广衾、种族复杂、历史悠久、史
籍丰富等特质,其中幅员广衾系指疆域广大,从《史记》记载黄帝时的疆域,“西至
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到清代的新疆设省,民国以后的汉满蒙回
藏各族领地,均纳入版图,于是中国疆域扩大到从古以来所未有。1960- 1970年代历
史地理学者谭其骧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之委托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在编绘明代总图时,未将台湾编入明国疆域,国务院去函要求谭其骧必须将台湾编入
,谭其骧坚持不肯,仅同意在福建分图附上台湾,此一坚持维护了一位学者的学术尊
严。有关台湾应于何时绘入中国版图,在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引发了
激烈争论;部分学者主张元代地图即应将台湾画成与大陆同样的颜色,谭其骧认为《
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根据历史事实来画图,绝不能违背历史事实,因而坚持清代疆域
图始将台湾画成与大陆同样的颜色;于是邀集学术界权威人士、各有关学术机构负责
人或代表开会讨论,最后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元、明图中台湾用中国基色中的邻
区颜色,与大陆不同;明图增加郑氏台湾图,附于福建图;打破“台湾自古以来属于
中国”的迷思。
  
  
六、 结论
  
  台湾因为现实政治、特殊的时空背景与历史经验,在历史教育与历史教科书的编
写上,特别强调民族精神教育与国家立场的主体性。
  
  有关台湾史的主体性方面,1993年和1994年修订的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比
较以台湾为主体来看待台湾史(2000年发布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亦同);
1995年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则将台湾史置于中国史课程中;与国中、小学历史课程
在衔接性和立场的主体性上并不同调;但这并不仅是历史学界内部的问题(持中国/台
湾立场主体性学者间的拔河),也涉及现实政治问题。高中历史课程“九五暂纲”开始
有独立成册的台湾史,为其后“98课纲”、“101课纲”之所本,而引发争议的微调课
纲所调整者即“101课纲”。
  
  2014年1月17日,教育部召开公听会,公布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部分修正
表,引发黑箱争议,台湾人权促进会及教育团体等向台北地方法院具状告行政法院。
一审于2015年2月12日宣判教育部败诉,判决书3月5日首度公开。法院明白指出黑箱作
业会造成大众不安与猜忌,甚为不妥,要求教育部落实政府资讯公开法,透明政府决
策。2014年3月9日历史学者的连署反对这分微调课纲;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许雪姬教
授在记者会上,表达学者对绿营处理此事的不满。
  
  因为自己是1997年《认识台湾:社会篇》的两位撰稿人之一(另一位是中研院史语
所林富士教授),缘于曾是认识台湾教科书事件的弄潮儿,对当年反对阵营的学者们难
免多所关切。故尔当媒体刊载微调课纲委员名单时,心里一个咕咚,历经17年的雨露
风霜,认识台湾教科书的反对者,竟然借尸还魂,成为微调课纲委员,用不合法的手
段大改高中历史课纲。
  
  2015年8月3日下午,在前台中一中校长蔡炳坤出面斡旋下,由学者吴密察、花亦
芬教授陪同学生代表和吴思华部长协商。我在新闻影片中看到吴部长一再跳针,比坏
掉的黑胶唱片还要严重。黑胶发烧友都知道,唱片跳针大部分时候是因为音轨有杂物
,言牛只要去除杂物,跳针问题往往即迎刃而解。这次中学生反微调课纲运动,音轨
里的杂物只有一个,就是微调课纲,去除杂物,吴部长就不必一再跳针了。目前看来
,停止实施微调课纲,可能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即将于2018年实施的〈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目前正进行拟订,这是影响
更为深远的课纲,将从2018用到2030年。而且,2018年才要使用的领纲,并无立即之
急迫性,希望领纲委员效率别太高,慢慢来,别赶着在看守内阁期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以免到时又是两岸猿声啼不住。
  
  经过高中历史微调课纲的经验,我相信〈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在行政程序
上一定会完全符合,可是当我看到第一次会议记录的领纲委员名单时,心里忽然一个
咕咚。
  
  在〈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第一次会议纪录,我看到召集人为朱建民,其另
一个身分是财团法人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董事长,基金会附属机构为鹅湖月刊社

  
  许多人注意到王晓波与《海峡评论》的关连性,而1997年刊行的《认识台湾参考
资料》,就是《海峡评论》所出版,其中有几位作者是我非常熟悉的,包括王仲孚、
王晓波、陈昭瑛教授、潘朝阳、黄丽生夫妇,而我灵机一动,脑子忽然晃过一分学术
思想刊物《鹅湖》,于是找出《鹅湖》月刊,赫然发现潘朝阳教授是社长,陈昭瑛、
黄丽生教授是编辑委员,方始恍然大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十二年国教领纲
委员的部分名单,发现召集人是朱建民教授,而朱建民教授是《鹅湖》月刊社董事长
。至此我始知原来媒体关注的《海峡评论》,固为两次事件的要角,而其背后尚有影
武者,这个影武者就是《鹅湖》月刊社,其成员化整为零,进入各科中学教科书委员
名单,藉儒学之名,以遂行其大中国之实。另一个同样藉儒学之名宣扬大中国思想的
某书院,其成员遍布各大学院校,以讲学为名,大力宣扬儒学思想,其组织之庞大,
影响之深远,可谓舖天盖地。但我不便在这里多所讨论,盖有太多师友为此书院成员
,我不想因一篇卑之无甚高论的小文章惹来太多麻烦。
  
