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国中的东西简单,靠智商就可以,
高中无法单凭智商,也有人主张专注力才是王道,
其实我看过一篇国内的研究(懒得再去翻文献了),
指出这些个人特质的归因都不见得正确。
研究的结论是,事实上,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愈接近的,
孩子的学业成就表现愈好;这从台大骆明庆老师的研究,
也可间接证实,台大学生的家长就是中产阶级与父母高学历占多数。
换言之,可以轻松应付国中课业的不是真正的智商,
我们有很多把绩优当成资优的迷思,会觉得国中课业简单,
是因为从小环境已经培养出一个孩子高于国中课程所订的"学力",
例如在发展阶段能够提供一些有形、无形的资源,像是阅读习惯、
益智游戏等,提早将孩子从具体运思期"拉拔"到抽象思考期。
如果真的是智商高,很难想像只能carry到国中阶段,
我们会发现,愈是前段的高中、大学,
就有愈多的高三不唸书、期末考不唸书传说,
有一种解释是,因为资优生会渴望更多知识给他刺激,
所以平常他就会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追求知识,
使得他的"学力"应付一般课业绰绰有余。
但是,所谓的智商虽然在测验原理上,多少和后天学习有关,
在语文能力的表现上尤其明显,却也有其极限;
换言之,资优并无法靠后天养成,
然而后天能不能给他充分发展的环境也很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人工培养一个资优生,却很容易毁掉一个资优生。
(电影"心灵捕手"有一幕关于天才和炸弹客的辩论就是在讲这个。)
至于专注力的问题,当然和学业成就表现有相关性,
可是专注力高低却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是那么单纯的"因",
而是环境造成的"果";除了少数像ADHD等先天注意力缺陷以外,
专注力也是可养成的,所以养成专注力→学业表现优良,
在它们的条件因果关系背后还有一个创造性的因素。
那就是前面说的家庭文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
如果父母本身生活作息规律,也要求小孩规律作息,
这个小孩到学校去,就比较容易适应按表操课的学校文化,
而熟悉和适应,也比较有助于提高专注度。
像马英九、洪秀柱智商不高,但是他们的家庭文化,
从小告诉他们唸书很重要,还会订国语日报给他们看,
鼓励他们写文章投稿,所以他们不需要多聪明,
也能具备学校文化重视的语文表达能力,
这会增强他们对学校的适应性,进而取得早期还可以的学业成就。
(马英九上建中是勉强了点,但洪秀柱也能考上中山女中。)
所以军公教家庭是最容易产生早期"绩优"生,
跟是不是很有钱比较没关系,因为有钱人的家庭文化,
和学校文化反而较有差距,父母不见得崇尚知识的价值,
甚至还瞧不起读书人,孩子又有本钱玩,
怎么会想认真唸书呢(ex.连胜文XD)?
那么,反过来看系争主题,嘉女校长讲得这番话,
完全将影响学业表现的因素归咎于个人,
显示为一个当校长的人,却全然不懂教育原理;
要考上好的高中、大学,也许可以只靠过人智力,
也或许可以凭借超人专注力,但没有那个家庭环境,这些都是屁。
所以北联前三志愿可以歧视嘉女智商,然后说这叫实话?
这个校长到底是说了实话,还是说了外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