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5-10-19 13:40:06※ 引述《a111111 (ya)》之铭言:
: 孔子号称圣人 却杀了少正卯
: 看看少正卯 根本没做坏事啊 而且很受爱戴
: 号称圣人的孔子为何要杀少正卯?
: 有卦吗?
这件事的最早出处是在《荀子》,
记载了少正卯被杀及孔子给他的罪名─重点就是邪说乱世。
事件到底是真是假,当然有所争议。不过,荀子是儒家,没必要毁谤孔子。
重点是,荀子应该会认为孔子所作是对的,所以才会记载这种传言。
至于后世又有加油添醋说孔子与少正卯互争学生,三盈三虚,这纯是胡扯!
很简单,若照荀子记载,孔子与少正卯两人思想差异甚大,
彼此从随学生性向一定会有很大不同,哪会大风吹似的倒来倒去!
荀子是儒家性恶论的代表,那儒家性善论的代表孟子会不会支持孔子杀少正卯呢?
我们可以看看孟子对于同代杨墨思想的批评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拒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虽然孟子没说要杀人,但他说要使邪说不得作。
基本上,先秦儒家都是以自己为先王正统,而视其他政治思想为邪说乱世。
这样举例好了,就像古代有个虔信天主教的人当上了领导,
他想让全国的人都道德崇高,崇拜上帝,赞美天主。
可是却有一个喜欢质疑的人,一直在公开质问耶稣母亲怎么可能处女生子?
还向群众宣扬他的结论,耶稣显然就是一个私生子!
那想想看,那位领导是不是会对他恨得牙痒痒,想要去之而后快!
想想看,当年耶稣不也是因为公开向犹太教士呛声,所以才被送上十字架!
但少正卯的事件,也有说少正卯是大夫,春秋时代“刑不上大夫”,孔子怎能杀之呢?
要嘛,就是这事件纯是荀子为了宣扬他那近于法家的性恶儒教思想,才会听说就编入。
要嘛,就是少正卯的嘴巴实在太贱,得罪了许多鲁国贵族都想杀他,才会让孔子去做。
要知道,根据记载,少正卯可能就是像李敖一般能说善道,喜欢批判找碴的人。
那孔子到底有无可能,为了言论问题而杀人呢?
让我们看看一件关于孔子任官时齐鲁国君会盟见面的历史记载。
当时齐国派兵想要胁持鲁国国君,但鲁国也派了军队到场。
在会盟时,齐国叫了一群倡优上台跳些不符周礼的歌舞,
孔子见状,冲上阻止,并召负责官员来处分倡优,结果被判腰斩,当场就拖去执行了。
可见,孔子并没珍惜那些倡优的人命!
那些倡优可能是奉命不得不上台表演的,但却因此而惨遭腰斩!
孔子在鲁国执政也有几年,虽然史书记载说孔子上台才三个月就大治。
但如果细察大治的内情,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史书说
‘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用白话说就是,没人敢卖假货,男女路上不敢走在一起,路上东西没人敢捡。
说实在,短短三个月就能改善不良风气,这很难是感化出来的,而通常是严罚出来的。
而且,男女走在路上要分开,这也实在太过道德严苛了!老百姓受得了吗?
好!孔子后来因为鲁国君臣群聚去看齐国来的辣妹艳舞团,没人理他重视的事。
所以一气之下,就和学生们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十几年后才返回。
但这事内情并不这样单纯,因为鲁国君臣知道孔子走了,也没去追回,就让走了。
表示鲁国君臣其实只是藉看艳舞的借口,来故意赶走孔子而已!
问题孔子不是让鲁国大治吗?鲁国君臣不要他,那鲁国百姓呢?
问题就在这里!孔子离开鲁国时,没有记载说鲁国百姓因此而痛心或相送。
孔子返回鲁国时,也没有记载说鲁国百姓因此而高兴或欢迎。
史书记载了同时代郑国子产死时,郑国百姓群起哭天喊地,像是死了自己亲人一般。
但关于孔子与鲁国百姓呢?没有任何这样的记载!
我们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若有这样的事,一定不会吝惜记入儒家经典或史书。
但是没有!孔子的离开鲁国、返回鲁国、与死亡逝世,都没有这样的记载。
这表示什么?表示孔子在鲁国并不得民心,虽然百姓并不恨他,但也不爱他。
为什么?可能对鲁国百姓而言,孔子是道德崇高,但他们受不了自己也被严肃要求!
他们不能说孔子不好,但他们也不觉得孔子好!
孔子任官治鲁时的问题在哪里?简言之,就是道德傲慢!
如果孔子真杀了少正卯,也是因为这种道德傲慢!
孔子这种道德傲慢的问题,老子在孔子年轻时就劝过他,老子劝说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但孔子当时二十几岁并不了解,到了五十多岁任官治鲁,还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一直等到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最后才了解自己的道德傲慢问题,但在时机上已经晚了。
所以孔子晚年才会感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反省了什么大过?就是自己道德傲慢的大过!
孔子晚年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才会提倡中庸!
“中庸”的“庸”就是要自居平庸,就是要谦虚自守,不要自认道德伟大!
所以如果少正卯真被孔子所杀,那孔子到了晚年学易而自知大过以后,
一定会后悔反省自己不应该杀少正卯!
但问题是后世中国往往将孔子青壮年为人处世当成正确,结果就承继了道德傲慢的问题。
这也就是后世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大问题─道德傲慢!
最后,我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或道德不好。
而是主张道德的人,应该要谦虚应世,才能真正发扬道德,如同《老子》有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是说上德的人不认为自己有何道德,而下德的人才自认为自己很有道德。
怎样像是下德呢?举个极端例子,当然孔子并没那么糟糕,仅供博君一笑作为终结!
就好像有人得意洋洋的宣扬教导别人而说:
‘我是最谦虚的人,大家都应该像我这样谦虚!’ :)
作者:
PPTer (PowerPoint Boy)
2015-10-19 13:47:00你孔子系?
作者:
andy2011 (andy2011)
2015-10-19 13:49:00贪官可恶清官可恨
作者: waz 2015-10-19 13:54:00
写得真好!
作者: happyman3276 (willis) 2015-10-19 13:55:00
历史考据文给推
作者:
giunrz (一条鲁蛇)
2015-10-19 13:56:00这推论蛮有意思的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15-10-19 13:56:00推论有趣推!!
作者:
sysstat (sys / stat)
2015-10-19 13:56:00超强
作者: AinSophAur (DIS_REV) 2015-10-19 13:58:00
写得好推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10-19 14:06:00推 儒家还是很烂
作者:
utn875 (utn875)
2015-10-19 14:13:00good point,以前从没想过
作者: lukeloo (中游员工) 2015-10-19 14:16:00
就不会摆烂,曲高和寡,至察无友吧!但,他不这样活,也不会成为"至圣先师”了!^0^
作者: bobo725 (DontTakeItForGranted.) 2015-10-19 14:19:00
推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15-10-19 14:27:00很有道理 特别是推论孔子去鲁返鲁没有百姓相送的部份
作者:
mah12076 (大四伊利丹)
2015-10-19 14:28:00优质 原来是道德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