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randonMai (Marcus Smart)》之铭言:
: 如题
: 我是个刚升大学的小鲁蛇
: 指考幸运考上社会组第三志愿
: 一开始总会憧憬大学生活的美好
: 但上了两周的课后
: 我觉得压力有点大
: 尤其几乎每科都要做报告
: 这对我这种不喜欢做作业的人实在感到烦
: 而且不是中文系却还要上国文课
: 我是个典型受填鸭式教育影响的学生
: 不喜欢自己思考
: 宁愿考试也不想做报告
: 因此我现在就很担心我会被当
: 还是或著这都只是我杞人忧天而已
: 有没有这方面的卦?
来到大学的最后一年,去修外系的一门课(是必修课程,很硬,非打混凉课),授课
老师是声望卓著的讲座教授,已经六十几岁上课还是照样写黑板一个公式一个公式的推导
。上课时老师会很严格的要求学生不要迟到,更不要玩手机,苦口婆心的劝勉同学要认真
听讲。可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听到这种话会觉得这是“奴性很重”、“这种理论性那么
重的基础课程以后势必用不到”。但现在对这个老师的话是不能再多的认同—如果今天在
所学的领域里面连基础的学理课程都不懂,那以后要怎么进入更高深的应用?例如一个机
械系学生要是流体力学修不好,以后怎么去处理机具的散热、润滑等问题?但是台下的同
学(应该是大二大三)依然放空、玩手机、聊天。
个人觉得这是现在台湾许多大学生普遍的悲哀。明明是高等教育养成最重要的阶
段,却也是读得最混的一个阶段。营队、玩乐、系队、社团占去大学学习的大部分时间,
好像学业只是辅助而已。不了解大学上课完全是在为了将来就业甚至是创业打基础。常常
把“这是废课,我要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那老师教那么烂只会念投影片我自
己读都比较快”这些话挂在嘴巴上,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有九成是打混的借口。说要
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结果是去唱歌、排营队表演;要自己念课本结果都念到LOL的
牌位上,只有考前几天才开始念。我绝不否认一定有很屌、知道自己在干嘛、自制力也够
的学生,他们不去课堂上或许真的有办法得到更多东西,例如贾伯斯、盖兹、祖柏克。可
是人家有办法在不去课堂时照样要求自我,天才不需要期中考的督促就能自我push。看看
那些把什么想法、创意、人生规划的同学他们真的有在翘课的时候做到什么自我提升?
想法?想伊几抠懒叫啦!
原原po问说大学是不是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现在的我认为它的确该读得压力很大
,问题是很多台湾学生都把它过得太轻松了。四大生是如此,后段一点的应该也差不多吧
!
P.S.我不会否认我也曾经把大学念得很轻松。
另外有乖乖去上课什么的也有念书不会被当啦不用太担心。多少人打LOL时数比念书多都
可以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