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课本上一堆奇怪的音译

楼主: khara (高阳酒徒)   2015-10-08 21:12:03
1. Mississippi“密士失必”
见于徐继畬《瀛寰志略》,亦见于魏源《海国图志》。
这个音译确实不是很好。
主要是他混淆了si类的音与shi类的音。
(某些汉语方言有区别,某些已无:si自动颚化。
 注意某些汉语方言里shi类读ㄕ,某些则读ㄒㄧ)
也许是早期介绍者用了这字,就定下来了。
乾隆朝曾经定下了翻译规范用的《对音字式》,
但或许主要还是应用在蒙古等地。
且民间学者较不重视这个。
2. Amazon
第一:zon。
首先汉语官话没有z开头的音,
也没有son这种音。
(这里son不是英语儿子,是类似客家话“算”这个音。)
只有sung(松)或suen(逊)这类音。
于是必须有所取舍:
传统的做法是韵尾尽量对准。
所以取“逊”字。
(要小心的是,台式英语有时候会把人家的–n与–ng搞混。
 例如“online”被当做“肮赖”等。
 主要是我们缺了某些音以致于拿自己熟的音去套。 )
至于开头的“阿”还是“亚”,
主要是因为官话读书音里面,
“阿”字读ㄛ不读ㄚ。
这是汉语演变的结果。
(想想台语读“阿弥陀佛”前面也是oo,而不是a。)
结果是传统没有哪个单读的字读ㄚ的,
只好拿ㄧㄚ来套。
现在“阿”字ㄚ音复活可以说是个有趣的现像。
(其实元、清音译确实还是有用到“阿”字ㄚ音。)
另外一个讨厌的情况倒是:
英语带坏我们的语感。
A这字母本来就该是ㄚ啊!
(这只是提Amazon,英语读法也偏离原音甚远。)
在英语里读法也另有其制约,
不是都读若ate的那个音。
结果被这边乱用,拿YA当做“耶”音,
这人家也不觉得该这么读啊!
回过头来。他选“逊”字是有特定道理的。
3. Mozart
这里问提在德语的z读若/ts/,而非/z/。
太过坚持原音的结果才跑出“莫差尔特”。
其实如果就约定俗成来说,莫札特也就罢了。
4. 瑞士
这里严格说来他也是以英语 Swiss或法语Suisse来读的。
问题反而不是“瑞”这字。
这字照反切,应该读若ㄕㄨㄟˋ。
只不过后来渐次产生读ㄖ的俗音。
今天俗音占优势是另一回事了。
早期官话里这字还是ㄕㄨㄟˋ音。
5. 希腊
用的是他的古名 Hellas。
注意“希”字雅音读ㄏㄧ,对照He音甚佳。
虽说前头的送气音 ' (h)其实是加出来的。
6. 斐冷翠与佛罗伦斯
Firenze 与 Florentia(英语 Florence)
其实拉丁文里不少 bl–、pl–、fl–的音,
在当代意大利语里 l 会消失,变成 i 的音。
例如
白色bianco<blanc(可与法语作对比)
植物pianta<planta(英语plant)
放置piazzare<platea(英语place)
花 fiore < flos(英语flower)
piacere 与 please 的对照也是。
这是种对应规律。
7. 日本假名的对应确实有规则得多。
这一点值得借鉴。
不过也要注意,
由于某些音日本语发不出,
日语音译会很规则地对到其他音去。
参考日文维基“外国语的日本语表记”条。
例如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mir
这位,
最前面的Y是类似ㄩ这个音。参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d_Norse#Vowels
本来我们该可以用“瑜”或什么的来音译。
日语音为欠这个音,才借用iu这种音。
转借日语结果用了“尤”之类的字其实未必佳。
又如之前有部动画里的“鲁鲁修”,
如果知道其实他是想表达法语Lelouch,
以我们的语感该翻译作“勒鲁什”为佳。
(末音或可用“须”。“许”亦不佳,因为团音。)
直接拿日文假名来音译,
有时候会离他意图表达的原文相当远。
有些例子如德语里oe的音,
我们常用ㄜ音来音译,
日语却是去其圆唇而改用e音去音译。
例如诗人“歌德”就是。
这种地方如果只看到日文片假名,
音译时是该多察两下的。
(当然很糟糕的是,
 有时候直接看到片假名也未必猜得出他想表达啥。
 甚至后面几话还会出现原来有对应汉字的情况!)
作者: kakajava (Come to papa)   2015-10-08 21:13:00
1.秘湿湿屄 2.阿嬷脓
作者: pauljet (喷射机)   2015-10-08 21:14:00
约翰表示
作者: medama ( )   2015-10-08 21:15:00
“阿”字是读ㄜ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