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news.yahoo.com/p-073318909.html
“不打房”惹非议 柯P千字文回应“立场从没变过”
民报
台北市长柯文哲昨日在议会一席“不会打房,营建业一垮台湾就完蛋了”的说法引发网友
批评他立场改变,政大教授徐世荣更直接批评柯p的发言内容“令人失望透顶”。柯文哲
今(24)日则在脸书贴出千字说明,强调自己从头到尾立场都没有改变,要先让买不起房
的人至少能租到房子,因此透过公共住宅政策来抑制房价,一直是惯有主张,柯文哲强调
,光用“打房”两字讨论太过狭隘,也无法说明。
台北市长柯文哲昨日公开表明“不打房”的说法,立刻引起外界批评与议论,柯文哲今日
于脸书贴出千字文回应,强调昨天议会询答时间有限,趁著周末向大家表达完整一点。
他表示,去年台湾的房价是年所得的15倍,世界第一高,一般家庭不吃不喝15年,才买得
起房子。造成结果就是买不起房子的很痛苦,买得起房子的则是连痛苦的时间也没有,因
为忙着缴房贷,变成屋奴。所以,如何让买不起房子的人至少能租到房子,这就是台北市
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他也举出各国的公共住宅比例,例如荷兰34%、英国20%,日本6.06%,美国6%;台湾却只
有0.08%,台北市约为0.63%。按照各国的经验,公共住宅至少要占住宅总量的5%,才有
平抑房价的效果。因此台北市政府提出兴建公共住宅4年2万户、8年5万户的目标,就是希
望透过政府的力量,提供住宅给有需要的人。
不过他强调,在就任市长之后随即到处找地找钱建造公共住宅,也将市府现有的空屋出租
,希望能拉年轻人一把。也希望能借由中央、地方的合作,同心协力改善台湾“居住正义
”的问题。
柯文哲指出,市府利用公有土地兴建公共住宅,公有土地取得不易又珍贵,希望借由只租
不卖,避免过度炒作土地买卖间接又拉高房价,而且“只租不卖”的政策,也可以避免市
府的公共住宅去影响到市民私有房屋的市场交易,所以,“只租不卖”的公共住宅是我们
一贯的主张,并未改变。
但是考量公共住宅的建设对北市财政是很重的负担,为确保市府财政永续健全,我们也相
当重视公共住宅的自偿性。柯文哲透露,市府团队曾做最坏的打算,若在财务最艰困的情
况下,新加坡或柏林公宅的“限制性出售”政策,也是一种政策选择性。亦即未来售出后
不得转卖,仅能回卖政府,确保避免进入销售市场,又造成炒作。但是,目前台北市各公
共住宅的兴建仍在起步阶段,财务规划尚不须考虑所谓的限制性出售,因此目前北市府“
只租不卖”的公宅政策并未改变。
对于“打房”的争议,柯文哲强调,“打房”两个字,无法实现台湾的“居住正义”。因
为台北市市民的房屋自有率逾七成,要降低房价,当然得注意如何避免过度损及持有房屋
的市民权益。房价过度震荡,也会对整体产业造成冲击。因此,相关的讨论应该避免只用
“打房”两个字去讨论,到底是打什么房?打谁的房?根本无法说明。
柯文哲指出,自己从选前主张透过稳健的公共住宅政策抑制房价高涨,这个态度到现在一
样。上任后也积极推动公共住宅政策,希望有需要的年轻人可以在台北市住得起房子,又
不会使市民的财产急遽缩水,甚至造成产业的崩盘。作为一个市长,必须要兼顾所有人的
利益,而不是顾此失彼。
所以,打造公共住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北市府除了自己努力,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协
助。当然,更需要市民的关心。唯有决心,才能实现居住正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