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000555513 (杂鱼)》之铭言:
: 《银河英雄传说》简称“银英传”,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树所作的长篇历史架空小说
: 当年无聊跟朋友借来翻翻,没想到就这么一路沉迷看到结局。
: 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初那个版本某集的封面就是杨威利濒死的插画,有种被爆雷的不爽,
: 为什么杨威利跟吉尔菲艾斯死得这么早QQ
: 有没有银河英雄传说的八卦?
这小说真的够神
虽然说硬要挑毛病还真的毛病不少,例如里面的太空战战术还是2D思维、出现莫名其妙的
格斗战、我很讨厌的莱因哈特一直出现等(这算理由吗
不过他神的地方就神在里面的政治讽刺。
挑几段让我很有共鸣的出来看吧。
(有剧透)
“国家的灭亡总是一场悲剧,流血在所难免。甚至,为了将不值得守护的国家自无可避免
的灭亡中拯救出来,牺牲了许多人的性命,而当这些牺牲的报酬率等于零时,便变成了极
端深刻荒谬的闹剧了。只有当国家的存在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没有严重抵触时,国家的存
在才有其意义。反之,失去存在价值的国家嫉恨值得生存的人们,往往将他们一同带往地
狱。拿那些最高权力者来说,无数的死者高喊着他们的名字仆倒在战场上,而将此情此景
抛诸脑后、投身敌国普升贵族,过著优渥生活的人,更是大有人在,历史上国家的最高负
责人战死前线的例子,古今有几人?”
“比方说,主战派的政治家、官僚、文化学者、财经要人等可以组成“爱国连队”,为人
民做个好榜样,一旦帝国军队来侵时,就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如何?甚至,若能把居所
从安全的首都移到最前线的伊谢尔伦要塞,岂不更好?住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在政经界的重要人物中,其子女已届征兵适龄期者共二四六○○○人。以这二四六○○
○人为对象所做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入伍者比率不满百分之十五!被送到前线的,比
率更在百分之一以下!”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就像那班支配阶层所说的,为实现正义,这场长期硬战非打不可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他们不让自己的儿子加入战场?又为何利用种种特权,无所不用其
极地大肆征兵?令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场战争真的值得我们牺牲生命去打吗?”
这两段都是在雌伏篇出现的内容。故事背景是国内大乱的自由行星同盟。那时候同盟刚在
亚姆立札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军队,而国内又在莱因哈特的策划下发生政变,政变被杨威利
快速弥平,而特留尼西特刚接掌政府的时候。
前两段出现在杨威利面对审查会的部分。审查会质疑他为何他在与国内叛军作战前对士兵
说出“个人生命比国家还重要的”这样的话。
你没看错,刚平定叛乱的杨威利被中央政府召回质问这样的问题。
后两段则出现在同时发生的群众运动中。最后那个群众运动被无情的镇压,新闻一丁点都
没报。
这些话的意义不需要多做解释,只要想想看几十年前高喊反共复国的那群人的嘴脸就好了
。
讲到这个,就想到爱国,阿不,是忧国骑士团还有他们的首脑特留尼西特。特留尼西特取
得政权后高声赞颂捐躯的士兵是伟大的人,迎来从帝国被救出(劫持)的皇帝,大声赞美
同盟国的自由民主,希望所有人民为了伟大的民主而战。
然后莱因哈特率兵绕道费沙进攻同盟,杨威利领兵在巴米利恩几乎要战胜莱因哈特的主力
时,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在希尔德的劝告下领兵直冲首都试图围魏救赵。那时候特留尼西
特已经装死很久了(其实是战争一爆发他就开始装死),代理他的爱朗兹拒绝投降,他认
为就算首都被毁,只要杨威利也在巴米利恩消灭莱因哈特,帝国会立刻分崩离析,同盟就
可以维持一线生机。
然后特留尼西特和爱国,阿不,是忧国骑士团又跑出来了。他们拿枪挟持爱朗兹,宣布
立刻投降。他宣布投降的时候,杨威利刚好击破莱因哈特的军队,正准备下令对莱因哈特
的旗舰开火。
然后特留尼西特后来还跑去担任帝国的新领土总督府高等参事官。干。
除此之外,银英传的人物也十分的有魅力(除了我很讨厌的莱因哈特之外
无论是帝国方英年早逝的吉尔菲艾斯、用兵神速的米达麦亚、后来发动叛乱的罗严塔尔、
冷酷的参谋总长奥贝斯坦、皇后希尔德、暴躁的毕典菲尔特
还是同盟军的第一智将杨威利、老而弥坚的比克古、从帝国逃过来的名将梅尔卡兹、陆战
好手先寇布、战斗机驾驶员波布兰、后勤总长卡介伦、后来的领导人尤里安、杨威利的
副官菲列特利加
甚至是同盟政府里为人不齿的特留尼西特、费沙的老狐狸鲁宾斯基都被写的栩栩如生。
好啦,可能是因为我太讨厌莱因哈特了才感受不到他的魅力
然后回前一篇的某个推文,我看完后真的感觉不到田中哪里喜欢开明专制啊@@
明明就看田中一直透过杨威利和尤里安狂表开明专制啊
总结来说,银英传的缺点就在于战争描写仍有不合理之处。不过其中的政治思想、角色深
度都十分值得一读。
http://goo.gl/4kn1ms
附上个人在巴哈写的一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