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sada (加尼沃克)》之铭言:
: 22K原为 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间 分两阶段实施的就业补助方案
: 在这个方案实施以后 媒体、人力银行 大肆狂报22K 而且一报就是好几年
: 这个词到现在还在用 好像大家起薪真的只值22K一样
: 政治人物 和 企业人物也顺便一起消费22K 好像你们只值22K 这是恩惠 懂?
: 会不会22K 这个议题 其实根本是媒体、人力银行、企业炒作出来的?
: 有八卦吗?
会说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人,代表你根本不了解何谓22K方案吧!
在阿扁八年任期内,平均薪资并没有低,最低也有26K,好啦!
说到这,有人会想阿扁任内薪资高,失业率也不高,2008政权交给马英九时
股市也有9500点以上,那马英九干麻推动22K方案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就来了,就像原PO说的22K是2009年推动的,原因就是2008年民进党
把政权交给马政府第一年发生金融风爆,但马政府完全没有因应方法,一直
拖到2009终于想出22K方案出来,当时要推动时,就被在野党民进党批评
,而22K方案退动一年后,所有的问题的的确确都被民进党说中了.
因为当初22K方案造成的问题是什么呢?其实表面上是政府给22K补助,
事实上最后变成企业只要出18000,有的企业连18000都不到,政府来补助剩下
的金额,还有有的企业明明送审资料时,应征员工人数填10人,但实际上却只有请5人,
摆明就是除了诈领补助外,另一目的就是替马政府充就业人数.
而虽然方案结束后大部份员工都有被留用,不过也因为方案结束后政府没有补助,
企业也就为了省钱持续用22K来继续聘请员工,换做是你的话,你是要离开还是
继续留在公司?当初的我是选择继续待在公司,而我的薪水却一直停在23K,
公司理由是说,政府没补助啊!我只能给这么多?
作者: apflake (笨鸟慢飞) 2015-10-10 22:00:00
把价格拉低,企业会增加进用人数,失业率下降,马拿来说嘴的数字就好看了,这个政策就是救失业率数字,但后遗症非常巨大,因为扣除必需开销后的可支配所得大减,整个内需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