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最难的台语是什么

楼主: sizumaru (8-BALL)   2015-10-09 14:38:56
※ 引述《muter (疼你赢过通世间)》之铭言:
: 这个千金谱好像是蒙学书籍,但有些内容适合教小朋友吗?
: 还是以前的人尺度比我们大XD
: 例如这几段:
: 看见苏州婆,真文理,十八廿二少年时,红喙唇,白喙齿,穿带有排止,金手环,玉手指
: ,也乖巧,也伶俐,琴棋书画尽都是,缎被纱帐帘,牙床上,芳花味,一身白如面,两奶
: 软似绵,桃花面,点胭脂,红奶兜(斗),挂锦墘,红绫鞋,金充(聪)边,饮酒吟诗,相牵
: 看戏,搬来又搬去,交肤贴肉同床共枕。
既然有乡民对《千金谱》这么感兴趣,藏书界竹野内丰就来多说几句。
《千金谱》是啥书?它是一种“杂字”书。
所谓“杂字”,就是把经纶济世、道德情操、史地掌故这些深奥的学问放一边,
专心强调“实用”的识字教材。
以前的人,到私塾读书不外乎两个目的:
一是十年寒窗一直读下去,读到喊一声“噫好了我中了”去当官(或疯了)为止,
这是走科考功名的路子。
另一种是家里没那么多银弹供你读书,也不敢奢想你能读到学富五车进京赶考,
所以就把孩子送到私塾读一两年,
基本汉字都学会了,就可以大喊“大家可以回家啦”,
至少出社会还能帮人代书写信或帮人记记帐,不必一辈子当青盲牛掘田土。
而为了让人快速习字,于是就有人编写了这种由大量字汇堆叠,
不太讲求词藻华丽、内容深度的课本,这就是“杂字”。
顺带一提,台湾到底有多少种杂字教材,根本无从知晓,
吾家收藏的杂字教材从咸丰年间手抄到战后创作的都有,共有二三十种。
《千金谱》就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杂字教材。
《千金谱》由于收录了大量器物词汇、内容有故事性、韵律活泼等因素,
百多年来受到民间大众的喜爱。
两岸共同推崇的连爷爷他爷爷连横连高祖就曾纪录过:
十九世纪末的台湾人,花一点小钱买本薄薄的千金谱,
不必到学堂花那八年十年寒窗苦读,几乎只要自修就能应付日常用字和各种器具名称。
而前几年的新闻也曾提及,
谢长廷有一次逛展览,看到橱窗里展示《千金谱》,
非常怀念的谈起他小时候也读过,而且还当场背了一段。
从收录的词汇来说,《千金谱》收录的字词囊括了米粮、武器、禽畜、
建筑、赌博、染坊、服饰、杂货、水产、干货、纸钱、香烟、
点心、瓷器、厨具、蔬菜、肉品、农事、家具、民俗、农具等等。
可以说一个生长在清朝的人,一生中会接触到的食衣住行生活百工都写在里面了。
若熟读此书,习得用字,要帮人记帐当然不成问题。
不过《千金谱》的由来基本上还是个谜团,
主要是它写成的作者时间地点都没有流传下来。
不过从书里的内容还是可以看出蛛丝马迹。
书里曾经提到“郊行”团体,那是流行于清朝中叶的贸易机构,
到1860年满清订了条约开港通商,让歪果仁近来设立洋行之后才被取代。
从《千金谱》提及郊行但从未提及洋行的情况下,
可以推测应该写成于道光末、咸丰初年。
而我手边有一本迄今出土最早版本的《千金谱》,https://goo.gl/d0XX4B
台南松云轩出版,咸丰壬子年(1852)。
还有没有比这更早的版本?据说有道光年间版,
但没什么人看过,且不去谈。
《千金谱》的作者并未留下姓名,到今天我们甚至想确定他是哪里人都有困难。
有两派说法是:一、从里面主角回泉州过年可知是福建泉州人。
但这说法无法解释《千金谱》为何只在台湾流传,中国根本有不知此书的存在。
更无法解释内文怎么会出现只有台湾会使用的几“甲”地这单位。
因此我的推论是,《千金谱》应该是清朝中叶从福建移到台湾的泉州人写的。
最后谈原po问的,内容怎么有十八禁的东西这问题。
其实古人的生活没有我们现代人想的那么保守。
几千年前的诗经还不是有些是从情情爱爱、肉欲情感来的。
《千金谱》里面有一条主线剧情是:书中的生意人到苏州做买卖,
结果在苏州包二奶连嫖四个月花了两万四。(小商人有要对此发表意见吗?)
后来生意人身边的伙计看不去了,闯进主人房间喊play one....ㄟ不对,
闯进主人房间说已经买完东西了,再不回乡做生意就没钱了,
那个苏州婆是跟你鲍鲍换包包,不是真的爱你,
你还以为你是泉州金城武吗你,我还藏书界竹野内丰呢。
拜托赶快收拾行李回家做生意吧,顺便去泌尿科做一下检查。
看到没有,古代的教材就是这么写实,习商之人说话都这么洒脱滴。
杂字书不但教你写字认字记帐,
还教你以后成了大老板之后包二奶须知不可晕船。
《千金谱》再说到后面一点点,列举生活百货的地方,
书云:“真珠龙凤坠、金髻针花围、角车挂绣闺”,
诸君!就算你近视一千度,也看得出来这里在讲女子用品对吧,
可是“角车挂秀闺”的“角车”是女子用品里的什么玩意儿呢?
答案是:按摩棒,以前是用牛角磨制的,又叫“角先生”。
再回头看一次原文,“角车挂秀闺”,
拜托麻烦你不要在闺房里大辣辣挂出来好吗,好歹收在抽屉里吧!
你还以为古代人很保守吗?
打从国中就开始偷看《绣榻野史》学古文的我早就知道真相了。
那这些东西给儿童读适当吗?
我个人是幼稚园就会默背“驴子卸鞍忙打滚,女儿卖俏乱涂脂;
两般心事皆堪悯,一怕人骑一要骑”了啦,
我也不知道读《千金谱》会不会太over,反正该知道意思的时候就会知道意思了。
作者: m7233303 (IAMOD)   2015-10-09 14:41:00
杂字系?
作者: urouro (uro)   2015-10-09 14:58:00
竹野内丰必推。
作者: wanderwolf   2015-10-09 15:02:00
推啊
作者: jsbptt (jsbptt)   2015-10-09 15:03:00
推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