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自由电子报
2.完整新闻标题:
自由共和国》林钰雄/倾斜的舞台 迷思的司改
3.完整新闻内文:
林钰雄/台大法律学院教授、刑事法研究会执行长
没有人高贵到可以把别人当人渣,更何况“就算是人渣也应该受到公平审判!”司法如果
做不到这点,就不只是法治水准低落而已,而是连“文明”都称不上。反过来问:司法改
革自身呢?该不该以追求公平审判为目标?抑或在追求过程的“非常时期”,可以例外忽
视公平审判、祭出一些正常法治国家绝不容许的“非常手段”呢?
以民间为标题,曾经承载人民对司法改革期待的民间司改会,廿岁了,但司法信任仍未见
起色(一直都是非常时期啊!)。今年度募款餐会前,司改会动作频频:先是不顾质疑声
浪,和立委联手逼迫司法院让步,通过迳行交付法庭录音光盘的修法,而司法院也在“连
加密配套措施都没有”的条件下就让了,令人错愕。进而,司改会召开法庭十大酸言酸语
的“放榜”记者会(这已是年度例行仪式),惹来訾议。日前,又因架设“司法阳光网”
,破天荒让十几年不合作的审检,群情激愤、联手出击,司改会强硬反击,战到不可开交
。
公平审判 置于何地?
该说的、不该说的,该酸的、不该酸的,几天来也差不多快满档了。但我不想谈什么技术
改进问题,诸如:阳光网内容如何更丰富(最重要的判决书连结呢?)、资讯如何更正确
(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的,也太多了吧!)、互动如何更活络(还没开放留言板,乡民只
好改到批踢踢去公审)。我关心的是司法改革的方向、公平审判的原则问题。
简言之,司改的能量与资源,被投注在这些连环暴走,不但把台湾司改的“格局做小、格
调做低”,最严重的是“司改方向也走偏了”:更加偏离公平审判,也更难建立司法威信
!
首先,光盘事件使得本来就没有选择的法庭证人(人民有作证义务),其人格权和隐私权
更无保障,他(她)在法庭陈述的影音电子档,不知道被存在哪个律师的哪台电脑、不知
道将来会不会被流传到哪个网络或社群(抱歉,没有事先植入可供追溯泄漏者的加密识别
码!),或出现在哪场宣称要监督司法的记者会。试问:证人有被当成“人”来尊重吗?
抑或只是个“以司改之名”,随时可被牺牲的“客体”而已?
其次,酸言记者会不只是格局、格调的问题而已,不但最关键的语境都被“去脉络化”(
孙健智法官:http://goo.gl/AbbDg0),更致命的偏差是颠覆了评鉴程序的中立性、公正
性!什么是评鉴?说白话些,评鉴就是一种对言行举止疑有不当的法官、检察官所进行的
“准审判”程序。盗亦有道,遑论准审判!然而,律师(友)们,先开“未审先判”的记
者会、再移送评鉴、又担任评鉴委员的三部(步)曲,早已是台湾“丑化式”的司改SO
P。先不谈台下哄堂讪笑的记者会本身适不适当,至少该“文明”一点:要移送就不该先
开记者会、一移送就不该再担任评鉴委员。一旦结合三步中的“任两步”,结果就被“有
罪预断”了,准审判的评鉴程序,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公平审判的印记”,比中世纪的
纠问制度还不如—遑论还三步都来!若说台湾兄弟独创的司改招数睥睨全球,应是当之无
愧!
丑化司法 动摇信赖
标榜“揭开司法神秘面纱”的阳光网,同样有丑角化的疑虑。不提那些未经查证的八卦连
结(但让人有“经过司改会认证”的印象吧?),就举个“比较正经”的法官奖惩纪录来
说,被告会怎么看待“审判他的法官曾被惩戒”这件事呢?为什么别人是被“办案绩效优
良”的法官审判?法官难道不会猜疑被告怎么想?该不该掏心掏肺主动报告当事人们:“
其实我是因为婚外性被惩戒,但这种惩戒理由本来只会发生在极端政教合一的落后国家—
请相信我,我是个适任的法官…。”该吗?难不成审判还没开始,法官已先当起“准被告
”了?然后,最后败诉的一方会怎么“回想”呢?坐实“皇后贞操”的猜疑,抑或更加信
任司法?
在“丑化司法”的氛围底下,法庭上搭起的是“(向某种利益)倾斜的舞台”:包含指挥
诉讼的法官在内,台上演员都要先奋力维持身体的平衡,才能扮演自己的角色。正式(准
)审判还没起跑,司法信任就已经动摇,人性尊严也已经扫地!
试问:倾斜舞台之上,会有公平审判吗?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3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