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以前的日本为什么那么强?

楼主: anono (nono)   2015-09-22 11:54:36
※ 引述《show282 (豪)》之铭言:
: ※ 引述《Golf19 (19Golf)》之铭言:
: : 但签订完协议之后,货币补贴的诱因消失,日本的惯老板,当然赚的很不习惯
: : 于是开始大力炒作资产(甚至炒到美国),自此日本的实业就开始不行了,直到资产泡沫
: 破
: 事实上
: 日币升值反而对日本实业更有帮助
: 日本企业在日币升值的六年内
: 靠着升值的日币,从美国购买大量技术与机器
一流的技术和人才﹐是买不到的。人家不会卖给你。
: 也因此从物美价廉大量生产
: 成功转型精致工业
便宜且高品质﹐这个本身就是走精致工业的路子。
不过后来走歪了。因为科技让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
代工模式的崛起﹐让后进国家和企业得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日本的产业模式﹐财团模式﹐交叉持股模式等等
都会使得转型非常困难﹐大财团大而无当﹐转型非常缓慢
市场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加快
大公司必然松下这些都点错了科技树
: 甚至可以说,现在日本吃饭的家伙
: 都是当年日币升值期间,努力购买技术
: 产业拼命升级机器与观念的结晶
: 例如索尼与头又大
: : 还是一句话,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 : 日本历经那么长时间的实业成长,又历经了那么长时间的资产泡沫。
: : 对于过去那些低等的工作,早已经不削一顾,回不去了!
: : 然而泡沫化之后,世界经济没有往质的发展,反而因为冷战结束而继续以产量为主轴
: : 不愿意回头做传产的日本企业,只能等待世界龟速的进步
: 问题一直都不在资产泡沫
: 问题在从外销导向转往内需导向时
: 日本政府的态度过于两端摇摆
: 想拼内需,就该淘汰专做外销的传产中小企业
: 想拼外销,就该让日币贬值
这二者并没有矛盾。实际上日本内需市场几乎是一个封闭的市场
手机领域﹐二十年来仅有iPhone打入了这个市场。
现在NEC﹐京瓷﹐松下在日本以外几乎看不到
除了SONY在苟延残喘﹐推出自己的防水手机。。
但是除了日本人喜欢在浴缸看手机
其他地方的人大多是淋浴。。。防水手机是典型的因日本市场而定
日本的很多产业都是如此﹐外资在日本市场很难存活
日本企业也是按照自身的想像在本土进化﹐研发运营都在国内﹐生产基地在国外
学术上有一个词﹐叫 Galapagos候群症﹐说的就是日本。
这一局面持续下去﹐就会造成大企业大面积的亏损。
因为本土市场已经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利润维持企业运营
如果对比一下。日本的第一张3G网络牌照是2001年发的
美国是2005年﹐印象里面。台湾是2007年﹖
中国大陆是2009年﹐所以日本在手机移动网络上是遥遥领先的
也有不少优秀的企业。但结果日本也没有能够领导移动网络的发展
如果没有孙正义﹐日本在信息化时代会非常非常的难看。
但他技术上曾经遥遥领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 但日本政府那时的态度
: 就是先升值,产业升级
: 但没法升级的中小企业
: 日本政府又不敢放弃
: 发现中小企业快死光时,又让日币贬值
: 结果就是搞内需的人,以为自己要肛人
: 裤子脱一半
: 才发现自己还是被肛的那方
: : 这就是日本失落的30年。
: : 不过几十年过去,世界产业走向也未必都走日本的老路,例如中国很多人都没有历经电
: 话
: : 逐渐脱离世界主流经济的日本,国力可是说与日剧减,资产价值一日不如一日
: : 不过比起台湾,还是有本钱得多啦!
: 我只能说啦...台湾2005到2015间
: 炒房的钱没拿在产业升级
: 就注定我们只剩等死这条路
台湾自1990s年代代工就已经发展到一个拐点
但中国在当时开放﹐尤其是2001年后加入WTO
台湾代工产业得以延续生命周期
对于小型市场来说﹐想从代工转型到品牌经营﹐产业升级
非常的困难。市场限制比资金技术限制更厉害。
台湾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主导的代工模式
对大资本尤其是国家资本是非常排斥的
但实际上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都有过国家资本主义扶持本国工业的阶段
而且往往都是二十年三十年的持续不断扶持﹐即使常年亏损。
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商主义﹐国家积极开拓一切潜在可能的市场
为企业扫平市场准入门槛。
作者: ryan100100 (虫的传人)   2015-09-22 11:56:00
台湾有什么产业能打的?
作者: BILLYTHEKID (比利小子)   2015-09-22 11:57:00
自由业
作者: a77942002   2015-09-22 11:57:00
讲结论:对国家的向心力
作者: GAIEGAIE (该该)   2015-09-22 11:57:00
重点日本国内还狂扯孙的后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