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吸水柏油路无法推行?工程会:可用专利工

楼主: aeolus811tw (aekt)   2015-10-13 04:50:44
我只打脸你PAC的内容
1. PAC铺设
本身一般最上层铺设的厚度为2 ~ 5 inch, 用来导引
第二层为开放式储水层 一般厚度为7 ~ 10 cm, 材料为小型碎石块用来暂时存水
第三层为开放式底层储水层 一般厚度为2 ~ 6 cm 材料为中大型碎石块
第四层(排水管/沟)可有可无, 看地层
第五层(隔离层)可有可无, 用来隔开泥土层, 避免泥土被冲刷至上层
第六层(泥土层) 大部份为自然界的泥土层, 这层将决定你能排水的量
这是美国EPA公认适合在都市铺设的, 建议区域也包含没有排水沟的路面
由于他的先决要件是必须地质必须恰当, 也因此才会有暗沟等设计
这些只是其中一种设计, 并不是全地形都必须那样设计
他主要是用来管理暴风雨带来的水量
2. PAC 的维护
基本上没有人在用强力水柱,
一般都只需要清理街道的吸尘器车即可,
因为他的孔隙呈现不规则等角度, 利用高压的风力比水还好用
只有在很严重堵塞情况下才会用水, 而且还不是高压, 必须用低压水柱
一年有清理几次就很够了
3. 开挖问题
PAC要回填不一定要用同样的材料来回填, 用普通的也可
只要普通沥青面积不超过整体的10%都不至于影响效能
4. 发展这个主要就是因为原始的沥青并不透水,容易造成积水
你不管怎样发展排水能力, 除非你有像伦敦那种超大的地下排水系统
你表面排水能力无论如何都会不足.
这时候并非单纯利用排水沟, 必须进一步使用自然界的排水系统(地质层)
增加排水面积和排水量能更有效的排水
PAC历史可以追溯到1977或更早, 现在费城还有一整块地从自1977以来都还没有重新铺过
那边会下雪, 下雨, 也有很多老车等问题还能这样就代表这种材料有他的效应存在
一开始价钱是比较贵没错, 可是长久以来经济价值会比较高
※ 引述《Georgeliu (开始混日子)》之铭言:
: ※ 引述《UNT (UNT)》之铭言:
: : 1.媒体来源: 自由
: : 2.完整新闻标题: 吸水柏油路无法推行?工程会:可用专利工法
: : 3.完整新闻内文:
: : 台北市近期因为试铺国人发明的“吸水柏油路”引发网友热议,但发明人10年前就有相关
: : 研发,却在台湾受限于《采购法》而推不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今天表示,《采购法
: : 》并未排除机关使用具专利的工法。
: 台北市铺设的叫做多孔隙沥青混凝土(PAC),他还是沥青混凝土。
: : 由台湾发明家陈瑞文研发的吸水海绵道路是将塑胶导水管埋在海绵马路的混凝土里面,让
: : 水可以迅速流到储水层、马路地底下的大水库,还能有净化空气功能,会呼吸、能储水且
: : 不容易坏。
: 这个陈先生的专利吸水路跟PAC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 : 台北市日前部分路段正在试办新的柏油铺面,意外引发网友关注,工程会指出,《采购法
: : 》是参照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和先进国家的采购制度订定,依《采购法》第26条规
: : 定,各机关办理新台币100万元以上的采购,应依功能或效益订定招标文件。
: : 因为《采购法》不能将标案给独家厂商而推不动“吸水柏油路”,工程会表示,如果确定
: : 有采用新发明的设计或工法的必要,在无法用精确的方式说明招标要求时,可在招标文件
: : 载明特定的商标或商名、专利、设计或型式、生产者或供应者,允许厂商采用同等品。“
: : 专利工法”在这些方面如具有优势,就可增加得标机会。
: :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72046
: : 5.备注: 马政府的采购法害人不浅
: 1. 多孔隙沥青混凝土(PAC),顾名思义他表面有非常多孔隙,
: 可以快速让雨水渗透到整层的沥青混凝土里面,
: 一般在施工的时候会在PAC的底下或是侧边做暗沟,
: 好让渗透到PAC里面的这些雨水可以顺利排除。
: 台湾铺设PAC已经有好几年了,只是几乎都用在国道上。
: 至于台北市这次铺设我个人认为毫无用处,因为他两旁的水沟没有跟着改建,
: 水渗到PAC里面后没地方排除,等渗满了路面一样积水,
