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yan0714123 (Ryan)》之铭言:
: 古代宫廷被切GG的男性
: 在触怒龙颜之后
: 有的被斩、有的发派边疆充军
: 有没有太监充军的八卦?
不是所有没懒鸟都叫太监,“监”是一种机构,所以太监是宦官中阶级比较高的。只
是明代末年的时候,因为明朝要派高级的宦官跟满洲人交涉,所以满洲人遇到没懒鸟的人
都是太监,结果就搞错了,以为所有没懒鸟都叫太监,因此到了清朝以后,人们就统称宦
官叫“太监”,是个将错就错的误会。
明代没懒鸟的人被充军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比较糗,他们大多是一般人,生活过不
下去,自己把懒鸟切掉,希望进入宫廷找份工作,这叫做“自宫求进”。结果明代的第三
个皇帝仁宗说:“我没叫你切懒鸟你就自切,那你就是个无法生育的不孝之人,怎么可能
让你入宫工作,罚你发配边疆。”从此以后,皇帝的句话变成铁律,有人要自宫求进,都
是根据这句话,把他们发配边疆,那他们到边疆之后的具体活动不清楚,想当然是过得不
太好囉。
第二种是爽爽出去,明代中期以后,会派宦官出去,他们是代表皇帝的眼睛,所以非
常爽。明明不是“监”的长官,但既然代表皇帝,也就赐给他们“太监”名号,表示他威
重的地位,称之为“镇守中官”或“镇守太监”。
宦官在明代中期以后,人数很多,素质烂到有剩,我想到我昨天看一条材料,说北京
城有一座门楼被火烧掉了,工部官员就和太监去估价,结果太监说:“大概要十三万两!
”结果官员脸都垮了,官员说:“最好是啦!这拿去民间发包来做,只要三千两,我们是
皇家机构,用料要好一点,最多也只要六千两。”假如报十三万两,那多的钱大概就被太
监污走了吧!
回过头来讲“镇守中官”,他们到边疆就是去代表皇帝去监察,主要任务是随军出征
、监军、弹劾不适任的官员,可是地方上本来就有监察系统,叫做“御史”。但“镇守中
官”老板是皇帝,所以御史也要尊敬三分,把他们服侍的舒舒服服的,免得回去被打小报
告。“镇守中官”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买土产回去给皇帝,随着皇帝的纵容,这些太监就去
收刮民间财产,到你家门口说我要开矿,不给开矿就付赎金。根本成为地方上的乱源,以
致于到嘉靖时期被全面裁撤。哀呀,古巴居然赢了,不说了.....
本文征引书目:
1.[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
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6。
4.方志远,〈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收入《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2),页15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