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epochtimes.com/b5/15/10/30/n4562391.htm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完整新闻标题:
过度倾共 专家:台湾经贸坐困囹圄
3.完整新闻内文:
【大纪元2015年10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施芝吟台湾连线报导)中国
经济持续恶化,中国出口从2008(民国97)年起渐走下坡,且五成以上经济成长都
仰赖国家投资,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赖怡忠表示,“这是预支子孙未来资产,创造
现在帐面上经济荣景的假象”。此外,大陆公布第三季GDP成长率为6.9%,赖怡
忠对官方数字存疑,更直言大陆经济崩溃增速:“恐怕实际GDP只有3%,甚至更
低”。再者,中国房楼多到可容40亿人口,但中国房屋居住能量不足,出现一堆
没人住的鬼城,“中国13亿人口,根本无法填满40亿的房量”,类似这样畸型发
展,显示中国经济动能的确出现很大问题。
台湾智库荣誉董事长陈博志也坦言,从这些违背正常的举动可得知,“中国经济
已病入膏肓”。中国经济千疮百孔,尽管如此,马政府仍有意在年底通过货贸谈
判,赖怡忠认为,马政府应是研判《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尚未通过,货贸在立法
院属备查,具争议性,而明年国民党立委席次恐减少,于是企图像签署两岸租税
、飞安协议般,主张不牵涉司法,想以备查方式直接通过,不让立法院有审查机
会。
中共阻台与他国签FTA 专家:留一条陷阱之路
中共百般阻挠台湾与他国签FTA,就好比“在四周筑防孤立台湾,只留一条陷阱
之路”,马政府还急忙要让货贸通过,“根本是自投罗网”陈博志说道。连经济
部长邓振中都亲口承认,“加入TPP需中国不反对”,陈博志感叹,国际合作机
会已被中共斩断,如今谈货贸要签哪些、让多少利,都无法改变台湾经贸坐困囹
圄,只能更加依赖中国。
赖怡忠认为,“与其担心货贸对台冲击,台湾要想尽办法让TPP可及,更为重要
”,加入TPP有助改革台湾政治体系及经贸决策相关体系,比起货贸来多少产品
,TPP挑战更大;另一方面,台湾与各国进行正常贸易关系,也会促使台湾自我
提升的动力,而货贸相对来讲,不太可能让台湾真正健全提升。
赖怡忠说,也许加入TPP无法一蹴可及,起码可以逐渐松动政治权力与政策把持
结构,降低政府过度介入,更加符合公共利益。但现实情况看来,马政府做得刚
好相反,赖直言:“马政府就是不想跟美国谈TPP”,但为符合台湾人民期待,
他必须说他想谈TPP,其实“他就是个亲中的政府”,美猪被当作假理由搪塞,
“在货贸议题上,马政府亲中”;“在TPP议题上,马政府贪腐”,赖怡忠一语
道破关键。
经济部长邓振中日前赴立法院说明货贸协议进度时,指台湾要求的工具机、面板
、石化、汽车等四大产业,前两者中方已让步,然而这四大产业,都是财团经营
,造成少数人垄断,反观中国要求台湾开放、降税产业,包括:农产品、钢铁、
纺织、塑胶加工之下游制品,都是就业人口众多的内需产业。台湾劳工阵线祕书
长孙友联认为,政府必须说清楚,为何执意要让这样牺牲多数劳工权益、成就少
数财团利益的货贸通过?
孙友联谈到,现在的货贸谈判框架,可能带来低价倾销,恐导致台湾产品在价格
上无法与中国竞争,结果,台湾产业还来不及升级,可能就先面临关厂或裁员。
然而,要企业走向转型升级,需时间与政府配套协助,这部分政府做好因应措施
了吗?
他表示,过去劳工团体立场认为,自由贸易会制造不稳定就业,影响劳工权益,
因此在尚未做好准备前,不宜贸然通过。货贸启动,台湾劳工最害怕就是因低价
而造成不公平竞争,导致台厂无法生存,最终结果就是失业。倘若执政者仍一意
孤行、黑箱作业,孙友联说,劳工选民会用选票给予严厉制裁。
两岸农药残留标准不一 消费者健康堪虑
农业学者、中兴大学应用经济系教授陈吉仲则指出,当初管制830项农产品,那
些农产品一输台,对台湾农业肯定造成影响,若货贸开放,台湾农业生产减少,
产值也会下滑,农民的收益相对减少。加上中国大陆生产的产品跟台湾农产品很
雷同,竞争性更高,冲击更大。他谈到,“大陆目前有很多农业用药,在台湾已
经禁止使用,台湾的农业残留标准,比中国大陆严格许多,基本上跟中国大陆签
署货贸,不只是农民受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也会间接受影响。”
台湾农村阵线研究员陈平轩说,台湾跟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纬度相近,环境
气候条件也差不多,但是大陆的经营规模比台湾大很多,大陆的生鲜蔬菜、水果
,若采用低廉运费,输入台湾,台湾农产品一定会被竞争掉。
他指出,货贸除了降税之外,也包含食品安全检验、动植物防疫检疫等,现在台
湾食品安全标准比大陆严格,然而中国大陆的食安问题比台湾多很多,倘若要达
成协议,台湾相关法规或是检疫标准,势必要再更严格,不可能期待中国的标准
超越台湾或是持平,中国食安层出不穷,届时一定会对台湾人民健康造成危害。
很多潜在风险,政府应考虑到对台湾的影响。◇
责任编辑:昱作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tw.epochtimes.com/b5/15/10/30/n4562391.htm
5.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