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戏院初看《帝国毁灭》时,没什么感觉...后来网络上有一堆戏谑改编,
也只是莞尔...对于国际社会上“德国比日本深刻反省战争”的印象,也没具体认识...
直到前阵子,在MOD重新细看《帝国毁灭》后,才有具体的认识、感叹德国自省之深刻:
(尤其是和具代表性的《永远の0》与《キャタピラー(欲虫)》相比后...)
首先,《帝国毁灭》不是单纯看纳粹中枢最后的穴居岁月那么简单;在德国,这种主流
电影中(PS.以该片的德国观影人数与台湾票价而言,在台湾形同首月票房即达十余亿!)
,也能通篇反复提示一个浅显、但在日本电影中几乎看不到历史事实:
“当时多数的德国人民选择支持纳粹、选择侵略与屠杀!”
(台式翻译:国家会走向毁灭,大家都推了一把!)
在日本主流影视作品中,绝难看到“是日本人民支持大东亚战争才走向毁灭”的自省;
倾右作品中,主流的《永远の0》算是较有检讨战争问题的,但仍停留在日本社会主流的
"当时不得已的奋战,是为了保护家人blahblah"这种自我合理化的鸵鸟思维...
倾左作品中,《キャタピラー(欲虫)》算是惊世骇俗的了,导演接获天诛警告不意外;
然而在勇于检讨皇国皇军的同时,还是没检讨到当时多数日本人民对战争的支持问题。
《帝国毁灭》最画龙点睛、撼动人心的,就是女主角本尊晚年时的访谈...起初她和现在
多数日本人一样,因属"年轻追随者"(法律上无罪)而度过了很长一段将罪责自我合理化
的劫后生涯...直到有一天看到苏菲‧萧尔的纪念雕像,震惊到同样年轻的彼此,当她为
德国与正义牺牲的那年,恰为自己开始为希特勒打字的那年...她才开始正视道德责任:
“年轻不是借口”
(台式翻译:我也推了一把!)
这就是英美片商涉及纳粹议题时,所拍不出来的自省;冷战开始后,英美主流影视虽惯
于切割德日侵略行为与其人民对战争的支持,但德国选择了自省、日本则因循切割...
在日本主流影视作品中,绝对看不到这样深刻的反省,这是囿于其社会文化与教育使然;
所以具体而言,若以日本当今的社会氛围,要走完德国过去几十年来的反省历程,还要
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受当今的日俄中韩领土纷争影响,而停止反省。
坦白说,本系列文皆他国事务~少数知识菁英(如大江健三郎等)虽早觉悟,但对日本社会
与文明整体而言,是其自身的损失而已;只要美国继续箝制日本(安保条约=双面刃),
亚洲各国是不必担心日本的再走回军国,不会反省也真的就他家的事......
最后的八卦是,德国在战后永远失去普鲁士,而今当地已完全波兰化;
这惨痛代价的概念,大概就像日本割让奈良、京都给朝鲜或中国那么严重...
Btw,所以领有资源丰富的普鲁士后之波兰,在民主资本化后是长期潜力看涨的欧陆大国
,GDP目前只是小胜台湾,将来可能追上韩国...在台湾,注意到这点的人仍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