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facebook.com/profile.php?id=1501674746
林飞帆
5 分钟前 编辑纪录
今晚,跟郝明义Rex How先生对谈。时间仓促,许多问题还来不及深谈,自己的思绪也有
些混乱,对郝先生与听众都觉得有些抱歉。
我想就整理一下今日与谈的大要,让思绪清楚易懂些,来做些弥补吧:
一、台湾现在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不是一时三刻,或是透过一次选举、一次性的运动,就
能够解决的。我们需要抓大方向、要有大计划或大战略(不论是国家、还是公民社会)。
二、但是我们面对的困难却是,现实迫切的问题总是逼得我们不得不即时回应,使得这个
大计划的讨论与准备,赶不上现实快速的变化。
三、社运运动(公民运动)在过去几年当然有个依循的路径,也有其政治实力或能量的积
累,但在政治机会打开的同时,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实有其矛盾。我们跟现有政治体制的关
系,是斗争还是合作?或者还其他可能性?换言之,公民社会要介入既有政治体制,是要
革命式的杀进去夺权,还是与之合作(过程中必有妥协和折冲)?我的感觉是,斗争也好
合作也罢,不同路径背后应该都有自己的战略与策略想像,但我们时常觉得要杀进去(革
命),然而现实上我们只能与之合作(进行改革)。又或者,我们过去时常以改革之名,
嘴里或心态上却总是呼喊著革命(拒绝合作)。
四、郝明义先生在书中问到“台湾的未来,可将因为这些新生的公民觉醒与行动而改变。
但这些能量还在新生阶段。到底这些能量会及时整合,成为推送我们升空,远离毁灭的火
箭?还是各自绽放,只是我们在毁面之前看到的一些美丽烟火?”这个问题很触动我。
过去我们要求政府提出方向、愿景,但是如今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拿回来问我们自己。如
果今天以公民社会为基底的力量或者整个公民社会,对于定义现下问题跟尝试提出解放,
再者思索长期十年、二十年的国家与整体社会的愿景和进程,也依然没有想法,那未来依
旧是希望渺茫的。我们可能仅能在对现实的不满与随之而来的危机中,苟且求生。
当然,就现在各种分梳的力量来看,他们背后也隐含着对于彼此的不同想像,例如不同力
量之间该是斗争还是合作?是敌军?还是友军?分梳的背后是基于不同的政治判断、分析
、战略、策略还是其他?而串连起来、整合起来的能量是否又真的会是最佳解,会是彼此
相伴还是相互绊跌?不得而知。或许时间拉长能看得更清楚。(只是我们能有多少时间?
)
五、“如果台湾四周是海洋”,提的是此刻我们在心态上失去了一个作为海洋国家该有的
包容,也在提醒我们要有面对海洋的变动的勇气跟智慧。但是,此刻我们却搞的好像“台
湾四周都是中国”。“台湾四周是中国”这个问题有两面,或许也能回应郝先生提出来的
“统独提款机”:这个问题的一面是,我们时常把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归于(或推给)中国
;另一面是,我们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希冀于中国。这也使得我们更加缺乏想像力,
更加忘记自己身处的是四周环海的岛国,应该要是充满机会的。
把问题推给中国,成为我们卸责的方式,拒绝思考更严肃,在本土发生的各种问题,以为
解决中国问题(或说台湾独立了)一切就解决了。把解方希冀于中国,则是也将责任推给
中国,凡与中国相干的一切都成为关键,能否进入世界其他国家、市场与开发新的机会,
关键都在于中国,仿佛暗示我们“统一”(或投降),所有经济问题、政治纷扰都迎刃而
解,这些无疑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在土地、环境、社会平等、政治体
制上的改革责任,更不能错误地归因,甚或便宜行事地归因,那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
无助于我们面对真正的问题。
- - -
【会后】
QA时间,一位中国访问学者提到,认为台湾太谈论政治、太多争论,而发展是硬道理云云
。我明白,或许在中国,有许多人这么想,不过我恰恰也认识了一些中国人,他们不这么
想,相反的,这些人渴望讨论、渴望有争论的机会。我问了他,发展是硬道理,但中国要
发展去哪里?你和习近平想的是同样的吗?
我不希望这成为抬杠式的讨论,但因为今日时间也有限,这题就等有机会再来深谈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并不相信什么民主能解决一切,或者,民主一定是最好的解方。一方面
是民主有太多定义。而若要以台湾当前的民主制度来谈,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太多缺陷,
制造或提供许多危机跟问题发生的机会,就不用说拿来解决问题了。
但我也不至于对民主失去信心,因为我们对于民主仍然充满想像,也随时都在追寻更充分
的参与方式。
(photo by 郭建宏)
*
虽然他已经在批踢踢黑了的样子
但是他这篇文章 阅读价值蛮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