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丹麦反菁英教育 “坏学生”出头天

楼主: urlover (北海牧羊人)   2015-10-11 14:10:09
教育制度得适合当地社会文化,文化不合,怎么教都不像,学谁都会遭遇莫大阻力,很难
成功。不过,平民教育和菁英教育对于政府权力的构成,以及社会是否平权,倒是有很大
关系。不同的教育模式也会影响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
北欧文化和英美法等欧美大国的文化,其实有很大差异。这个差异,是让社会主义在北欧
能够生根的原因。文化的描述很难一言蔽之,但如果把中国文化简化成儒家,也有人把北
欧文化简约描述成[杨特法则]Law of Yante。
这个法则就是出自丹麦作家之手,Wiki 有介绍,在此不另赘述。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aw_of_Jante
简单的说,就是个人应该平庸自持,不能自认菁英。所以,社会要培养的也是螺丝钉,不
是早慧拔尖的天才。北欧的年轻人,大多很晚唸大学,瑞典的大一新生平均入学年龄是 2
3岁。学校讲师教授也大多40以后才拿到博士学位。学校里头的成绩单,你可以自己选择
只秀出及格或不及格,没有等第之分。
这种教育拿到台湾九成是无法实现,因为家长和社会的文化认同不一样,就会扭曲失败。
台湾社会推崇认可菁英,样样都要高学历,大家都想当引擎,车子很会跑,但是螺丝比较
容易松。
许多移民到北欧的台湾妈妈们,因为小孩幼稚园都在玩不用唸书,还会从台湾带巧虎回去
,结果让北欧老公视为神奇的育儿教材,也了解台湾人的模子原来是从小就塑造出来的。
总之,教育不是说改就能改,也不用太去比较。几年前,有一次跟一位大学教授提到瑞典
有三所大学进世界百大 (瑞典只有30几所大学),你们也是其中之一。他很惊讶地说,
那真是荣幸,但我们不太注意这种消息。
※ 引述《jimlexus (Sin)》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奇摩新闻
: 2.完整新闻标题:
: 丹麦反菁英教育 “坏学生”出头天
: 3.完整新闻内文:
: 丹麦拥有与众不同的“反菁英教育”:与其培养百分之一的菁英,不如重视百分之九十
: 九的群体。
: 因此,课堂教的是百分之九十九学生跟得上的知识,而非针对百分之一的天才设计高难
: 度题目,确保“一个学生也不放弃。”
: 丹麦作家玛琳娜.希达乐解读,丹麦教育的“反菁英”、重视“参与”而非“争胜”的
: 概念,源于丹麦文化的终极目标:追求幸福,而非追求成功。丹麦人定义的幸福是“感
: 觉愉快,享受生活”,更认为对幸福感受杀伤力最大的,便属“与他人比较”。
: 亚洲人凭学科成绩分“好学生”与“坏学生”,在丹麦十四到十八岁的学生,对传统学
: 科不感兴趣可选择“生涯学校”,让“坏学生”也能争得一席之地。
: 丹麦的反菁英教育曾引起论战。三年前,丹麦国家电视台制作纪录片,比较十五岁丹麦
: 学生和中国大陆学生,发现后者的学科成绩、自我纪律远高过前者。舆论担心丹麦缺乏
: 培育菁英制度将减少丹麦的竞争力。
: 希达乐说,事实证明,丹麦人的“反菁英教育”,在各领域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并不少
: 于其他国家。
: 丹麦不重视金钱,却是全世界排名第七的富裕国家。希达乐认为,如果多数人都能“成
: 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幸福便会散发正能量,让每个人发挥潜力,达到世俗定义的成功

: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s://goo.gl/ZTg4hD
: 5.备注:
: 人参啊~~
作者: FishZoe (小晴天)   2015-10-11 14:38:00
台湾坏学生=八嘎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