: 完全就是做半套而已。
: 2. 那个海绵路问题很多,首先是经费非常高,
: 再来是施工日期,同样长度路段的AC重铺了不起花个3~5天,
: 采这种工法少说也是半年一年起跳。
: 最麻烦的还是管线单位,因为即使盖了海绵路,底下的管线还是在那,
: 管线单位为了养护维修还是得开挖,只不过以往开挖回填了不起半个月,
: 现在要半年以上,更别提新旧路面交界的高低差、差异沉陷的。
: 这种工法拿去盖公园比较合适,用在台湾这种先天环境不良的市区道路根本不适合。
: 3. 上面这两种东西都是要花钱维护的。
: 以PAC来说因为孔隙会被尘土给堵塞住,
: 所以必需要定期用高压水柱去冲洗。
: PAC本身就比较贵了,铺完后还要持续支付厂商维护费用,
: 然后管线单位有需要他才不会管你是什么路,照样给你挖的乱七八糟,
: 老实讲根本就只是让厂商赚更多而已。
: 4. 道路不平
作者: chobit199685 (总受)   2015-10-13 04:54:00
吸收知识给推,虽然不知道正确与否,但会留个印象
作者: pooznn (我~~~是来被打脸滴!!!)   2015-10-13 05:07:00
台湾柏油马路都15~20年才会重铺一次 PAC是能撑多久?
作者: meloxxl (wade1.3)   2015-10-13 05:10:00
楼上确定15年??选举到了就挖好吗。不然经费那来
楼主: aeolus811tw (aekt)   2015-10-13 05:11:00
费城1977至今也38年了, 够久了吗? 请重读一遍
作者: zzz499 (牛肉丸)   2015-10-13 05:11:00
打脸文
作者: udm   2015-10-13 05:15:00
结论就是要做共用管道让忍者龟能通行,方便检修各种线路。这样以后完全不需开挖路面,马路就能用最佳工法省去重舖费用
作者: Kmmmmmmmmmmt (烟~)   2015-10-13 05:17:00
问题其实不在路面呀 而是路面下的管道
作者: axiall (大树底下好乘凉)   2015-10-13 05:17:00
你说错单位了吧 我看倒像是15~20个月
作者: udm   2015-10-13 05:18:00
短视近利(每一任都要抽钱)的台湾政客怎么可能推行这种长治久安的长远政策....他们从来都只想到他们自己的呀~~~~嘴里呼喊着重视选民....心里永远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作者: Kmmmmmmmmmmt (烟~)   2015-10-13 05:21:00
楼上让我想到狗党的名嘴 党的利益 党的利益对了 所谓的15年应该是真的 "平均"
作者: jieen0604 (habit)   2015-10-13 05:49:00
打脸喔~
作者: c780412 (煌)   2015-10-13 06:10:00
这样就不能常收回扣很不方便
作者: rotterdam (utrecht)   2015-10-13 06:47:00
长知识给推
作者: loxua (Loxua)   2015-10-13 07:04:00
只有历史定位不能养三代啊
作者: taikonkimo (太公)   2015-10-13 08:02:00
配合共同管道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作者: kenro   2015-10-13 08:04:00
推中肯的说明!有些资讯是故意误导
作者: Anvec (乡民)   2015-10-13 08:12:00
这很难讲 每个地区的降雨量差很多 台湾是降雨很丰沛的地方过去30年 台湾的平均年降雨量是美国的4倍所以每个国家对排水跟防洪的要求不太一样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google查一下欧美发生洪水时的降雨量
作者: marsper (Life finds a way.)   2015-10-13 08:29:00
某些人真的是活在平行世界,台湾路不是有名的逢选必挖吗?
作者: lunaX19 (Lazy&)   2015-10-13 09:24:00
15年 我应该活在平行时空
作者: pansys (快乐与自由)   2015-10-13 10:18:00
台湾的道路平均不到半年就开挖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