  2016年1月28日学生反课纲团体在立法院群贤楼前举行记者会,提出两项诉求:一
、撤回微调课纲;二、暂缓十二年国教课纲。在这场记者会中,立法委员郑丽君,以
及即将上任的时代力量立法委员黄国昌、林昶佐都到场发表谈话,并且签名同意在国
会提案支持学生的诉求。在大选期间沈寂一阵子的课纲问题又浮上枱面,而且应该很
快就会列入国会新会期的议程。
作者: Cassander (Cassander)   2016-02-01 10:19:00
彭明辉
作者: CREA (黒髪ロング最高!)   2016-02-01 10:20:00
哪来这么多彭明辉
作者: idolater (strawberry of Wrath)   2016-02-01 10:20:00
重点 同名同姓是很麻烦的
作者: tinlans ( )   2016-02-01 10:21:00
本家哥哥 XD
作者: MerinoSheep (美丽奴羊)   2016-02-01 10:23:00
清大那位愈来愈愤世嫉俗了
作者: ue28 (Tai)   2016-02-01 10:23:00
靠北XDDD一个彭明辉,各自表述
作者: hagousla (会痛的)   2016-02-01 10:27:00
很长, 但内容很棒!!
作者: YCL13 (静默)   2016-02-01 10:29:00
安西老爹
作者: FICA (billie jean)   2016-02-01 10:32:00
好文 好老师
作者: huliaso (huliaso)   2016-02-01 10:32:00
有趣的论述
作者: Drexler (the Glide)   2016-02-01 10:32:00
他的研究室又大又舒服
作者: M1006 (M1006)   2016-02-01 10:32:00
楼下彭明辉
作者: q0000hcc (仙草侠)   2016-02-01 10:33:00
本家哥哥是哪招
作者: peachdo (科)   2016-02-01 10:35:00
彭明辉这个名字也太强了,
作者: mizorej (mirorej)   2016-02-01 10:38:00
推 小时候根本被国立编译馆狂洗脑
作者: summermya (:>)   2016-02-01 10:41:00
四、五点写得很好 以前都没想过
作者: chantilas (凉烟)   2016-02-01 10:47:00
嘿真的,我被洗的好严重,干KMT
作者: suyihua (草莓好轻松)   2016-02-01 10:50:00
愤世嫉俗也是一种力量
作者: imanikki (とっつぁん(′‧ω‧‵))   2016-02-01 10:52:00
政大辉的东西比较多XD
作者: namirei (哎呀奈米光)   2016-02-01 10:56:00
推 这太神奇了
作者: arcanite (不问岁月任风歌)   2016-02-01 10:59:00
一个彭明辉,各自表述
作者: peterhuo (人生位阶乐胜真爽)   2016-02-01 11:02:00
好强
作者: wasijohn (咖咩哈咩哈)   2016-02-01 11:06:00
干你娘国民党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2-01 11:09:00
作者: mixmixmix45 (Do my best 当成信念)   2016-02-01 11:11:00
推历史彭明辉教授,历史本身最重要的是客观而中国史的诸多著作仍带有国族主义色彩所以才会有同样一件事有正面与负面的评价
作者: danielqwop (我的人生就是个冏)   2016-02-01 11:15:00
中国概念本身就是被发明的
作者: urchinchuang   2016-02-01 11:17:00
好文推
作者: fenixray (ash)   2016-02-01 11:25:00
支那传承下来的历史是史观,但真正的历史只要史实
作者: tonyscat (Wall玛律呀)   2016-02-01 11:25:00
作者: arcred (zq)   2016-02-01 11:26:00
看完推
作者: yan1979 (派大星)   2016-02-01 11:26:00
推 ,去你妈的杀人教育部长
作者: yrs7779 (天堂的小孩)   2016-02-01 11:28:00
上过通识推,虽然很困难,但有学到东西
作者: traumer (Traum)   2016-02-01 11:29:00
写的超好
作者: chyou2003 (Smelly Cat ^^)   2016-02-01 11:30:00
原来政大也彭明辉,怪不得文章跟之前看的澎教授文章有差
作者: ayianayian (123)   2016-02-01 11:31:00
大致看完,对于何谓中国,有更清楚认识
作者: yoyoca (嗯)   2016-02-01 11:32:00
推政大彭明辉 课严 学到很多以后没人会教你的事
作者: tom50512 (空心菜)   2016-02-01 11:33:00
非常长但写得很棒的一篇文章
作者: chyou2003 (Smelly Cat ^^)   2016-02-01 11:39:00
推推推!!
作者: remprogress (rpg)   2016-02-01 11:40:00
课纲微调超黑 一定要撤
作者: john0liang (约翰想变强)   2016-02-01 11:44:00
感谢您的分享!
作者: iphone5c   2016-02-01 11:44:00
作者: konichiwaman (抠你鸡蛙)   2016-02-01 11:45:00
值得深思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猫)   2016-02-01 11:51:00
等等www炎黄二帝同性婚姻也要生的出来啊
作者: fr373969 (Brian)   2016-02-01 11:51:00
帮推
作者: zoonead (...)   2016-02-01 11:52:00
中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