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设计出来的,也就是打从一开始就不考虑让它可以像你玩WOT那样在战场上跑来跑
: 去、跟敌战车轰来轰去的那种战车,所以那种“正常战车”不该有的缺点,它全都
: 好像“蛮不在乎”地扛了一屁股还能继续服役。
: 它们打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是用来“防海”用的战车。与其说它是战车,不如
这世界上没有一种战车是设计来 防海 的
: 说它是长得比较像战车的“自走砲”。可以方便快速开到沿海地带,朝企图渡海而
: 来的敌军开炮,就已经算是满足了它的任务需求。
自走砲是曲射炮 战车砲是直射炮这你也可以混在一起
: 所以它会在M48那个圆圆的砲塔里硬塞进M1A1的射控系统。弹种选择有
: 翼稳穿甲弹、脱壳穿甲弹、破甲榴弹、黄磷弹、人员杀伤弹,为的就是阻止敌军渡海
: 甚至抢滩登陆,口径当然就用不着跟人家比粗大。
这是错误的 M1一开始也是装105炮
: 这种车型在装甲兵学校“战车士”5个月士官训的课程里,占最长时间、最大篇幅
: 的课程内容就是“兵器组”的课程,除了学车长用的50机枪、射手用的240机枪、以及
: .45手枪外,主要还是那套号称是由M1A1战车上拆下来硬塞进M48砲塔里的射控系统。
: 毕竟如果砲打不准、觇视规正、试射规正不会做以致无法遂行防海的任务,那这款车
: 最初设计的目的就不成立。
: 个人操作这款车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在于砲塔内可活动的空间太过狭窄。
: 归根究底,原因还是在于它是“硬凑”起来的东西,M1A1的射控系统原本装在M1A1战车
: 里,M1A1的砲塔内部空间当然就会在设计上兼顾设备的容积与合理的士兵活动空间。
: 但M1A1的射控系统被硬塞进M48的砲塔里,因为它射控系统原本就不适合、也不应该被
: 挤进这样的空间里,硬挤的结果就是不可能兼顾里头剩下的空间是否足够士官兵正常
: 活动所需。个头高大一点、身形魁梧点的人基本上是无法在这款拼装车的砲塔里活动
: 自如的。
: 担任车长的时常会从小小的椅垫上滑下来;担任射手的腿太长根本坐不进去;但
: 最惨的应该还是在这款车里担任装填手的吧。某几格砲弹要想迅速滑顺地将它们
: “抽”出来、塞进砲膛里根本就考验你的腕力和肢体柔软度。幸好这款车没有行进
: 间射击的稳定功能,所以再怎么样也不会考你行进间射击,否则要在颠簸行进间把
: 一枚一枚的砲弹由弹架上抽出塞进砲膛里击发,就算没被砲栓夹断手,大概也被车内
: 各项机具撞来撞去撞到浑身四处黑青了吧。
: 受训期间偶然有机会可以进M60A3的砲塔里瞧瞧,就发现老美自己设计给自己士
: 官兵使用的战车在人员活动空间的配置上就人性化许多。就连它砲塔顶部那个85机枪
: 用的“小砲塔”操作起来都不致于东撞撞西撞撞,可以活动自如。相较之下,CM11、
: CM12车内的活动空间简直就像是某些落后国家雇用童工在矿坑里工作的那种狭窄程度
: ,造价一台还高达1亿2千万,据说贵是贵在那套M1A1射控系统,当中有没有人收回扣
: 我们就无从得知了;M60A3一台只要2千万。
: 至于它的装甲哦,防海用的战车除非失去制空优势才要担心被敌空军从战车装甲
: 最弱的部位───砲塔顶部───来个“醍醐灌顶”炸到爆头吧,所以正面、侧面的
世界上所有坦克罩门都在顶部
: 装甲弄得再强根本也无用武之地呀。陆军会需要花那么多钱去买新式的阿帕契,为的
: 应该也是维持海防线上一定程度的空优吧。至于战车………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主力。
: 大陆军主义套在这个小岛的攻防上,就像一件不合身的昂贵大衣。
严格来说CM11使用了部分M1A1的射控系统
主要是弹道计算机 射手控制面板 陀螺仪
主炮有二维稳定系统
行进间射击是ok的
至于CM11建造时的设定对手是敌方两栖登陆战车与轻甲车等薄皮嫩鸡
那你说遇到九九式怎么办呢
只好块逃抠阿帕契来
如果一堆九九式上岸那这场战争也快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