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鲁洨去过得国家不多,有美国跟日本两国。
这两国的设计逻辑大不相同。
美国大家都知道是大公路主义国家,
因此大多数的地方对开车都是很友善的。
房子跟房子之间的间隔很远,很稀疏。
餐饮店是不多,但大多数的餐饮店外面都是大停车场,
让你好好停车,不会停到马路上。
日本不一样,很拥挤,但日本大众运输发达,
你很难看到哪一个地方是大众运输到不了的。
而在日本乡下,大众运输到不了的地方,
就跟美国一样,餐饮店前面或旁边就是停车场,
也不会让你停在路上。
但台湾的逻辑很怪,我始终搅不懂。
举林口为例就好,林口几乎没什么大众运输,有也是到台北的,而不是在地的。
林口当地公共汽车到不了的地方超多的,公共汽车几个小时一班的地方也超多。
也就是说,当地人如果要出去买便当,势必得开车或骑车。
但林口盖得超密集,根本没有所谓的停车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因此大家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甚至停在路中间,下去买便当。
怪了,没设计大众运输工具,就把密度调低一点,很难吗?
要把密度调这么高,大众运输工具就要到位。
这我玩模拟城市就知道的事,主事者难道不知道吗?
请问台湾都市计画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